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访谈提纲怎么写(范本)?

写访谈提纲需要深入调查,了解情况,清楚采访对象和报道新闻的真实情况和发生的真实事件,有釆访提纲和写作大至笼括,尽量多占有原始资料,多听多问多看多走多动笔,日积月累这样下来就能当好一个称职记者。

1、访谈的主题。

2、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绩要了解。

3、受众的关注度。

4、采访的方式方法。

5、采访切入点。

访谈提纲注意:

1、访谈提纲中的问句不宜过多,以2-4个为适宜。

2、访谈提纲中的问句避免低效率、诱导。

3、访谈提纲中的问句尽量以开放性的表达方式。

4、根据研究问题和研究的目的设计访谈形式及访谈问句。

二、访谈提纲,有效访谈的必备指南「附提纲模版」

提纲不仅是问题列表,更是个理顺研究思路的过程。 几乎所有的访谈都需要提前准备提纲。

如果研究目的比较明确且单一,可以有一个简单思考后立刻开始执行访谈。

但如果访谈经验少、业务问题比较复杂的情况下,事先没有充分准备,实际访谈中有可能会聊high脱离主题、卡壳,甚至遗漏关键信息。

▋1. 访谈提纲的常见类型

一份提纲可能包含结构化问题、非结构化问题,有以下三种形式,可以根据项目难度和紧急程度灵活组合:

▋2. 如何进行提纲设计

不同项目类型、不同访谈对象,提纲的内容结构会略有不同,但多遵循以下通用步骤。

步骤1. 沟通 问题是什么?

不同的人立场和角度都不一样,经过转述可能会定义出不同的问题。必须清楚知道问题提出的背景,且最好(有可能的话)能与问题的最初发起人确认。

不停的沟通再沟通,明确需求的前因后果:需要研究什么问题?研究问题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假设?了解后会如何改进解决?

举个栗子:业务方需求可能是希望研究一下这次销量表现比较好的城市,「了解用户为什么购买?」

经过进一步沟通,提出的背景是想看是否能找到新的增长机会点,挖掘潜力城市和潜力客群,同时提炼产品卖点。

再举个栗子:业务方的需求可能是研究下「转化率为什么上不来」

经过进一步沟通,提出的背景是在........的运营动作下,转化率在某一个节点呈现断崖式下跌,影响整体转化率。

步骤2. 分解问题的关键点

延续上一个栗子,基于对「转化率为什么上不来」的思考,我们需要分解研究模块:

了解潜在用户的基本特征

洞察用户选择的动机和偏好

梳理用户全流程的触点

探索体验中的痛点和未被满足需求

有关问题的分解思路可以了解下另一篇文 《你不可不知的思维方法》

步骤3. 扩充3-5个具体问题

可以使用5W2H去拆解「使用体验」

也可以基于行为轨迹,绘制用户体验地图

或用漏斗思维拆解每一层的「流失原因」

记得符合MECE原则(独立且穷尽)相互独立说的是拆分的子问题要没有交叉,完全穷尽说的是拆分的子问题要尽可能周密和面面俱到。如有必要,问题可以继续拆分下去,最后形成一个逻辑图,得到一个具体的问题清单。

步骤4. 转化成话术

提纲问题不能太多,一页A4纸即可,且需要根据重要性进行优先级排序。

不要使用行话、缩写、内部语言等,应该使用受访者熟悉的语言方式,运用与受访者世界观契合的措辞,比如做儿童、老年人等访谈。

避免在访谈中使用你所熟知、但受访者不一定了解的专业词汇和术语,比如销售是CC,班主任是LP等。

▋3. 访谈提纲示例

接下来列一个提纲,感受下设计过程(以教育行业为例)

1.目的: 了解家长对在线英语学习的体验和需求,为未来产品组合及服务流程设计提供参考

2.分解:

1. 用户群体画像(家庭情况、生活状态、消费观&教育理念)

2. 对英语辅导机构的需求及期望(英语学习情况、选择动机和决策过程、在读机构的学习过程、满意度评价、推荐意愿)

3. 英语辅导机构品牌认知及转化(主流品牌认知&形象、未来续费&不续费影响因素)

3.扩充(部分):

1. 用户群体画像(家庭情况、生活状态、消费观&教育理念)

1.1 家庭情况

孩子信息(孩子上几年级、性格如何、在什么类型学校、几岁开始学习英语、学习几年)

家长信息(学历、行业、平时对孩子英语的辅导、英语水平)

家庭主要成员及分工

1.2 生活状态

工作日/周末/节假日的一天

一年旅行、寒暑假安排

1.3 教育理念

目前孩子在就读什么学校?学校的教学质量?

课外辅导班or兴趣班情况

对孩子未来的规划

2. 对英语辅导机构的需求及期望(英语学习情况、选择动机和决策过程、在读机构的学习过程、满意度评价、推荐意愿)

2.1 英语学习情况

英语学习时长

孩子在校内的英语学习情况

在同龄孩子中的英语水平

英语学习中的难点

2.2 选择动机和决策过程

曾经报过的英语培训班及报名初衷

目前在读的机构及选择原因

选择同时学习多家机构的原因

......

4.转化成话术

比如:对孩子未来的规划

话术:咱们这边的升学政策是怎么样的?你对孩子以后的学习成长有什么考虑?具体打算怎么做?

比如:曾经报过的英语培训班及报名初衷

话术:当时是怎么产生给孩子报班的想法的?什么样的信息打动了你?最后你选择了哪家?为什么?

雅雯,7年用户体验与研究工程狮,经常发文在:用研指南针,专注用户体验与洞察|谈方法|聊案例|叨叨生活。欢迎交流,很开心在这里遇见你

三、旅游业市场分析怎么写。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指出调查目的,调查方法,调查内容

1.目前旅游市场现状(旅游业领导者有哪些?自助游、自驾游、跟团游等现状)

2.旅游业市场存在的问题(恶意竞争、收回佣、强行购物等)

3.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4.最后总结

旅游正在成为富起来的中国人的新一项基本消费。据国家旅游局提供的报告,2016年,我国国内、入境、出境旅游三大市场旅游人数达47亿人次,旅游消费规模达5.5万亿元,全国旅游业实际完成投资12997亿元,比上年增长29%,比第三产业和固定资产投资分别高出18个百分点和21个百分点,比房地产投资的增速也高出2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

近几年,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提升经济质量。大力发展旅游业,就是这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现阶段的我国来说,不仅能满足广大旅游者的需求,还有利于我国正在大规模推展的扶贫事业。我国广袤的西部地区自然风光优美,但经济相对落后,还有不少贫困地区。在这些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能够增加经济收入,改变贫困面貌,而且有利于当地转变发展理念,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得天独厚的资源,就是当地的“金山银山”,从而建立起可以永续的生态文明。

旅游业快速增长是人民美好生活的体现,但就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基本状况来说,发展还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整个业态还是一种粗犷式的格局。目前支撑旅游市场的主要是老年游,旅游高峰则集中在春节和国庆两个“黄金周”,这也意味着我国仍需要推进在职职工的带薪休假改革。所有这些,都需要旅游业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加快推进协同改革。

另外,旅游企业也不能满足于现状,而是需要对市场进行“深耕细作”,比如我国一些大城市名人故居和纪念馆众多,旅行社可以组织专题专线游,吸引游客在旅游的同时得到丰富的人文营养。目前,已经退休的老年人已成为各大旅行社的目标,但一些疲于奔命的项目显然对他们并不适合,旅行社可以组织“慢游”专场,引导老年游客随遇而安地旅游,得到真正的身心放松。

四、请教下采访提纲

【访旅游局采访提纲】

去过国内的一些地名山胜水,感觉那风景在湖北都能找到,为什么还要花钱受累往外跑呢?只因为湖北人懒规划,懒设计,懒宣传,风景就在那放着,白白浪费着,就象地下宝石无人发现,没人喝彩.典型事例,俺们罗田的薄刀峰,山那边就是安徽的天堂寨,同一座山却是两样风景,俺这边游客稀少,山那边却热热闹闹,不是风光的差异,是经营的差异,人的差异.

行政管理部门在开发、发掘湖北历史人物故居、故事方面有那些计划或打算。

1、在宣传方面,为何只突出“一江两山”,湖北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虽然应该把“一江两山”作为重点,但是是否应该一起宣传各特色的旅游,比如说,红色之旅,文化之旅等。

2、在规划方面,是否应该不按照县市地区区域来划分景点,而是按照景点所在的地理位置来整体规划。比如说天堂寨和南武当山原本就是一墙之隔,为何要做两个景区来经营?有一些重复的基本设施的建造,是没有必要的。

3、在业内人员的培训方面,是否有加大力度的打算?湖北的导游,除了三峡的素质高一些,其他地方非常缺乏优秀的导游,要让旅游市场更快地发展,培养一些优秀的导游,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

1、湖北、武汉旅游业的发展规划。

2、省局怎么将武汉滨江景点推向全国?

3、在开发湖北、武汉的旅游纪念产品方面有何举措?

4、省旅游局在利用文学、摄影、绘画等艺术工具推广湖北旅游有那些方案或措施?

5、在监管旅游市场方面有那些手段?

6、省旅游局有无武汉后花园建设规划?

不好意思,要上班了,呵呵!

五、关于旅游访谈录该提什么问题

1、希望从旅游中收获什么;

2、有没有什么景点印象深刻,对什么印象深刻;

3、觉得旅游中的服务如何;

4、导游好不好;

5、喜不喜欢当地的地方菜;

6、现在旅行中有什么问题有待改善;

7、还去过其它哪些地方旅游,和这比较如何;

8、今后需要改进些什么;

9、怎么看待中国旅游这块市场;

10、下次选择自助游,团队游或其它方式的原因。

更多关于关于旅游访谈录该提什么问题,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六、旅游偏好如何分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已经成为青年人的重要生活

方式之一。青年旅游者是整个旅游市场组成部分,据国外的一份抽样调查资料显示,青年旅游者在全体旅游者中的比例为:美洲42.9%,欧洲49.0%,非洲34.0%,亚洲38.7%,大洋洲34.0%。尽管不少业者认为在青年旅游者中至少有半数以上是主要指大学生,但目前却尚未有令人信服的具体数字。不过,青年大学生作为一支旅游生力军的地位确实不容忽视。本文以绍兴高校为例,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研究高校学生的旅游偏好。

一、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选择绍兴在两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绍兴文理学院、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四个年级的学生

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个人特征、

出游时间、出游动机、出游决策偏好、旅游消费六要素偏好等。

2.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问卷的方法,对绍兴两所大学四个年级的学生发放了问卷,并对一些学生进行了深入访谈。本次调查工作于2008年12月1日开始,12月30日结束。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问卷476份,有效问卷462份。其中2005级学生52人(占总数的11.26%,男生21人,女生31人),2006级学生98人(占总数的21.12%,男生32人,女生66人),2007级学生188人(占总数的40.7%,男生79人,女生109人),2008级学生142人(占总数的30.74%,男生66人,女生76人)。

二、高校学生旅游偏好分析

(一)出游概况

1.出游频率及时间。据调查,在绍兴高校学生中,每年出游一至二次和三至四次的分别占到76.3%和13.5%,出游四次

以上的占8.5%,不出游的只占1.7%。说明大部分学生每年至

少出游一至二次,且98.62%以上的学生都很愿意出游,0.91%的学生认为旅游对学生而言可有可无,只有0.47%的学生持不赞成外出旅游。在出游时间的选择上,选择寒暑假出游的学生人数最多,占到总体的60.5%,其次是黄金周,占27.6%,选择双休日出游的只占11.9%。

2.在外停留时间。据调查,高校学生在外过一至二夜的人数最多,占到51.7%,其他停留时间依次是三至四夜的人占15.5%,一日游的占17.2%,停留四至五晚的占5.1%,停留五晚以上的基本没人。由此可推断,绍兴高校学生中大部分人的停留时间都在四天以内,在访谈中很多学生也提到出于经济和学业因素的考虑,他们不愿意在外逗留时间太长,除非寒暑假和父母出游,选择的在外停留时间会在一周左右。

3.旅游费用来源。大学生旅游费用主要来自于家庭,首先大学生外出旅游得到了家长们的肯定和支持,对学生的出游费用来源调查显示,94.8%的学生出游的费用来自家庭,大部分是从生活费中节省下来或问家长另外给的。其次,我们可以发现家庭的支持不是学生旅游费用的唯一来源,用奖学金出游的学生占11.6%。由于调查时间在一学年年底,2008级学生还没有评过奖学金,故不能体现出2008级学生用奖学金出游所占比例。有20.78%的学生通过自己兼职赚钱的方式外出旅游,且年级的增加与兼职学生所占的比例成正比。

在调查学生中,每月的生活费集中在1000元~1200元(50.9%),生活费在500元~800的占3.6%,800元~100占29.1%,1200以上的占16.4%,说明学生有足够的钱出去旅游。

4.出游率与年级呈递增。学生的出游率从年级上看,基本呈递增趋势。随年纪的增加,大学生的独立自主性越来越强,有更多的机会与能力获取兼职赚钱,相比起低年级学生而言有更多钱去参与旅游活动。在访谈中,高年级学生表示他们在

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更多元化,不再局限于观光旅游型,还有

休闲度假、

外出进修等旅游也占一定的比例。其中2005级的学生因目前面临实习就业等压力,出游比例有所下降,不过有52.3%的学生表示很愿意参加毕业旅行,35.6%的学生表示如有机会会考虑毕业旅行,只有12.1%的学生表示不会考虑。

(二)旅游决策偏好

1.价格成为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人对旅游目的地的决策方式归为两类,一类是属于惯例决策。这类决策者以其头脑中已形成的观念和已贮存的知识为基础,几乎不假思索地对旅游目的地作出快速决定。另一类是属于外延性决策,这类决策者认为自己理解有效选择知识的程度较浅,对信息感到需要的程度较强,因而愿意花较多的时间收集资料,以增加对旅游

目的地的了解。

旅游,对于仍为消费者的学生而言,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故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价格成为了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调查显示,学生能接受的价格集中在500元以内,其中有21.4%的学生能接受的价格是100元以下,接受100元~300元的占21.4%,接受300元~500元的占32.1%,接受1000元以上的占11.5%。在访谈中81.5%的学生认为外出旅游,首先会考虑的就是价格,其次依次是时间、安全、交通等。

2.旅游决策信息来源。调查显示,大学生比较偏爱上网(占36.7%)查询相关的旅游信息,其余依次是亲朋好友的介

绍(占30.4%

),报纸杂志(占17.7%)和直接去旅行社了解信息(占15.2%)。调查发现,在做旅游购买决策时亲朋好友的评价对大学生影响最大,而相比起其他的媒介,大学生更接受从网络和旅行社获取信息,其中对网上论坛中的旅游信息十分关注,并且对其信任度也较高。

(三)旅游六要素的消费偏好1.对“食”的消费偏好。大部分学生对饮食的要求并不高,干净卫生、价格适中是前提,其次讲究营养。如果旅游目的地有独特的风味小吃和饮食,则是他们的首选。

2.对“住”的消费偏好。在调查学生外出选择住所时首要考虑的问题时,61.2%的被调查者选择卫生、安全,30.6%的被调查者选择经济和舒适性,6.9%的学生表示环境和舒适性也是考虑的范围之一,只有1.3%的学生选择豪华、完善的配套设施。经深入访谈,发现选择豪华、完善的配套设施的这类学生家里经济较好,与父母一同外出时会选择知名度高、信誉好的饭店。

3.对“行”的消费偏好。据调查,学生外出经常选择的交通工具依次是公共交通工具、旅游大巴、火车。经过访谈有不少的学生表示在旅游外出时自驾车也是他们常选择的交通工具,江浙沪一带经济比较发达,很多学生家里都备有私家车,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自驾车出游会越来越受欢迎。

4.对“游”的消费偏好。学生在旅游动机、选择和向往的旅

游目的地偏好上也有较为明显的特征。(1)旅游动机。经过调

查,游览著名的旅游景点是大学生外出旅游的最主要动机,接下来是放松和休息、促进朋友间的感情、希望结识新的朋友、探亲访友。(2)旅游产品偏好。问卷中将旅游景点划分成

若干类型,让学生选择,从而看出他们的旅游偏好。

被调查学生的选择依次是:自然风景游(30.8%

)、历史古迹游(23.1%)、休闲度假游(19.7%)、民族风情游(14.5%)、宗教旅游(6.0%)、修学游(3.4%)、红色教育游(2.6%)。这一结果表明,对于大学

生而言,还是偏好与传统的观光游。

在进一步的访谈中发现,学生对休闲度假游十分感兴趣,但是国内的休闲度假游产品还做的不够完善,很多学生有过一次不满意的度假游经历之后就不愿再购买。随着国内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进一步推广和完善,休闲度假的偏好正在稳步上升。(3)旅游目的地偏

好。大学生最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依次是江浙沪地区、

云南等少数民族区域、东北地区、海南等地、中西部、京津唐地区,不少学生还表示出对国外旅游地的偏好。经过深入的调查,发现出于时间、经济等因素上的考虑,大学生实际出游的旅游目的地集中在浙江省内和周边地区,随旅游目的地距离的增加旅游的人数递减。

5.对“购”的消费偏好。大学生在旅游途中最喜欢购买的是名特优产品(47.4%),以下依次为旅游纪念品(44.7%)、高

新科技产品(5.3%

)和化妆品(1.3%)。在访谈中,学生对国内的购物产品都很不满意,认为产品单一化,很少有有特色的产品,对旅游购物服务也不满意。

6.对“娱”的消费偏好。旅游外出时大学生最喜欢的娱乐活动依次是娱乐休闲场所(55.6%),自行活动(20.6%),旅行社安排的娱乐活动(17.5%)和酒吧(6.3%)。大部分大学生都希望在旅游目的地等多点娱乐活动,说明大学生对娱乐活动的需求很大。

三、结论

对大学生出游情况和消费偏好的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大学生每年的出游率比较高,其中以每年出游一至二次的为最多占到76.3%,98.62%的大学生对旅游持肯定态度。大学生的旅游花费主要来自于家庭,选择外出旅游的时间集中在寒暑假、黄金周和双休日,在外停留时间在一周以内。(2)价格是影响大学生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大部分学生能接受的价格在五百以内。大学生的旅游信息主要来源于网络和旅行社,也参考亲朋友的意见和查阅一些旅游杂志。(3)对旅游六要素的偏好上。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大学生对饮食和住宿的要求并不高,大多表示只要安全、卫生即可。外出旅游时大学生对娱乐活动的需求很大,他们喜欢购买名特优类的旅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