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大数据包括哪些数据?哪家公司的数据比较准?
旅游大数据是指旅游行业的从业者及消费者所产生的数据,包括景区、酒店、旅行社、导游、游客、旅游企业等所产生的消费、管理或业务数据,除此之外,还包括旅游行业基础资源信息、互联网数据、旅游宏观经济数据、旅游气象环保数据、交通数据、网络舆情数据等。
中智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曾负责建设并运营国家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在旅游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方面能够结合旅游标准规范和行业经验制定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进行数据采集、编目、分级,实现旅游数据分类归档、授权应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数据交换;提升旅游管理服务水平。主要采集景区旅游资源、旅行社数据、景区票务数据、游客旅游出行数据、旅游餐饮数据、旅游购物数据、旅游住宿数据、旅游监管数据、气象数据、资源设备、车辆管理等数据。
在此基础上对接国家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及各大运营商数据,实现纵向整合景区管理部门的政务信息、旅游企业的基础信息及行业应用信息;横向整合交通、文化、卫生、环保、气象等各涉旅部门数据,实现与各行业、各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换。从而能够以景区旅游信息汇聚为基础,以大数据统计分析为支撑,为游客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为景区部门提供便捷的监管及准确的决策支撑。
二、中国旅游消费结构是怎样的
中国国内旅游消费结构及潜力分析
旅游消费结构是旅游消费发展到一定时期的结果,反映着旅游者消费中旅游产品的质量、数量及比例关系,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依照旅游者旅游目的的不同可把旅游消费分为观光游览、探亲访友、文化交流、商务等。旅游目的不同,消费也有所差别。按照旅游消费的内容,可将旅游消费结构分成基本旅游消费和非基本旅游消费。基本旅游消费是指进行一次旅游活动所必需的而又基本稳定的消费,如旅游住宿、饮食、交通、游览等方面的消费;非基本旅游消费是指并非每次旅游活动都需要的并具有较大弹性的消费,如旅游购物、医疗、通讯消费等。
一、我国旅游者的旅游消费结构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开阔了我国旅游者的视野,人们收入水平的增长和需求的多层次化使旅游消费的层次、质量不断提高,旅游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的状态。
2000年《中国旅游年鉴》统计了1999年我国散客人均花费构成,2001年至2006年的《中国旅游年鉴》没有我国国内游客旅游消费构成的具体统计数字,仅仅在《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综合分析报告》中涉及到了以旅游目的为分类的旅游消费结构的统计资料(见表1-表3)。
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在1999年旅游消费结构中,我国国内游客食住行比重占75%-85%,游览购物占15%-25%,基本旅游消费支出比重过大。此外用于游览娱乐方面的精神消费占消费总额的8.5%,其比重较往年有所提高,但仍然偏小,有待进一步提高。
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城镇居民在旅游消费结构上,仍以观光游览为主,而其他旅游产品消费较少,表明我国旅游产品仍有待于调整。值得注意的是,度假休闲型旅游处于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人们转向寻求舒适、放松、自然的娱乐旅游,表明我国旅游消费档次的不断提高。
分析:由表3可知,我国农村居民在旅游方式和旅游消费构成上,大部分属于探亲访友,并不断处于上升趋势,而文化型、享受型旅游消费支出较少。此外,与城镇居民相似,农村居民度假休闲旅游也呈上升趋势,但是以观光游览为目的的农村居民却明显地呈现出下降趋势,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我国旅游者旅游消费结构的特征分析
表1-表3反映出我国旅游者旅游消费结构所发生的变化,正在以观光游览为主,向度假游、健康游、文化游、生态游等百花齐放的局势发展,旅游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但是,我国的国内旅游消费在总体上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着一些分层差异。
(一)基本旅游消费支出比重过大
基本旅游消费支出比重过大,而非基本旅游消费比重偏低。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旅游者基本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高达85%,而非基本消费仅占15%。在旅游发达国家,非基本旅游消费高达60%以上。非基本旅游消费比例低不利于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因为基本旅游消费总是有限的,其消费需求弹性较小,而非基本旅游消费相对来说需求弹性较大,具有较强的增长潜力。
(二)物质资料的旅游消费居多
物质资料的旅游消费多,而精神资料的旅游消费比重过小。我国旅游者用于游览娱乐方面的精神消费仅占总消费额的11%左右,虽较往年有所增加,但比重仍然较小,还需要加大这方面的规划和建设。
(三)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
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导致旅游消费中观光型旅游产品支出多,而其他旅游产品支出少。由表1可以看出,观光型旅游产品人均支出远比其他类型产品人均支出少,观光型游客所占比重过大,反映出旅游产品构成层次低,旅游经济效益不突出,旅游效益尚有挖掘的空间。
(四)城乡二元化的社会结构
我国旅游消费正是在存在着城乡差别的情况下发生的消费。以2005年全国旅游基本情况为例,2005年全国国内旅游总人次为12.12亿人次,其中占全国人口不足20%的城镇游客为4.96亿人次,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村游客为7.16亿人次,农村游客的人均花费仅为城镇游客人均花费的30.9%。由上表2和表3也可以看出,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以及基础设施、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差别,决定了城乡居民之间具有不同的旅游消费结构。
三、我国旅游者旅游消费结构潜力分析
(一)旅游主题多极化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加上整个社会的经济和人们的生活都总处于不停地变迁过程中,人们对旅游消费的认识不断提高,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喜好也随之发生变化。
人们除了通过旅游享受大自然的风光外,还想通过一些参与性的旅游活动,获得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诸如这几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民俗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摄影旅游”、“考察旅游”等特种旅游,正越来越受到我国各种旅游者的青睐。
21世纪初旅游主题多极化发展的同时,旅游需求也越多趋向于多元化,这将大大优化我国旅游产品的结构。
(二)旅游购物的有力开发
我国旅游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为了更好地吸引游客,提高游客的重游率,必须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形成新的旅游吸引力,而旅游购物恰好迎合了这一需求。我国在1992年《国务院关于发展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问题的批复》中给予了旅游商品生产以若干优惠政策。
2002年4月,为落实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中“大力开发旅游纪念品、手工艺品和特色商品,努力提高质量,促进产销紧密结合,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产销体系,增加旅游创收、创汇”的要求,国家旅游局举办了首届中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系列活动,以后每年一度的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都陆续举办了参赛作品展示会、推荐会、拍卖会,大大提高了参赛作品的市场转化率,初步形成了以旅游纪念品、土特产品、实用工艺品等为主体的旅游购物结构,品种层次逐步显现。
(三)旅游娱乐业迅速发展
旅游娱乐业已成为现代旅游业的主要内容,我国各地都在积极研究自身的文化优势,挖掘本地特有的文化内涵,努力建设独具特色的景区(点)及配套文化娱乐设施,使其成为本地旅游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并以此为吸引力带动大众的广泛参与。
三、要查到某个景点的旅游数据应该上哪?
当地省旅游局。
旅游局主要负责记录各景区旅游数据、游客数量、全省累计接待国内游客、同比增长等情况,例如,云南省旅游局的数据如下:
上半年,全省接待国内游客3.95亿人次,同比增长17.7%;接待境外游客387.3万人次,同比增长6.74%。全省旅游总收入5232.99亿元,同比增长18.48%,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4.72亿美元,同比增长7.77%;国内旅游收入5069.35亿元,同比增长18.87%。
旅游局还负责培育和完善国内旅游市场,研究制定国内旅游发展战略措施,指导实施,监督检查旅游市场秩序和服务质量,受理游客投诉,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扩展资料:
查询景点旅游数据步骤:
1、打开百度搜索,查询景区所在地旅游局信息,以云南省为例,点击进入云南省旅游局官方网站。
2、进入云南省旅游局主页后,找到“旅游统计”,记录当地近期旅游情况、人流等信息。
3、输入旅游统计信息后,点击查询信息文件,点击进入。
4、最后下图显示了2019年一季度全省旅游数据,包括旅游量、收入等信息。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旅游局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2019年上半年全省旅游经济指标情况
四、旅游大数据怎么获取
旅游大数据的话可以通过一些就是APP呀,就是专用的APP或铁路铁路部门都有的。
五、中国旅游统计数据都是怎么来的
旅游行业数据收集方案
1.通过万能的搜索引擎搜索
对于搜索引擎在这里就不作过多介绍,主要指的是百度搜索、谷歌搜索以及360搜索等,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
2.借助一些专业的站点平台
如提供综合旅游信息服务的新浪网、搜狐、网易和新华网的旅游频道;传统旅行社的信息网站中青旅网、张家界旅游网;旅游中介服务网站携程旅游网、华夏旅游网、E龙网等。
3.利用数据库资源进行查找
如中国旅游与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中国旅游研究院等。
4.政府部门官网、专业学术数据信息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人地系统主题数据库等。
5.采用自动化的行业动态监测平台
识微商情监测系统,一个专业的行业大数据监测工具,旨在为企业用户提供信息收集和整理分析服务,通过一个简单的监测主题设置,即可7*24小时实时自动地采集全网信息,包括产业动态、法律法规、行业政策;行业竞争对手产品、服务、市场等项目的监测等,覆盖网络社交媒体平台、新闻门户网站、论坛、博客等全网各大平台,并对重要信息自动识别(如与己相关的负面、敏感信息等),及时通过微信、短信、邮件及客户端的方式向用户发出告警通知、统计图表分类整合,自动生成日报周报和竞品分析报等,为决策者做出正确的营销战略规划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