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旅行社数量持续增长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尽管2020年以来疫情对于旅游行业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但是中国旅行社数量从2019年的不到3.9万家,持续增长至2021年的4.24万家,较2020年增长4.3%。
中国旅行社从业人员数量持续下降
和旅行社数量不断增长不同,2019-2021年中国旅行社从业人员数量不断下降,从2019年的41.59万人下降至2021年的27.88万人,2021年较2020年下降13.55%。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人次同比增长12.8%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人次为32.46亿,同比增长12.8%,但是依然远低于疫情前2019年的59.01亿,仅恢复至2019年的54.0%。2021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23.42亿人次,增长13.4%;农村居民国内旅游9.04亿人次,增长11.1%。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消费增长31%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消费收入为2.92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1.0%,但是远低于2019年的5.73万亿元。2021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总消费2.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1.6%;农村居民旅游总消费0.55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28.4%。
2021年中国在线旅游交易额达1.47万亿元
根据Fastdata极数数据,2021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开始复苏,2021年全年交易额为1.47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4.9%,但是依然没有恢复至2019年的水平。
综上所述,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旅行社数量不降反增,但是旅行社从业人员持续下降。从2021年国内旅游总人次和总消费等数据看,行业出现复苏迹象。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人次为32.46亿,同比增长12.8%;旅游总消费达到2.92万亿,同比增长31.0%;在线旅游交易额达到1.47万亿,同比增长34.9%。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二、高一语文病句改错 随着国人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旅游部门将开发新的旅游景点,
改为:
随着国人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旅游部门开发了新的旅游景点,推出了新的旅游项目,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
近年来指最近一些年以来,是过去的时间,句中不能用“将”。应是“开发了”,不是“将开发”。
三、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一、旅游的多样化趋势 旅游目的的不同,使目前占统治地位的观光型旅游将向多样化发展,如休闲娱乐型、运动探 险型等。旅游者多样的个性化需求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多样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进入老龄 社会后针对老年人出游增多进行的特色旅游服务等。
二、旅游空间扩展的趋势 科技的进步,旅游的空间活动范围更加广阔,不但可以轻易地进行环球旅行,而且可以向深 海、月球或更远的宇宙太空发展,出现革命化的新的旅游方式。
三、远程旅游迅速发展 在未来2O年间,世界旅游业发展最显著的特点是远程旅游的增加,到2020 年区域内旅游 和洲际游的比例将从目前的82:18 上升为76:24,未来2O年洲际旅游平均增长速度将 达到5.4%,高于世界旅游平均增长速度一个百分点。
四、旅游大众化趋势 旅游不再是高消费活动而是作为日常生活进入了千家万户。旅游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人们的 工作、生活都可能是远距离的长途旅行方式,形成空前广泛而庞大的人群交流和迁移,传统 的地域观念、民族观念被进一步打破,旅游的淡旺季不再明显。
五、文化性是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 就旅游业的市场运作而言,第一个层次的竞争是价格竞争,这是最低层次的也是最普遍的竞 争方式;进一步是质量竞争;而最高层次则是文化的竞争。旅游本身的文化功能是内在的。 旅游企业是生产文化、经营文化和销售文化的企业,旅游者进行旅游,本质上也是购买文 化、消费文化、享受文化。
六、形式与内容的多元化是旅游业发展的主旋律 在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主要以游览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为目标。但随着经济、文化和 教育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观山看水”,而更多地是要求在旅游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和体验生活。人们旅游需求的多层次发展势必迫使旅游业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均呈现 出多元化的特点。从形式上讲,自助游等旅游形式将越来越普遍;从内容上讲,工业旅游、 农业旅游、会展旅游等将会成为新的热点。所谓工业旅游,是指以工业企业的生产线、生产 工具、产品和厂区等为对象的专项参观活动。
七、旅游业将日益走向规范和法治之路 我国旅游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营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来 看,还显得不够成熟。特别是许多旅游企业还缺乏行业自律的自觉性,只考虑本企业的眼前 利益,不考虑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
八、旅游服务逐渐向人性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 随着旅游业从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标准化服务的实施使服务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然而由 于旅游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等特点,标准化服务的弊端逐渐显露。因此,未来旅游服务将 通过人性化的服务满足不同游客的需要,努力使所有的游客满意。近几年,我国旅游业的服 务范围在不断拓宽,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做得很不够。
九、旅游业科技化趋势日益突出 发达国家高科技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始于20 世纪70 年代,而且迅速得到了推广普及。高科 技在旅游业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以下3 个方面: 一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高科技化。近年来在各种高科技主题公园建设过程中使用高科技对各种 旅游环境的模拟已成为现实,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海底游、南北极游、太空游等旅游 方式已成为可能啕。 二是旅游服务的高科技化。
四、中国旅游业四个转变是什么?
一、推进旅游资源向旅游资本转变,这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实现旅游资源向旅游资本转变,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将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使之更好地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近年来,安康市紧紧依托自身旅游资源优势,高度提炼出安康旅游发展的内涵--“秦巴汉水生态旅游”,这个涵盖了全市旅游产品的浓缩性的总结迅速成为安康旅游对外宣传促销的有效载体,吸引了省内外旅游行业的关注。加之,以瀛湖1200万元国债项目为代表的全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年加大,配套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更为全市旅游资源向旅游资本转变起到具大的推动作用,为外来客商投资创造了开发基础。今年,西安远见公司承包经营瀛湖翠屏岛、金螺岛就是成功的范例。实践证明,推进旅游资源向旅游资本转变,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与此同时,旅游业的发展又为实现旅游资源向旅游资本转变搭建了平台,提供了契机。
二、推进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变,这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资金短缺是制约旅游业发展的最大难题。解决资金问题的根本途径只能是创新投融资体制,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的新体制。民间资本是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资金来源,蓬勃发展的民营企业是发展旅游业重要的投资经营主体。安康市汉滨区迅速兴起的“农家乐”旅游就是一个有力的例证。该区现有纳入星级管理的“农家乐”经营户360余户,按户均最低投资2.5万元计算,民间资金投入旅游业近千万元。加之,去年,像二里湾山庄、双龙潭休闲中心、天都山庄等“农家乐”大户相继开业营运,掀起了民间资金投入旅游业发展的热潮。可以说,“农家乐”旅游已经成为安康城区乃至周边地区城市游客休闲消费的热卖产品。旅游业的发展,为民间资金转变为民间资本、参与旅游业的开发和经营开辟了新天地,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打开了新的通道。
三、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这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近两年,安康市汉滨区境内一些“农家乐”经营业主主动与安康师专、农校等大中专院校旅游专业联系,邀请旅游专业学生到他们那里去务工,有的是要求协助经营管理,有的是要求传授接待常识。“农家乐”经营业主加大旅游人力资本投入的意识不断强化,为此,今年四月,该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专门聘请专业人员,培训全区导游员、“农家乐”服务员学唱陕南山歌民谣,丰富旅游接待服务内容。不仅如此,从近年来报考导游员的人员文化程度看,大中专毕业生数量明显增加。现在,该区近250余名已取得国家导游资格证书的人员中有近三分之一以上为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与以往相比呈逐年上升趋势。可见,大中专毕业生正在逐步成为安康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智力支撑和新生力量。同时。蓬勃发展的旅游业也将逐步成为接受和吸纳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
四、推进旅游资源纯粹性开发向保护性开发转变,这是确保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大家都知道,旅游资源具有不可复制性。因此,不论是旅游区开发,还是旅游景点开发,都必须本着保护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开发。然而,安康市地处贫困山区,本级财政对旅游业扶持能力十分有限,旅游资源开发大多要靠吸引外资投入,由于受“谁投资、谁说了算”观念的影响,一些开发商在未编制科学的旅游开发规划之前,随意建设人造景点,对旅游资源造成破坏。诸如,安康市汉滨区通过招商引资开发建设的牛山风景区,开发之初,投资商先在主景区内建设宾馆一座,明显破坏了牛山主景区的自然风貌,与牛山主景区环境不相协调。同时,由于投资商违背了旅游消费的规律,没有先以“游”来吸引游客,而是先把“住”这一消费环节放在了首位,造成了旅游消费链条本末倒置。不仅没有促进牛山风景区旅游开发,反而形成制约因素。因此,旅游资源纯粹性开发向保护性开发转变不仅有利于保护旅游资源,而且能够有效地促进旅游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
推进“四个转变”,促进安康旅游业发展,具体地说:一是要调整充实安康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加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综合协调、监督检查、行政执法、行业管理的指导服务的职能。要充分认识到资源向资本转化对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积极整合和优化我区旅游资源优势。二是着力抓好两个“加大”,按照“筑巢引凤”的思路吸引外资投入。一方面继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旅游资源开发的硬件基础条件。另一方面,要通过发挥政府先导作用、建立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各项资金捆绑使用、全力兴旅等措施,建立政府组织、部门联合、政企联手、上下联动的宣传促销机制,对外打响一张牌,不断加大旅游资源优势的宣传力度。三是制定相关民间资金投资旅游开发优惠政策,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的新体制,吸引社会闲置资金投入旅游开发。四是坚持“先规划论证,后开发建设,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严格执行没有规划不准上项目、规划不通过论证不准实施、项目不经审批不准动工的“三不准”规定。五是通过人才交流市场,人事部门当“红娘”,让旅游专业学校与旅游企业“联姻”,把具有旅游专业知识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吸引到安康旅游业发展中来。同时,旅游管理部门要加强旅游企业业主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旅游企业业主对旅游人力资本的认识。六是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建立旅游开发项目跟踪管理服务体系,既要加大旅游开发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管力度,有效避免以破坏旅游资源为代价的“旅游开发”,又要为开发商到好参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