一、山东聊城十大旅游景点

1,东阿阿胶城。

东阿阿胶城,位于东阿县县城西郊洛神湖公园内,是集阿胶养生、影视剧拍摄、休闲旅游、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地。

现为国家级景区、山东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是“到山东不得不去的100个地方”之一。景区依山傍水,风景秀美,主要景点有大宅门影视基地、贡胶馆、阿胶亭等。

2,聊城东昌湖旅游区。

东昌湖风景区,为国家级旅游景区。以水面辽阔、风景秀丽、环绕于中华水上古城区的东昌湖为依托,驰名中外的京杭大运河穿景区而过,集中体现了“水、古、文”的特色,营造出聊城“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湖河一体”的独特风貌。

风景区内错落散布着光岳楼,铁塔,山陕会馆,海源阁等名胜古迹,及傅斯年纪念馆、范筑先纪念馆、孔繁森同志纪念馆等文化景点。

还包含了聊城垂钓基地、东昌湖游乐园、江北水寨、沙滩浴场、湖心岛、荷香岛、腾龙广场、水城明珠大剧场、二十一孔桥、湖滨公园、金凤广场等一大批游览景点和设施。

3,聊城阳谷景阳冈旅游区。

景阳冈旅游区,是《水浒传》中描述的武松打虎处,也是龙山文化城遗址所在地,是水浒旅游线上的重点景区。主要景点有三碗不过冈酒店、乡民告示处、县衙告示处、山神庙、武松打虎处、石碑、虎啸亭、武松庙、湖心岛、钓鱼台、碑林、虎池、猴山、鹿苑、箭场等20余处。

景区北部有湖面百余亩,可供游客垂钓、划船。景区娱乐项目有山东快书、虎斗鸡、抵羊、戏曲、武术表演等。“武松打虎处”石碑为南宋时期所立。

4,聊城狮子楼。

位于阳谷县旧城中央十字街首。按初称狮子桥下大酒楼狮子街桥下大酒楼,系武松斗杀西门庆处,后称狮子楼。创修年代无考。

原为二层土楼,1958年重修为二层砖木结构仿古式楼房,上、下各5间,总高15.5米。阳谷县狮子楼建于北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之为“世界为数不多的酒楼”。一部《水浒》传遍民间,“狮子楼武松斗杀西门庆”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为深化狮子楼的旅游特色。

5,天沐·山东江北水城温泉度假区。

天沐·山东江北水城温泉度假区属国家级风景区。度假区位于生态资源丰富的冠县马颊河林场,距聊城市区仅18公里,东往济南98公里,西抵邯郸130公里,交通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素有“江北水城生态园林温泉”之美誉,是集温泉养生、商务会议、休闲娱乐、特色美食于一体的旅游度假胜地。

6,聊城植物园。

聊城植物园占地面积560亩,除大门通道外,四面环水,水面约占园区之半。它像一个陆连半岛,坐落在聊城南环路与聊阳路交叉口的东南角。

聊城植物园以科技为先导、着力构建科普示范平台成为该园的一大特色。聊城植物园占地面积40公顷,是在改造废旧窑坑和荒洼地的基础上,建立的一处集科技示范、休闲观光、环境教育、种苗繁育为一体的特色园区。

7,四照楼。

博平镇四照楼景区距聊城城区11公里,东临茌平金牛湖公园,以博平古城中心向周边辐射延伸,覆盖博平镇部分辖区。2007年,镇党委开始“水韵古风,魅力博平”文化建设规划,几年来人文景观工程有序推进。

目前,四照楼、袁楼党史纪念馆、枣园广场、孔子回辕处、仰山书院、泰山圣母行宫、石牌坊、运河湾生态园、博陵大枣观光园等已建成使用,滨河公园、南莲池、西新河休闲区、徒骇河五彩桥风景区正在规划建设中。

8,清平生态古城。

高唐县清平镇生态古城旅游景区包括古城旅游区、森林公园两大块。位于山东省西北部,济南、聊城、德州三城市构成的“金三角”中心,有“千年古镇,生态清平”的美称。

境内有山东省最大的平原森林公园--省级清平森林公园,这是一处新辟的自然生态森林公园,占地面积50000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动植物资源丰富。建设了省级清平森林公园游乐场、垂钓园、林中四合院、五栋小木屋、山地自行车赛道、生态农业采摘园及部分游乐设施。

9,泉聚苑养生休闲旅游度假区。

远离喧嚣,百鸟鸣唱,千年古树,碧波湖畔,天然温泉,尘世之中寻觅到一种纯净和谐之音符,铺陈出一副世外桃源的长卷,这里就是泉聚苑养生休闲旅游度假区。

泉聚苑养生休闲旅游度假区位于高唐县汇鑫办事处陈庄村,景区依托陈庄村千年桑葚园修建而成,着重在吃、住、行、游、购、娱六个环节做文章,全面推出药膳、药酒、药浴、养生菜、养生果、太极拳等保健项目,尝试发展中医养生旅游新模式。

10,聊城动物园。

聊城动物园通过升级改造,增加了多种名贵的稀有动物,建成了园林公园式的游乐场所,园内绿树成荫,鲜花盛开,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水城及全国各地的游客,来此休闲观光游玩,成为水城的又一个旅游靓点。聊城动物园在姜堤乐园西面200米路南。

二、山东聊城旅游景点有哪些

1.阳谷景阳冈旅游区

地址:聊城市阳谷县张秋镇021县道附近

2.狮子楼4A景区

地址:聊城市阳谷县紫荆街1号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3.东昌湖风景区4A景区

地址:聊城市东昌府区聊堂路与繁森路交汇处附近东南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三、聊城有哪些特产和旅游景点呢?

先告诉你,市区的景点,老城区的 光岳楼,必须要去的。建于明朝洪武7年(1374年),整个主楼体,没有一根铁钉。纯木质的。里边供奉有鲁班,就因为鲁班是木匠鼻祖,而主楼梯,又是纯木质。还有个 宋代铁塔,很古老了。有个传说,貌似好像说是太上老君指导建造的。然后是山陕会馆,是清代聊城商业繁荣的缩影和见证。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是山西、陕西的商人为“祀神明而联桑梓”集资兴建的,从开始到建成共历时66年,耗银9.2万多两。会馆东西长77米,南北宽43米,占地面积3311平方米。整个建筑包括山门、过楼、戏楼、夹楼、钟鼓二楼、南北看楼、关帝大殿、春秋阁等部分,共有亭台楼阁160多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全国现存的会馆中,聊城山陕会馆的建筑面积不算很大,但是其精妙绝伦的建筑雕刻和绘画艺术却是国内罕见。

上边是市区的三大中国重点保护文物!还有清代,四大私人藏书馆的海源阁,另外长江以北聊城的 布局是独一无二的。尤其老城区,被湖水包围,现在聊城发展很不错了,可以去东昌湖边到处走走,东昌湖大约有4.5平方公里大,比大明湖大5倍,而且东昌湖,和古运河,相连。形成河湖相连,可以去水城明珠剧场。在东昌湖西南侧。另外,还有东阿的曹植墓,阳谷的景阳冈,狮子楼等。临清古运河 河畔好像也有个国家级的 喽,具体什么名字忘了。特产:乌枣

1. 阳谷、茌平等县的传统土特产,亦称熏枣、焦枣。系选用熟鲜红枣,经水煮、窑熏、阴凉等工艺精制而成。仅窑熏1道工序,就要反复3次,历时6天,经“三次窑子六遍水”方可。乌枣制成后,色泽乌紫明亮,花纹细密,带有特殊的香甜味。旧县志记载:“邑为产枣之区。用鲜枣加火熏制,手术特精,远销南省,岁以数万袋计,获利甚巨。”产品不仅供应当地,而且畅销港澳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2. 雕刻葫芦

雕刻葫芦: 也称蚰子葫芦。独特的传统工艺品,兴盛于清末民初。当时,聊城蓄养蚰子的风气甚盛,蚰子葫芦的销量很大。种植、制作、销售葫芦的村庄大都集中在聊城城关、闫寺镇、梁水镇3地。雕刻的葫芦图案精美,刀法流畅,虽价格昂贵,却供不应求。1978年以来,艺人们在继承传统工艺技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把葫芦切割组合成各种造型,改平刻为透刻,使图案立体化,创造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新产品,使之成为馈赠佳品。

聊城毛笔

聊城毛笔: 聊城毛笔制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明代中叶境内有制笔工人1000余。清代第一个状元傅以渐进京会试,即选用聊城上等毛笔。康熙皇帝曾用聊城毛笔撰文赋诗,并为光岳楼题写“神光钟暎”匾额,足见聊城毛笔在当时已享有盛名。聊城所产毛笔有200余种,大小不一。按规格区分有毫长最大的“抓笔”,可写3尺大字;也有可写豆粒状小字的蝇头小楷笔。按制作原料不同可分为“羊毫”、“狼毫”、“兼毫”、“七紫三羊”等等。聊城毛笔,除少数纯羊毫楷笔外,基本上都是沿用三国时期“韦诞法”制作,经过72道工序,方为成品。其特点是外型美观、刚柔相济、吸墨性强、经久耐用,具有精品毛笔所特有的“尖、齐、圆、健”4德,是书画之佳品。1955年曾被评为全省同类产品第一名。不仅畅销国内,而且曾5次经青岛、上海、广州等口岸销往香港、日本等地。著名书法家舒同、杨萱庭都曾用聊城毛笔写了不少佳作。 5. 老豆腐

高唐名吃,又称豆腐脑。制作精细,配料独特,别具风味。其特点是:豆腐洁白明亮、嫩而不松,卤清而不淡,油香而不腻;食之香气扑鼻,有肉味而不腥,有辣味而不呛。老豆腐用精选的上等黄豆制作。将黄豆去皮碾碎,放入经阳光照晒的储存水(净化的黄河水最好)中浸泡,待碾碎的黄豆涨足后,用石磨磨成浆。经煞沫、过包(滤渣)后,入锅熬成豆汁,退温后装入桶或缸内,点入石膏,封口20分钟即成豆腐,加入卤和油等配料即可食用。爱吃辣者可放入油炸的红辣椒。还有 老王寨的驴肉,武大郎烧饼,托板豆腐,八批果子,聊城呱嗒(尤以沙镇呱嗒最好)东阿阿胶、冠县鸭梨、临清狮猫、高唐栝蒌等等。

四、聊城的旅游景点

聊城十大旅游景点

2006-07-24 14:48:13

   

 

·聊城是黄河文化和运河文化共同孕育的一座历史名城,拥有文物古迹400多处,著名的有光岳楼、山陕会馆、铁塔、东昌湖、曹植墓、临清清真寺、临清舍利塔、临清钞关以及阳谷狮子楼等。这些古迹不仅显示着聊城厚重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成为现代旅游的亮点。

聊城十大旅游景点

撰文/周江涛

1、光岳楼

光岳楼位于聊城市古城中心,外面为四重歇山十字脊过街式楼阁。整座楼由墩台和主楼两部分组成。墩台为砖石砌成的正四棱台,高9米,墩台四面各辟半圆拱门,门内为宽阔的楼洞,可通行车马。各门上分别有石刻匾额一方:东曰“太平”,西曰“兴礼”,南曰“文明”,北曰“武定”。四层主楼筑于墩台上,高24米。光岳楼通高和底边长都是33米,也就是古代九丈九尺。在中国古代九是阳数之极,寓意其高度不可超越。光岳楼自建造以来,虽历经600多年风风雨雨,但主体结构从未更动,今天仍高高矗立在鲁西平原上。它是中国最雄伟最高大的古建筑之一。

光岳楼雄伟的气势和巍峨壮丽的风采,古往今来吸引了许多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登楼抒怀。清朝乾隆皇帝11次东巡、南巡,9次过聊城,6次登光岳楼。据《南巡盛典》记载,光岳楼为乾隆皇帝南巡36行宫之一。楼上悬挂的“神光钟瑛”匾额系清朝康熙皇帝所题,意为东岳之神与光岳楼之神光交相辉映。

2、山陕会馆

山陕会馆位于聊城市古运河西岸,座西朝东,是由山西、陕西商人合建的一处庙宇与会馆相结合的建筑群。

山陕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八年(公元1744年),东西长77米,南北宽43米,总面积3311平方米。现有山门、过楼、戏楼、左右夹楼、钟鼓二楼、南北看楼、南北碑亭、正殿、关帝庙、财神殿、火神殿、春秋楼、望楼、游廊等亭台楼阁160多间。气势宏伟,风格独特。

山陕会馆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特别是戏台精工细作的复台结构,更是比较少见。它不仅可以与北京颐和园中的“德和园”大戏台相媲美,而且比故宫内廷的“漱芳斋”还要精致。1988年山陕会馆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铁塔

聊城市东昌府区流传着一首家喻户晓的民谣:“东昌府,有三宝,铁塔、古楼、玉皇皋。”被人们誉为“东昌三宝”之一的铁塔,位于聊城古运河西岸的原护国隆兴寺内,始建于北宋时期,是聊城市现存最古老的建筑。

聊城铁塔原为护国隆兴寺寺塔,是中国为数极少的仿木楼阁式铁铸佛塔。铁塔为八角形楼阁式佛塔,共有12层,通高15.8米,由塔身、塔座两部分组成。

聊城铁塔曾出土有石棺、银函、文殊菩萨、观世音坐像、铜佛、净水瓶和“碎支佛舍利”等珍贵文物,现为山东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东昌湖风景区

位于聊城市区内,总面积20.6平方公里。驰名中外的京杭大运河穿风景区而过。东昌湖风景名胜区以聊城古城为中心,以水面辽阔、风景秀丽、环绕于古城四周的东昌湖为依托,集中体现了聊城“水、古、文”的特色,营造出聊城“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湖河一体”的独特风貌,是山东西部和冀、鲁、豫接壤地区最为著名的风景游览区。

东昌湖现有水域近5平方公里,为中国江北地区罕见的大型城内湖泊。湖中心是已有千年历史的1平方公里的正方形聊城古城。古城风貌保存完好,以古城正中央的光岳楼为中心,向四面辐射,形成东西南北四条古城区干道。其它大街小巷,也都是经纬分明,垂直交叉,形成棋盘方格网状骨架。古城区民居,至今保留着白墙、灰瓦、城屋顶的传统建筑风格。古老的京杭运河两岸,街巷布列,各种店铺民居随坡就势,依河而建。条石铺砌的大小码头,株株苍劲的古槐,以及宋代隆兴寺铁塔、清代建筑山陕会馆,仍会使人们体味到昔日运河漕运鼎盛时期古聊城的繁荣和辉煌。

5、曹植墓

始建于公元233年,坐落在聊城市东阿县鱼山西麓,依山营穴,封土为冢,占地80公顷,东南两侧有黄河和小清河萦绕,合为襟带,隔河群山连绵,攒峰耸翠,仿佛一道天然屏风;北面金堤绵亘,似黄龙静卧,沃野万顷。

曹植(公元192-232年),字子建,曹操第三子,曹丕之弟,才华高旷,为“建安七子”之一。曹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1996年11月曹植墓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临清清真寺

建于明初(公元1380年),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临清回族群众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清真”表示宗教的“清高真切”,经学家用“清净无染”,“真乃独一”等语,称颂所崇奉的真主,将崇奉真主之伊斯兰教称为“清真教”,寺曰“清真寺”。

元代,大运河开通,漕运兴起,临清迅速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大都会,占籍临清的伊斯兰教徒在临清建了十几处清真寺。城区内现存有北寺、东寺、女寺三座清真寺,其中北寺规模最大,保存也较完整,已载入《中国名胜大辞典》,有资料称其为“江北五大寺”之一。其建筑形式为中国古典宫殿式。正殿为中国封建社会最高规格的庑殿式,坐西朝东,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望月楼殿、堂毗连,后门两侧有角亭、经堂、沐浴房,共有86间,8000多平方米。寺中多悬挂匾额和楹联,承袭了汉文化传统,建筑整体风格是阿拉伯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完美结合。寺院内古柏参天,肃穆幽雅,宏伟秀丽,为一组完美的建筑佳构。

7、临清舍利塔

位于临清市城北卫运河东岸,有着380余年历史,为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临清州志》记载:“州人大司空柳佐起建舍利塔,九级,九年成。登者不至绝顶可见泰山高耸玲珑……”。该塔应“灵收八表”的意象,各层均为正八角形,每层八面辟门,四明四暗。塔原通高61米,塔刹毁于清代康熙年间地震,现高为53.44米。塔内设有旋转青石阶梯,可直登顶层眺望四面风光。

8、临清鳌头矶

位于临清市区。其布局严谨,玲珑幽静,院内竹影婆娑,照壁刻石相映成趣,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鳌头矶状如鳌头,整组建筑中,东楼名“观音阁”,西殿称“吕祖堂”,北庑名“甘棠祠”。

9、临清钞关

位于市区内运河岸边,是明清两代中央政府派驻临清督理漕运税收的直属机构,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旧志载:“漕运商舶皇华冠盖之所必经,户部分司榷关在焉。”始建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迄今已569年历史。宣德十年(1435年)升为户部权税分司(京师直辖),下设五处分关,直控督理关税,以御史或郡佐(通判官)充任专职,“弘治初户部岁出主事一人,景泰以来屡以文武重臣奉敕临莅。”万历年间征收税银八万三千余两,多于京现崇文门税关,居全国八大钞关之首,占全国税收的四分之一,在明代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运河漕运停止,钞关署治遂废。解放后60年代初期,此处一直为临清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现钞关遗址仍存明清关署、仪门、正堂、穿厅、舍房近80间,弥足珍贵,是运河文化的一处重要载体。

10、阳谷狮子楼

坐落在阳谷县城十字街首,始建于北宋景佑三年(公元1037年),涉及《水浒传》、《金瓶梅》两部古典文学名著。此楼坐西朝东,主楼为全木结构,红柱灰瓦,雕梁画栋,飞角翅檐,古朴典雅。

狮子楼的来历,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宋仁宗年间(公元1023年),阳谷县人口兴旺,买卖繁荣,店铺林立,在阳谷城西街隅首上,有一中药铺。店主叫赵润春,膝下无儿,只有一女名为秀姑。父女经营药铺,童叟无欺买卖昌顺。当地恶霸西门庆看上秀姑美色,派人杀害了赵润生,霸占了药铺和秀姑。成亲之夜,秀姑为报杀父之仇,灌醉西门庆,关在屋里,点火烧屋,然后自杀;可是西门庆未被烧死,而西花园鸳鸯阁却化为灰烬。为镇邪压惊西门庆听从风水先生建议,盖起了狮子楼,楼前雕刻了一对红眼披鬓、呲牙咧嘴的石狮子。后来武松为兄报仇在此斗杀西门庆,遂使狮子楼名扬四海尽人皆知。

五、聊城市有什么好玩的景点吗

东昌湖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以水面辽阔、风景秀丽、环绕于中华水上古城区的东昌湖为依托,驰名中外的京杭大运河穿景区而过,集中体现了“水、古、文”的特色,营造出聊城“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湖河一体”的独特风貌。风景区内错落散布着光岳楼,铁塔,山陕会馆,海源阁等名胜古迹,及傅斯年纪念馆、范筑先纪念馆、孔繁森同志纪念馆等文化景点;还包含了聊城垂钓基地、东昌湖游乐园、江北水寨、沙滩浴场、湖心岛、荷香岛、腾龙广场、水城明珠大剧场、二十一孔桥、湖滨公园、金凤广场等一大批游览景点和设施。

历史简介:

东昌湖始建于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在原护城河的基础上经历代开挖而成,现有水域6.6平方公里,为江北地区罕见的大型城内湖泊。东昌湖引黄河水为源,常年水深3-5米,湖水清澈,无任何工业污染;景色宜人,令游客流连忘返。东昌湖中心是已有千年历史的1平方公里的正方形聊城古城。古城风貌保存完好,以古城正中的光岳楼为中心,向四面辐射,形成东西南北四条古城区干道,其它大街小巷,也都是经纬分明,垂直交叉,形成棋盘方格网状骨架。古老的京杭运河两岸,街巷布列,各种店铺民居,随坡就势,依河而建。条石铺砌的大小码头,株株苍劲的古槐,以及宋代隆兴寺铁塔,国家重点文物、清代建筑山陕会馆,仍会使人们体味到昔日运河漕运鼎盛时期古聊城的繁荣和辉煌。

文化简介:

东昌湖风景名胜区文化的内涵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聊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明朝宰相朱延禧,清代名臣傅以渐、任克溥、书画名家邓钟岳,近代抗日民族英雄范筑先、著名学者和社会活动家傅斯年,以及八十年代青年楷模张海迪和九十年代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此外,《水浒》、《聊斋》、《-》、《老残游记》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名著,对古聊城和东昌湖均有描述。千年的历史沧桑,层出不穷的杰出人物,造就了东昌湖风景名胜区丰厚的文化背景和底蕴。迷人的自然风光,众多的文化景点,也汇成了东昌湖风景名胜区的丰富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