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绿色消费?

知道我们的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影响,然而作出正确的选择——只使用我们公平的一份资源,以使后代能得到同样的满足,这里包括三层含义:

(1)倡导消费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

(2)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

(3)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不是以挥霍消耗资源、能源求得生活上的舒适,而是在求得舒适的基础上,尽量节约资源和能源。

如何倡导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是一种权益,它保障后代人的生存和当代人的安全与健康;绿色消费是一种义务,它提醒我们:环保是每个消费者的责任;绿色消费是一种良知,它表达了我们对地球母亲的孝爱之心和对万物生灵的博爱之怀;绿色消费是一种时尚,它体现着消费者的文明与教养,也标志着高品质的生活质量。绿色消费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据有关民意测验统计,77%的美国人表示,企业和产品的绿色形象会影响他们的购买欲望;94%的德国消费者在超市购物时,会考虑环保问题;在瑞典85%的消费者愿意为环境清洁而付较高的价格;加拿大80%的消费者宁愿多付10%的钱购买对环境有益的产品。日本消费者更胜一筹,对普通的饮用水和空气都有以“绿色”为选择标准。“绿色革命”的浪潮一浪高一浪,绿色商品大量涌现。绿色服装、绿色用品在很多国家已很风行。瑞士早在1994年就推出“环保服装”,西班牙时装设计中心早就推出“生态时装”,美国早已有“绿色电脑”,法国早已开发出“环保电视机”。绿色家具、生态化的化妆品,也走入世界市场;各种绿色汽车正在驶入高速公路;使用木料或新的生态建筑材料建成的绿色住房,也都已出现。总之,绿色消费已渗透到人们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生活消费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1)认“环保标志”——选购绿色产品

已被中国绿色标志认证委员会认证的环保产品有低氟家用制冷器具、无氟发用摩丝和定型发胶、无铅汽油、无镉汞铅充电电池、无磷织物洗涤剂、低噪声洗衣机、节能荧光灯等。这些环境标志产品上贴有“中国环境标志”的标记。该标志图形的中心结构是青山、绿水、太阳,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10个环表示公众共同参与保护环境。

你在购物的时候,是否注意过“环保标志”?“环保标志产品”是指无污染或低污染、低耗能、低噪声、生产过程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环保标志,很多消费者愿意多付一部分钱来购买对环境有益的产品。据统计,40%的欧洲人愿意购买有环保标志的产品;在日本,也有很多批发商发现他们的顾客只挑选和购买环保标志产品。

认准“环保标志产品”,你并不会多花多少钱,却把自己手中的钞票作为“选票”投给了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

(2)用无氟制品——保护臭氧层

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保护人和动植物免受伤害。氟利昂中的氯原子对臭氧层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它能分解吸收紫外线的臭氧,使臭氧层变薄。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会损害人和动物的免疫功能,诱发皮肤癌和白内障,会破坏地球上的生态系统。

1994年,人们在南极观测到了至今为止最大的臭氧层空洞,面积约2400万平方千米。据有关资料表明,位于南极臭氧层边缘的智利南部已经出现了农作物受损和牧场的动物失明的情况。北极上空的臭氧层也正在变薄。目前,最早使用CFC(氟利昂是CFC物质中的一类)的24个发达国家已签署了限制使用CFC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90年的修订案将发达国家禁止使用CFC的时间定位在2000年。1993年2月,中国政府批准了《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方案》,确定在2010年完全淘汰消耗臭氧层的物质。

你一定听说过女娲补天的故事,这不过是一个神话传说。但是,今天的科学家告诉我们,天空的确捅了一个洞,这就是臭氧层空洞,而我们平常使用的冰箱、空调等用品中的氟利昂正是凶手之一。我们能为保护臭氧层做什么?

请选用无氟冰箱、不含氟的摩丝、空气清新剂等,不使用含氟的发用摩丝、定型发胶、领洁净、空气清新剂等物品。

(3)选无磷洗衣粉——保护江河湖泊

我国年产洗衣粉几百万吨,大都含磷,每年就有几万吨的磷排放到地表水中,给河流湖泊带来很大的影响。据有关人员调查,滇池、洱海、玄武湖的总含磷水平都相当高,昆明的生活污水中洗衣粉带入的磷超过磷负荷总量的50%。大量的含磷污水进入水体后,会引起水中藻类疯长,使水体发生副营养化,水中含氧量下降,水中生物因缺氧而死。水体也由此成为死水、臭水。

洗涤既是一个净化过程,又是一个对水体的污染过程。由于不同的洗涤用品给水带来的污染程度不同,选用什么样的洗涤用品也就成了关键。我们虽然无法拒绝洗涤本身,却可以选择有利于环保的洗涤用品。无磷洗衣粉并不贵多少,却会对缓解日益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起作用。目前在欧洲,除了英国、西班牙和法国市场上还出售低磷洗涤剂外,其他各国的洗涤剂都实现了无磷化。日本的洗涤剂已达到百分之百无磷化。

(4)买环保电池——防止汞镉污染

我们日常使用的电池是靠化学作用,通俗地讲就是靠腐蚀作用产生电能的。而其腐蚀物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物——镉、汞、锰等。当其被废弃在自然界时,这些有毒物质便慢慢从电池中溢出,进入土壤或水源,再通过农作物进入人的食物链。这些有毒物质在人体内会长期积蓄,难以排除,损害神经系统、造血功能、肾脏和骨骼,有的还能够致癌。电池可以说是生产多少废弃多少;集中生产,分散污染;短时使用,长期污染。

你可以留意一下,你身边有多少使用电池的电器。当你更换电池的时候,请选用环保电池,以减少废旧电池里的重金属带来的污染。你可选购不含镉和汞的环保电池(带有No Mercury/Cadmium或Mercury & Cadmium Free的标志,有的是0%Mercury标志)。这些不含镉汞的环保电池,对环境危害较小。充电电池不用频繁更换,对环境更为有利,使用太阳能电器就更好了。

(5)选绿色包装——减少垃圾灾难

有人统计过,每人每年丢掉的垃圾一般超过人体平均重量的五六倍。北京近几年平均日产垃圾1万多吨,年产垃圾达到400多万吨,相当于每年堆起两座景山。我国目前垃圾的产生量大约是1989年的4倍,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过度包装造成的。不少商品,特别是化妆品、保健品的包装费用已占到成本的30%~50%。过度包装不仅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也加重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同时还增加了垃圾量,污染了环境。

也许你喜欢购买包装精美的商品,但你是否想到,那些过度包装的商品是资源和金钱的双重浪费。过度包装指的是包装材料的高档化和繁缛化。其实,很多国家已开始时兴使用无害的绿色包装,国际贸易也在倡导“让贸易披上绿装”。生产和销售过度包装的商品已是一种落伍,选择这种商品更是一种不理智的消费行为。请走出过度包装的误区,选购减量包装的商品。如果你购买了有过度包装的商品,不妨把包装物退回给商店,以此给企业及销售者发出正确的信号。

(6)认绿色食品标志——保障自身健康

目前,全国有绿色食品生产企业300多家,按照绿色食品标准开发生产的绿色食品达700多种,产品涉及饮料、酒类、果品、乳制品、谷类、养食品殖类等各个门类。其他一些绿色食品,如全麦面包、新鲜的五谷杂粮、豆类、菇类等也是对人体健康很有益处的。

“绿色食品”是我国经专门机构认定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这类食品在国外被叫做“自然食品”、“有机食品”、“生态食品”等。我国绿色食品标志是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正式注册的质量证明商标。绿色食品标志由太阳、叶片和蓓蕾三部分构成,标志着绿色食品是出自纯净、良好生态环境的安全无污染食品。请你认准绿色食品标志,选购绿色食品。我们每个人的行为汇集起来就会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

(7)买无公害食品——维护生态环境

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农药和化肥在农业生产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带来环境的破坏。据统计,北京市化肥施用量大大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和全国平均水平;农药施用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已经对农村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产生了影响。因此要提倡使用“农家肥”等有机肥料,推广生物防治措施,以利于生态保护。

请选择无农药污染的、有机肥料培育的新鲜果菜,少选购含防腐剂的各种方便快餐食品、腌制加工的食品、各种含有色素和香料的饮料及各种含有味精和添加剂的香脆咸味零食。你的选择不仅会促进你的健康,也会给绿色食品行业带来生机,使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8)少用一次性制品——节约地球资源

那些“用了就扔”的塑料袋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垃圾量剧增。我国每年塑料废弃量为100多万吨,北京市如果按平均每人每天消费一个塑料袋计算,每个袋重4克,每天就要扔掉44吨聚乙烯膜,仅原料就扔掉了近4万元。如果把这些塑料袋铺开的话,每人每年弃置的塑料薄膜面积达240平方米,北京1000多万人每年弃置的塑料袋是市区建筑面积的2倍。

另外,不用普通木杆铅笔,请使用自动铅笔。你知道吗?全世界的铅笔年产量是100亿支,其中75亿支铅笔是中国制造的。制造这75亿支铅笔至少需要10万立方米的木材!

作为绿色消费志愿者,每个人都是市场上的绿色选民;手里的每一元钱,实际上它就是一张“绿色的选票”。我们的每一个消费行为都潜存着一个重要信息。我们应该带着环保的眼光去评价和选购商品,审视该产品在生产、运输、消费、废弃的过程中会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哪种产品符合环保要求,我们选购哪种产品,这样它就会逐渐在市场上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哪种产品不符合环保要求,我们就不买它,同时也动员别人不买它,这样它就会逐渐被淘汰,或被迫转产为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如果每个消费者都能有意识地选择有利于环境的消费品,那么这些信息就将汇集成一个信号,引导生产者和销售者正确地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请你多用可重复使用的耐用品。比如说,用可重复使用的容器装冰箱里的食物,而尽量不用一次性的塑料保鲜膜;使用可换芯的圆珠笔,不用一次性的圆珠笔;出外游玩时自带水壶,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旅游或出差时,自带牙刷等卫生用具,不使用旅馆每日更换的牙具等。

生活小贴士:绿色消费的10条建议

在购物的时候能够考虑到环保,能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健康和安全,这不过是举手之劳对保护环境却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里有10条建议,它能让你的购物更加的环保。

1.购买(大量)散装的物品——量的多少问题。当你购买大量的你能用到的商品,可以减少在包装上面的浪费。

2.购买可循环使用的产品——如果没有购买可循环产品的市场,那就没有可循环利用的动机。购买那些由可循环的材料做成的商品就达到了这个目的。

3.少购买一次性产品——一次性使用的剃须刀、照相机、塑料杯和塑料碟子都是我们贪图方便而破坏环境的例子。这些东西出厂后,在你手上稍作停留,然后就直接变成垃圾。买那些可以长久使用的物品吧。

4.用可充电的电池——常规的电池含有镉和汞,必须以危险的垃圾标准来处理掉它。可充电电池寿命更加长久,花费更少且不会给河流带来毒物的污染。购买可充电的电池吧!

5.买二手的或者翻新的物品——用二手的书可以解救树木,翻新的电器可以节省你的金钱。当你购买在线拍卖品或者在windows在线展览中购买二手商品,你就通过使物品最大化的利用为减少污染出了一份力。

6.购买水流小的淋浴喷头——在龙头中安装通风发散装置和安装低流量的淋浴喷头可以减少50%家庭水费的支出,同时也促进了水资源的保存。

7.用能量利用率高的用品——当你在换洗衣机、干衣机、冰箱或者其他的家具的时候,始终要寻找那些贴有“能源之星”标签的。这样做你不仅减少了二氧化碳的释放,而且你将享受节约在能源上的花费而得到快乐。

8.购买简洁的日光灯——这使你所能做的节约能源和节省钱的最简单的事之一。简洁的日光灯寿命是白炽灯的10倍以上。

9.用天然的、无公害的物品代替化学制品家具和杀虫剂——按照美国环保署的说法,美国家庭中拥有的污染物是其他国家和地区家庭的2~5倍,究其原因是家庭清洁剂和杀虫剂用得比较多,且留有很多残余物。

10.买轮胎要选寿命长的或者翻新的——丢弃的轮胎污染了垃圾掩埋地,带来了火灾和浪费了石油。当你买轮胎的时候,要尽你所能买那些最耐磨的,并且保证胎的气要足这样可以减少磨损和节省汽油。

怎么做到绿色消费?

●选择营养搭配合适、适合饮食者的食品。

●选择有食品产地和生产标签的食品。

●慎重选择转基因食品。

●优先购买绿色、生态、有机标签食品。

●选择对生态保护友好的食品,少食或不食用野生动植物,尤其濒危、国家禁止的野生动植物及其食品、保健品、药品。

●节约食品,反对大吃大喝、铺张排场、浪费资源,这也是绿色消费。

如何践行绿色消费观念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绿色消费是一种从完全可以从自身做起的一个消费行为模式。只要我们在购买物品和消费时,在做到购买对自身健康有益的购物行为同时还要想到这件物品它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生态平衡。当做到这些了,我们就可以说自己是一位践行绿色消费的使者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倡导更多的人同自己为伍,践行绿色消费文化,体验新生活。毕竟加强绿色消费教育,培养健康文明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是眼下整个社会发展长远大事,也是当务之急。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采取网上购物,践行绿色消费。这样可以减少出行时交通工具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做到绿色消费的低碳消费;购物时自己携带环保购物袋也是绿色消费一个不错的选择… … 众所周知,在当今社会的消费行业中,绿色消费的标语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被北张贴的到处都是,甚至在某些场合被形象化的比拟为“大师”,人性化的标识让它再次与人的距离拉近,更显绿色消费的人性化。多年的宣传引导,已经使绿色消费观念深入人心。相关调查显示,我国53.8%的人愿意消费绿色产品;37.9%的人表示已经购买过诸如绿色食品、绿色服装、绿色建材、绿色家电等在内的绿色产品。但我们发现,在绿色消费潮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消费误区。一些人认为绿色消费就是消费绿色,非绿色食品不吃,非绿色产品不用,但这其实只是从自身的利益和健康出发,却并未充分考虑对环境的保护,因而也程度不同地背离了绿色消费的初衷。

真正意义上的绿色消费,是指在消费活动中,不仅要保证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还要满足我们子孙后代的消费需求。绿色消费不只是消费绿色,更是保护绿色,即消费行为中要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并尽量减少负面影响。

还有人认为参与环保就会降低生活质量,这其实也是错误的观念。人们照样可以使用木质地板,但它应该来自可持续林业;人们还可以继续食用金枪鱼,但它应该来自对海豚没有危害的捕捞;人们也可以开车兜风,但其应该是节能或混合动力产品……我们完全可以用对环境友好的方式去享受生活的乐趣。

2008年公布的《中国青年可持续消费调查报告》披露,消费者支持节能减排,但多数人认为无从着手,78%的公众把治理环境的责任寄托在政府身上。其实作为消费者,在促进循环经济方面同样大有可为,比如购买权就是消费者手中握有的一项强大权力,消费者可以将自己手中的钞票变成绿色的选票,将其投向绿色安全食品和环保节能型产品,通过购买行为影响企业的环境表现。今天的地球已经不能承受人类更大程度的索取,我们在日常消费过程中更应该考虑可持续消费,鼓励那些可持续的开发和生产。不能浪费粮食,不买、不用野生的和珍贵的动植物制成品,做到绿色消费。家里尽量不用空气清新剂、杀虫剂、罐装地板蜡等化学品,洗衣粉要用无磷的,冰箱要用无氟的,少打空调,要打也不能低於26度,装修要安全无害简约,做到绿色居住。离单位近,平时上班就多走路、多骑自行车、多坐公交车,少开私家车,减少汽车废气,做到绿色出行。不用一次性木筷竹筷,垃圾分类入箱,节水节电,布袋纸袋循环使用,做到节约资源等等。绿色生活的实质内涵是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家园,做到人与万物和谐共存。

多年的宣传引导,已经使绿色消费观念深入人心。相关调查显示,我国53.8%的人愿意消费绿色产品;37.9%的人表示已经购买过诸如绿色食品、绿色服装、绿色建材、绿色家电等在内的绿色产品。但我们发现,在绿色消费潮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消费误区。一些人认为绿色消费就是消费绿色,非绿色食品不吃,非绿色产品不用,但这其实只是从自身的利益和健康出发,却并未充分考虑对环境的保护,因而也程度不同地背离了绿色消费的初衷。

真正意义上的绿色消费,是指在消费活动中,不仅要保证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还要满足我们子孙后代的消费需求。绿色消费不只是消费绿色,更是保护绿色,即消费行为中要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并尽量减少负面影响。

还有人认为参与环保就会降低生活质量,这其实也是错误的观念。人们照样可以使用木质地板,但它应该来自可持续林业;人们还可以继续食用金枪鱼,但它应该来自对海豚没有危害的捕捞;人们也可以开车兜风,但其应该是节能或混合动力产品……我们完全可以用对环境友好的方式去享受生活的乐趣。

2008年公布的《中国青年可持续消费调查报告》披露,消费者支持节能减排,但多数人认为无从着手,78%的公众把治理环境的责任寄托在政府身上。其实作为消费者,在促进循环经济方面同样大有可为,比如购买权就是消费者手中握有的一项强大权力,消费者可以将自己手中的钞票变成绿色的选票,将其投向绿色安全食品和环保节能型产品,通过购买行为影响企业的环境表现。今天的地球已经不能承受人类更大程度的索取,我们在日常消费过程中更应该考虑可持续消费,鼓励那些可持续的开发和生产。

如何做到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又称“可持续消费”,是从满足生态需要出发,以有益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内涵,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统称。绿色消费的内容非常宽泛,不仅包括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和物种的保护等,可以说涵盖生产行为、消费行为的方方面面。绿色消费是一种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具体而言,它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三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

诚然,绿色消费是一种高层次的理性消费,是带着环境意识的消费活动,但是践行绿色消费观和理念目前依旧面临着诸多问题要解决和突破,体现在:人们的意识还不到位,个人消费需要对环境负责任的观念没有建立起来;管理机制上的缺失,许多产品至今没有统一的绿色检验标准、认证机制,导致绿色市场上鱼目混珠的现象出现,使一些消费者失去购买绿色产品的信心;市场经济端企业市场推广的方式和目的是倡导尽可能地让人们多消费,甚至过度消费乱象丛生!

基础层面上绿色消费关乎人人,勿以善小而不为,绿色消费是全民普及,更加是要从身边的小事着手,聚沙成塔。诸如:我们明白绿色消费提供环保,回收再用。喝过的饮料瓶,啤酒瓶都能回收进行加工二次再用;水电的节约,饭菜的浪费。随时做到关水关电,能吃多少点多少拒接不必要的浪费;在购买商品中尽量做到绿色消费。为了安全尽量选购绿色产品;提倡环保,而环保包括可回收与不可回收进行分类;水是人的生命之源,爱护水资源减少对水的污染等等!

更高层面上要践行绿色消费,就要强化生态保护与资源节约意识,加强绿色消费理念的灌输以及对绿色消费知识的普及,同时,还要建立多渠道、多元化、多媒介的宣传方式,要充分运用社会新兴的传播媒介。要加大科学技术在绿色消费中的应用,促进绿色消费市场体系的构建,要创新消费理念,培养消费者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如何做到绿色消费

国际上公认的绿色消费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废弃物的处置,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