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旅游需求主要分布在哪几个阶层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一句“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因为满足了很多人逃离当下的魅惑,一度引爆中国人的网络和微信朋友圈!随着近年在国内外的中国游客数字频繁刷新,各种与中国有关的旅游场景和相关新闻生生把“中国游客”四个字推送成了褒贬不一的网络热词!中国人的旅游现状究竟如何?近年游客的心理需求与行为方式呈现什么样的特点?过去国人习以为常的“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停车尿尿”的旅游方式今天有了哪些不同?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的精神诉求有何变化?和互联网同步生长的90后新人类与小时候有饥馁记忆的父母爷爷辈对旅游的评价和诉求又有何不同?

“我们已经几乎快成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王国了,我们会玩儿吗?真的会玩儿吗?”著名媒体人白岩松的文艺范追问不是我们的重点,今天我们要踏上的数据之旅,是由羊城晚报智慧信息研究中心,华南理工大学数据新闻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心理学系联合发布的“智慧信息大数据”系列之八——《旅游不是Play——中国人旅游需求与行为方式调查》,揭示在旅游大热的今天,国人旅游的心理需求和情感诉求、旅途中的行为方式和选择偏好、旅游后的感受与评价等相关情况。

本报告将大数据挖掘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调查统计结果绘制成可视化图形,并形成三个分报告:

数说旅游——2016年国庆节旅游指数调查报告

民调报告——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旅游新生代——90后群体分析

数据报告结果显示:

不事生产不事研发,中国人到处走走,这里看看那里看看,迄今为止创造的财富已超乎你想像——到2015年底,整个旅游产业产值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1%,超过了与民生领域关联最高的教育、银行和汽车产业。高达1.2亿人次的中国出境游让中国人在数字上又“雄居世界第一”并在全球许多国家刮起“中国旋风”,在地缘上接近的日本、韩国、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成为2015年和2016年国庆境外游热点外,远一些的如俄罗斯和澳大利亚旅游热度也增长迅猛,成为了2016年度十一黄金周期间第3和第6热门的境外游目的地。

根据我们对搜狗、微信搜索今年国庆旅游关键词绘制的情绪指数图,可以看出:虽然经济高速发展了三十年,中国民众大多数仍是“食色”动物,美食、美景成为今年国庆节期间人们最为关注的关键词,而让人们产生负面情绪和焦虑的,也不过是“台风、加班、景区破坏”等的影响,小Case,对一到假期就蠢蠢欲动的上亿中国人而言,这些都不算个事。

在旅游目的和心理诉求上,人们体现出了承压现代城市快节奏生活的典型“代偿”需求:选择休闲度假和解脱疲惫的多,选择自然风光而非名胜古迹的多。

年龄层次对人们的选择也有影响:工作生活压力大的青壮年出游主要是为了休闲和“解脱疲惫身心”,还没正式步入职场的00后旅游的最大心理诉求是“拥有值得分享的经历”,盼望旅游可以带来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没有的“炫耀感”和“新奇感”。

旅游也有城乡差别。数据结果显示:城里人旅游倾向真的“休闲”,乡镇人很多是为了满足“看世界”的需要;中等收入者出游是为解除疲劳,高收入人群则更诉诸情感联络,希望通过旅游来“享受和亲友旅游的感觉”,家庭年收入较低者要求则很简单,就是希望通过旅游来“炫”一下,以期获得“值得分享”的经历。事实上,收入水平也决定人们的旅游频次和旅游消费、食宿价位等的选择。从数字来看,虽然酒店住宿仍是主流,但近年民宿开始远超青旅游,成为国内新流行起来的热门选择,而且对民宿的青睐具有普遍性,并不受游客的收入高低影响。

对旅游细节的偏好也有性别差异。比如女性更小资,偏爱“感受当地文化”,更爱拍照,与男性比,更像一个分享狂人,更追求纪念价值等等。而男性游客则更爱开车、冒险,更爱野游,也更有精力。女性则比男性更倾向于静态旅游、边打工边旅游和一边做志愿者一边旅游。在自助游和自驾游方面则无分男女,成为出游的热门新选择。

以家庭为单位的旅游选择近来则出现一些新趋势:家庭年收入越高的受访者,选择享受私人订制服务的旅游的占比就越大。家庭年收入越低的受访者,选择边做志愿者边旅游和边打工边旅游方式的占比则越大。

本次报告对90后人群样本也做了专门的分析,数据结果显示:90后偏爱自然风光多于名胜古迹,这个年龄段人群因为暂时还没有经济压力,对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与探索欲,而且对自己亲身体验的旅游场景、评价和情感喜欢分享到自己的好友圈,边游边“晒”成为90后旅途中的主流行为。与长一点的人喜欢成群结队旅游不同,超过半数的90后受访者选择自助游,并且喜欢独自旅游,与上一代的人比,90后更体现出“我的主张我做主”,是一个追求“真自由”和身心独立的新新人群。

从本次发布的数据报告结果来看,不管社会怎么变化,科技进步如何一年一个样,人性的进化很慢,千年难变,在旅游的最本质需求方面,在旅游行为和心理满足方面,亦是如是。

近几年我国出境游消费数据表

一、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发展概况及趋势

(一)中国出境旅游发展概况及特点

中国出境游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13年中国出境旅游规模达9,819万人次1,同比增长18.0%。

图1中国出境游人数变化2

消费规模再创新高。2013年中国游客出境旅游消费1,287亿美元,同比提升26.8%3,特别在奢侈品采购方面偏向境外地区,除港澳地区(26%)外,欧洲和美国是中国境外旅游消费的重心,分别达到23%和10%4。境内外消费价差的存在,是刺激大部分普通消费者选择境外消费的主要原因。

图2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总消费变化5

(二)中国出境旅游发展趋势

    旅游服务进入数字网络时代。随着中国互联网普及率的持续增长,网络预订和在线服务开始进入主流,2013年中国在线旅游总收入28,500亿元,占中国旅游总收入的比重约为7.7%6,旅游消费交易加速从线下向线上转移。旅游经营者纷纷加大在线旅游市场中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自己的各项功能和服务,使在线旅游市场增速超蜗牛旅行1过旅游总收入增速,且比重逐年增长。

     旅游方式更加多样化。从出行方式看,出境自由行快速发展,所占比例逐渐提高,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呈现散客化、一地深度游、高端化等突出趋势,正在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团体游向自由行和深度游转变。

     境外旅游条件不断放宽。目前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达140个,正式实施开放的旅游目的地达110个。2013年以来,更多目的地国家为了吸引更多的中国游客,不断简化中国游客签证手续,便利的签证措施将更有利于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出境旅游。

二、中国出境旅游消费者群体特征

随着签证国别的扩宽、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及日益开放的政策,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他们来自哪里

2013-2014年期间,中国出境游客主要来源于华南、华北和华东区域;其中以上海、广东、北京等省市为主,其次为江苏、浙江和山东等沿海省份。此外,东北地区的辽宁、华中地区的湖北、西南地区的四川也为较大的出境游客输出省份。

他们具有哪些人文特征

80后已成为中国出境游客的主体,在中国出境游客中的比例超过一半。鉴于其所处家庭生命周期的特征,以及独生子女的现状,中国家庭的重心集中在孩子身上,带领未成年孩子出境旅游以开拓视野已成为中国出境旅游的显著特征。

中国出境游客仍为目前拥有较高收入的人群。个人月收入平均约为11,512元,是2013年中国主要大中城市个人月收入(3,798元7)的3倍,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每月可支配收入(2,246元8)的5倍。家庭月收入平均约为20,767元。

旅游行业,如果分析消费者人群?

我所熟知的海鳗云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基于银联消费数据,结合海鳗云独有消费预测算法,快速进行旅游消费趋势统计和消费群体洞察,探究消费发展规律,为旅游运营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青年旅游消费者的特点

消费者市场的基本特征如下:

1.非盈利性。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某种使用价值,解决自身的生活消费需求,而不是为了盈利去转手销售。

2.非专业性。消费者往往缺乏专业的商品知识和市场知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容易受商家,厂家宣传,服务态度和商品质量的影响。

3.层次性。由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不同,所处社会阶级不同,因此消费者的需求会表现出一定的层次性。

4.广泛性。消费者市场不仅购买者人数众多而且分布地域广,从国内到国外,从城市到农村,消费者无处不在。

5.替代性。消费者市场除了少数商品不可替代外大多数商品都能找到互换使用的商品和替代品,因此消费者市场的商品具有较强的替代性。

6.流行性。消费需求不仅受到消费者的内在因素影响。也会受到时尚、环境,价值观等外在因素影响。因此消费者市场的商品具有一定的流行性。

旅游行业数据分析:2021春节38%消费者旅游偏好1-3天

在疫情防控形势下,从“全世界最大的人口迁徙”到“就地过年”,再加上去年疫情期间被“压抑”已久的出游需求,随着人们对于“周边游“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使得本地游一跃成为“新年俗”。人们消费需求的增长加速 旅游 行业的回温。

从2021年春节中国消费者 旅游 市场偏好数据显示,38%的消费者 旅游 时长偏好1-3天;偏好 旅游 4-5天的消费者占比35%;其他的消费者占比为27%。2021年“周边游”、“短途游”成为人们春节 旅游 的热门选择。

在线下“周边游“、”本地游“火爆的同时,各大 旅游 景点利用5G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 科技 ,积极延伸拓展行业新服务,多方位展现各地风俗习惯,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休闲 娱乐 需求。

论述旅游服务市场消费者行为的特征

旅游业作为全球发展最为迅速的服务性产业之一,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学生人数迅速增长。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最强的一个群体,已经成为旅游大军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队伍,而旅游也成为大学生业余时间的首选。如何抓住大学生旅游行为的动机及其特征,对于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有着重要意义。这便是本文选题的关键所在。本文针对大学生这一旅游消费群体特殊的旅游动机、特征及偏好等,对中国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进行分析,进而对国内大学生旅游市场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旅游消费行为;旅游业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大学生逐渐成为我国旅游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有关数据统计,有46.5%的大学生在节假日和同学或者朋友外出旅游,12.3%同学在寒假和家人一起旅游。然而,由于大学生特殊的心理、生理、经济等特点,使其旅游消费行为呈现出和其它群体截然不同的特点。我们旨在通过对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进行分析,掌握其特点,进而对大学生旅游市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开发,促进旅游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