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母女跟团游香港是如何遭遇强制购物的?

据报道,合肥市民王女士反映,称她和母亲在香港跟团旅游时遭遇强制购物。据介绍,她在一家名为“中国国旅深圳公司官网”的网站,通过客服陈经理,参加了一个五天四晚的豪华团,行程包括香港、澳门、珠海等地,且对方承诺全程绝无强制购物。不仅如此,参团费用每人仅需800元。对于王女士的遭遇,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客服称她遇到了假冒国旅的旅行社。

低价旅游遭遇强制购物

王女士点击进入写着“中国国旅深圳公司官网”的网页,客服陈经理添加了她的QQ,并把行程单发给了她。行程单显示,这是五天四晚的豪华团,包括香港、澳门和珠海的旅游项目,全程绝无强制购物。7月26日晚,王女士和母亲到达深圳,在宾馆与陈经理签订了旅游合同,注明“购物自由”,两人共缴纳1600元人民币团费。陈经理称,地接社是中国国旅深圳公司香港分支机构,导游姓胡。

7月27日一早,王女士随团从深圳进入香港,直到下午3点才到达第一个景点海洋公园,夜晚在维多利亚港口乘船游玩。28号早上,胡导游便带团开始购物,第一家店是珠宝店,名为“Beatorich Jewelry”。王女士说,胡导游告诉游客们,称旅行团价格之所以便宜,是因为住宿和门票都是这家珠宝店赞助的,所以要多购物。王女士便花费2880港币,买了一条14K黄金项链。她回到合肥查询发现,同类型的项链大多只要几百元。

接着,胡导游带游客来到手表店。王女士不愿购物,和导游争吵起来。在王女士录制的视频中,胡导游说:“这个不是钱的问题,是心态问题。赞助商是这个珠宝店,你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是不喜欢的东西也要买。”王女士称,导游要求自己购物金额达到1.6万元。在前往迪士尼的车上,胡导游要求每个家庭付100元人民币买钥匙扣,作为给司机的补贴。由于遭到全团反对,胡导游便取消了迪士尼行程,改成了逛街。7月29日,王女士和母亲脱离旅游团,返回了深圳,旅行社也没退回剩余行程的费用。

王女士说,担心旅行社有她身份信息,会被对方报复,她不指望通过旅行社得到赔偿,只希望能找珠宝店退掉项链。

涉事旅行社或假冒国旅

8月23日上午,致电国家旅游服务热线12301。接线员称,可通过两种途径退货,一是直接联系旅行社,反映导游强制购物。如果此路不通,游客可再次拨打12301,提供旅行合同、购物发票等证据,向国家旅游局备案,由深圳旅游部门出面协调。

记者根据建议,拨打了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客服热线。接线员听取王女士的情况后判断,她遇到了假冒国旅的旅行社,因为王女士是在酒店签的不正规合同,而不是在营业部。王女士点开的网页显示服务电话是“4000686917”,而中国国旅官方电话是“4006008888”。此外,按照正规流程,王女士应将旅行费用汇至公司银行账户,而不是在酒店交给经理。

随后,拨通了陈经理的手机号,他询问记者是谁介绍来旅游的,怎么会有他的手机号。陈经理表示不存在强制购物,还发给记者一张工作证,显示他职务为业务经理,部门为国旅(深圳)罗湖营业部。他还发了一张该部门的分支机构营业执照。

不过,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的客服人员称,陈经理的工作证有可能造假,或是冒用国旅内部其他员工工作证,不能以此断定他是国旅员工。记者再次拨通陈经理电话,被告知:“在酒店签合同也可以,不必到营业部。旅行费直接给导游,不要通过公司账户,这样可以不交税。”当记者表明身份后,陈经理再三强调自己就是国旅员工,随后自行挂断电话。

另外,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建议,游客在通过搜索引擎选择旅游网站时,要擦亮双眼,不要点击有“推广”、“广告”等字样的网页链接,以免误登钓鱼、欺诈网站。一些不法人员打着正牌旅行社的旗号,利用网络招客,制作的网站几乎能以假乱真,联系电话看上去是全国热线,但会转接到某地,游客要核实旅行社资质后再报名。

香港旅游业议会已介入

王女士将此事通过电子邮件发至香港旅游业议会,得到了入境旅游部员工叶贝珊的回复:“‘Beatorich Jewelry’是登记店铺,内地团体旅客如对货品不满,可于六个月内凭单据正本,通过组团社或香港地接社联络店铺办理退款,也可委托代表或内地组团社协助申办退货,建议带发票正本(包括任何刷卡单)及委托书到登记店铺申办退货。

对于王女士反映的强制购物问题,香港旅游业议会建议:“游客可以观察导游的胸牌号码,并记录旅行社的名字和旅游行程表,直接拨打香港旅游业议会的电话进行投诉,议会将根据这些证据,找到旅行社核实此事,如果强制消费属实,将按照有关法律进行查处。如果被扣留在购物店内,威胁到人身安全,可借用香港本地居民手机直接报警。”

最后,叶贝珊提示王女士尽快提供合同、收据、香港接待旅行社名称及导游姓名等资料,以便进一步处理和监管。

二、旅游遇强制消费怎么办?

旅游遇强制消费怎么办?

近日,一段题为“云南导游强制消费买翡翠”的网传视频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下面我为你详细的介绍相关情况,希望你喜欢。

网传云南一导游强制游客消费 怎么避免旅游被强迫购物。近日上午,法晚记者从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获悉,今年10月15日,云南旅游政务网发布了一则题为“关于优酷曝光云南导游强制消费事件的调查处理情 况通报”表示,导游陈利利承认视频中“诚信满满、件数满满、金额满满”等言行是其所为;云南美伦旅行社有限公司也认可该导游为其委派承担此团的导游业务。 目前,昆明市旅游监察支队已于10月12日拟对云南美伦旅行社有限公司作出罚款人民币十万元及拟对导游陈利利作出吊销导游证的行政处罚,并且三年内不得重 新申请导游证。

   导游提“三满”要求

诚信、件数、金额均要满满

近日,一段题为“云南导游强制消费买翡翠”的网传视频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随后,法晚记者在这段时长约5分18秒的网传视频中看到,一名女性导游在大巴车内向乘客告知了集合时间,同时还称,游客买完翡翠后到她那里实名制登记,上报电脑系统。

随后,该导游让游客记住三点要求。“第一,诚信满满。不要一买东西,就有千万种理由说‘我家有,不需要。’不要演、不要装。”

“第二,件数满满。”该导游解释称:“别人买东西时你看着,那别人吃饭时,你是不是可以看饱?别人坐飞机,你也不用坐了?件数满满就是要人手一件。”

“第三,金额满满。云南不占你的便宜,你也别占云南的便宜。你今天不用买几十万、几百万,就今天开开心心把云南省政府补贴给每个人的5000元买成翡翠。”

该导游还表示,老板对她有要求。游客买得多,她富不起来;买得少,影响不到她。买多买少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态度的'问题。

“你今天要是挂着‘鸡蛋’出来,在里边浑水摸鱼,那么我在车上是导游,我下了车,你要是针对我,我不是个导游,今天等着瞧。我在车上会跟你好好 讲道理。在车下,你让我把饭碗都丢了,我不跟你讲别的,你今天别想走出云南这个地方,这不是恐吓。你像恶鬼般对待我,我还要像天使般对待你吗?”该导游还 说:“这些话我都不好意思对表现好的家庭讲,但是往往就是有些老鼠屎在里边浑水摸鱼,试试看我有没有办法对你。不要触碰人底线,占便宜可以,但是不要去贪 便宜。开开心心地去买串翡翠,戴在胸前和手上,这是云南人对你深深的祝福。”

视频最后,该导游还向游客称:“接待你的不是你们当地旅行社,而是云南。你们不要说上次来过了,上次来有没有吃饭?有没有坐飞机?有没有住酒 店?这次来,是谁为你服务?导游和驾驶员师傅起早贪黑,陪了你们4天,你们来到这里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我不说了,现在就是我带着你们,你们带着钱去买翡 翠,然后实名制登记。”

官方通报

涉事旅行社被罚10万元 导游三年内不得申请导游证

通报中显示,10月10日,云南省旅游执法总队通过网络舆情监测时发现有网友在视频网站发布“云南导游强制消费买翡翠”的视频。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即 刻要求昆明市旅发委迅速展开调查,并严肃处理。此后,国家旅游局及省政府领导对此事均做出批示,要求迅速调查,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昆明市旅发委在同时监测 到该条舆情及接到省旅发委督办要求后,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调查工作。现将相关调查处理情况通报如下:

经昆明市旅游监察支队通过对导游数据库比对和大量的走访调查核实,该视频中曝光的旅游团队系由云南美伦旅行社有限公司操作,视频中的导游为陈利 利,导游证号码为:D-5301-007546。经调查,该团队行程为9月30日至10月5日“昆明-大理-丽江”5晚6日游,此段视频拍摄于10月4日 上午进世博园游览前。该团队为40大4小来自全国八个省市,该视频发布者为江西游客张某。通过对旅行社及导游的调查询问,导游陈利利承认视频中“诚信满 满、件数满满、金额满满”等言行是其所为;云南美伦旅行社有限公司也认可该导游为其委派承担此团的导游业务。同时,根据对部分游客的回访,游客均确认该团 的导游就是陈利利,视频即为导游陈利利在该团队的行程中所为。

根据调查情况及违规事实,昆明市旅游监察支队已于10月12日对违规导游及旅行社拟做出如下行政处罚:

对云南美伦旅行社有限公司涉嫌违反《旅行社条例》第三十三条“旅行社及其委派的导游人员和领队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第(三)款:欺骗、胁迫旅游 者购买或者参加需要另行付费的游览项目。”的行为,依据《旅行社条例》第五十九条的规定,拟对云南美伦旅行社有限公司作出罚款人民币十万元的行政处罚。

对导游陈利利涉嫌违反《旅行社条例》第三十三条“旅行社及其委派的导游人员和领队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第(三)款:欺骗、胁迫旅游者购买或者参 加需要另行付费的游览项目。”的行为,依据《旅行社条例》第五十九条的规定,拟对导游陈利利(D-5301-007546)作出吊销导游证的行政处罚。三年内不得重新申请导游证。

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及全省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将始终坚定严厉打击强迫或变相强迫游客消费行为的决心,严厉打击旅行社以不合理低价组织旅游活 动,诱骗旅游者,通过安排购物或另行安排自费项目获取不正当利益等行为,对类似违法违规问题我们将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拒不姑息,始终保持对旅游市场治 理的高压态势,不断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云南旅游的良好形象。

旅游遇强制消费怎么办?

当旅游者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以下四种维权方式可供选择:

一是双方协商;

二是向消费者协会、旅游投诉受理机构申请调解;

三是根据与旅游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四是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消费者请求旅游监督管理部门动用保证金赔偿的时效期为90天,不要因自身原因延误维权期限。

怎么避免旅游被强迫购物

第一,参加赴港旅游,对旅行社及导游人员安排的购物活动须谨慎对待,如发生被旅行社或导游强迫购物、限制离店和因拒绝参加购物活动旅行社或导游拒绝继续履行合同、提供服务,或者以拒绝继续履行合同、提供服务相威胁等情形,应向香港旅游当局举报,要求予以制止,也可在结束旅游活动后,向组团社所在地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提出投诉。

第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是旅游企业的责任,要以高品质的旅游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市场,摈弃低价竞争的短期行为,自觉维护旅游市场秩序。

第三,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旅游市场监管,严肃查处旅行社低于成本的违规经营行为,认真受理旅游者的投诉,切实维护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旅游者参加旅游活动时,应当将旅游产品的品质、旅游服务质量和价格进行综合考虑,不要单纯追求“廉价”,避免落入低价旅游陷阱。

第五,参加旅游活动,要与旅行社签订尽量详细的旅游合同,除对旅游行程等进行约定外,对购物活动安排也要明确约定,要明确购物次数、地点、主要商品和每次购物的最长时间,并标明旅游者有是否购物的自由选择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