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泰物价对比如何?泰国的消费高吗?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泰国一般物价比中国低?按照在泰国使用银联卡的官方兑换率,1元人民币兑换约5泰铢。在这个兑换率下,曼谷非常正式的泰国餐比中国国内的泰国餐价格低20%至40%。旅游点的餐饮与去年春节中国度假地海南岛比较,价格可能只有后者的50%。曼谷出租车起价7元人民币,如果打表,价格一般都比京沪等城市便宜40%。皮尔·卡丹衬衫价是中国的五分之三。虽然旅游、酒店、餐饮、出租车,都属于非贸易商品,不可能通过贸易平衡双边的价格,实现“一价理论”。中国一般消费商品价格,比人均GDP超过中国37%的泰国的一般消费品商品价格,平均高出30%到40%,实在不符合国际贸易的理论和实践,也不符合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的。如果“一价理论”仍然成立,那传统理论的解释只能是汇率被高估了。只有人民币贬值才能使两国同类商品价格趋向一致。如果人民币对泰铢贬值超过20%,兑换率变成人民币1比4个泰坝,或者1比3.5,中国国内的商品价格相对泰国国内同类商品的价格就会比较接近。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法国商品价格上。笔者曾比较了某一法国制造的服装价格与进口的同一服装价格,在1比11欧元的汇率下,中国国内价格几乎高出法国价格一倍。如果加上按照法国服装出口退税后的价格,就不止一倍的价差了。现在有种新兴职业——代购,就是在利用国内外巨大价差赚钱的商业模式。笔者在美国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比如加州机场商店的美制风衣,按照1比8的兑换率,比赛特风衣价格连进口价格的五分之二都不到。若按1比6.8的兑换率,价差更大。如果与国内机场内的进口同类商品价格相比较,差价更离谱。而法国人的人均GDP高出中国10倍还多;美国的人均GDP超过中国15倍。如果中国出口到美国或者法国的服装,价格比在中国的低,你可以说是“倾销”,但是我们作价格比较的商品,都是“美国制造”,“法国制造”的产品,也比在中国的“外国进口”的同类产品价格低,“倾销”就无法解释了。如果说是关税的原因,税率有可能不同,但是在WTO的框架下,如果不是制裁性关税,应该不会形成超过一倍的价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不可解释的现象呢?是否因为汇率不合理?还是其他问题呢?第二个问题,泰国皮尔·卡丹衬衫价格是中国的五分之三,为什么皮尔·卡丹仍然在中国生产?按常识,如果泰国价格低,中国价格高,就说明泰国市场成本低,从制造商利润最大化的角度,似该在泰国生产,到中国去卖。尤其皮尔·卡丹是加工贸易,订货商完全可以把订单更多地下在泰国。但是为什么没有这样做?是因为运输费用太高?两地五分之二的差价提供的利润空间在抵消了运输费后,应仍可在泰国赚取更高的利润。如果是税收原因,那么东盟贸易区实现自由贸易之后,情况是否会发生变化?是因为泰国在1997年危机转型后,加工贸易生产的投资减少,规模重新扩大成本太高?如果是,那中国加工贸易业正在转型过程中,中国是否具有泰国那样的新产业资源,在加工贸易业大规模转移到其他国家以后,能立即充分利用旅游资源,迅速把旅游业变成几乎是绝对的支柱产业,创造足够的工作机会吸纳就业?如果做不到,中国的转型可能要采取梯度推进,避免转型带来更大的问题。是订货商对中国的长期战略布局?还是有传统贸易理论不能解释的新问题?第三个问题,人民币该升值吗?近来对于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声音又逐渐多起来,理由是中美贸易失衡。不可理解的是一些推动升值的很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根据他们的研究,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影响最小。笔者一直不甚明白,如果人民币升值对出口没有影响,也就是对贸易顺差变化没有很大作用,那又为什么要升值呢?难道为了升值而升值? 实际上,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出现与传统贸易理论所假设的前提条件完全不同的经济格局,完全不同的全球分工,完全不同的全球消费和贸易规模,肯定有许多并不合适直接套用传统贸易理论的新问题。至少有许多问题,应用传统理论给出的各种说法和理由,缺乏说服力,甚至没法作出合理解释。完全仍按照那样的思路,怕会误入歧途,得出错误结论,引致错误的做法。特别在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以后,我们更应该追根究里,从理论和实践上实现突破,重新认识和诠释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如此,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平衡发展才能有希望。
二、2017年上半年中国游客为泰国贡献了多少旅游收入?
泰国官方释出的2017年上半年国家旅游收入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月入境游客人数为280万,为泰国旅游带来了1.37万亿泰铢的综合总收入,同比提高6%。其中来自中国游客的贡献最大,约为2412.47亿泰铢。
泰国旅游和体育部常务次长蓬帕努释出的2017年泰国上半年全国旅游收入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赴泰旅游的国际游客人数约为1733万,约合每月280万国际游客入境泰国。旅游综合收入约为1.37万亿泰铢,同比提高了6%。
如果按照2017年旅游全年2.6万亿泰铢的总收入目标计算,目前已经超额完成了53%。其中国内游客贡献了5000亿泰铢,而国际游客贡献了8760亿泰铢。中国客源市场仍是泰国入境游最重要的市场,上半年累计贡献了2412.47亿泰铢的收入;其次是俄罗斯贡献了560亿泰铢以及马来西亚贡献了460亿泰铢。
报告指出,来自美国的游客数量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预计今年有望首次突破100万人次的大关。鉴于国际游客消费行为向移动智能设备转移,旅游和体育部将与各地方有关部门寻求应对的办法以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变化。据悉中国游客线上消费占比高达70%,而其他国家这一比例也达到了50%左右。
三、泰国消费高吗 泰国消费水平怎么样
总体来说泰国旅游消费水平并不高,跟国内一般城市差不多。
先说说泰国老百姓的收入。泰国货币泰铢和人民币的汇率目前大概是5.1比1。泰国的最低收入标准是6500铢左右,约合人民币1300元。这个是最低标准,也就是说在泰国雇人必须执行这个最低标准。一般便利店收银、超市员工等这类工作的薪资是8000-10000泰铢。公司普通职员是12000-15000泰铢。当然更高端的白领、金领的收入跟北上广一样,也是蛮高的。
在泰国大米比中国贵,超市的大米折合人民币4块多1斤,原因是泰国政府保护稻米种植。泰国的快餐价格是30-35铢(人民币5-7元)一份,全国基本是统一价格。不论你在偏远地区的小镇还是超市的食物广场,或者首都曼谷机场的餐厅(你没看错,机场餐厅),都是这个价格,不会有太大的偏离。矿泉水6-9铢。大瓶的是22-24铢。
首都曼谷消费稍微高一些,总体跟北京上海差不多。地铁从 20 铢起,租摩托车150铢/天,租汽车800铢/天。曼谷出租车起价7元人民币,如果打表,价格一般都比京沪等城市便宜40%。曼谷的白菜1斤在2元左右, 瘦内1斤10元左右,鱼和海鲜、水果相对比较便宜。
普吉岛的消费和国内的旅游城市差不多!一顿路边简餐小吃约为15-50泰铢,正常在饭店用餐大概50~300泰铢不等,租单车一天约需30-150泰铢,摩托车一天租金一般在100泰铢左右,油费一天30-40泰铢。普吉岛的海鲜也是非常不错的,不过价格不比国内便宜哦,人均消费要1000~1500泰铢,不过海鲜口味非常的新鲜。在芭东海滩海鲜餐厅非常多,餐厅都会让游客现选现做。
清迈物价比较低,水果一公斤价格:红毛丹25泰铢,山竹35泰铢,柚子20泰铢,折合人民币每斤3-5元。清迈五星级香格里拉自助午餐199泰铢,折合人民币40元,自助晚餐299泰铢,折合人民币60元。
超市的物价资料来自泰国自有品牌:易初莲花、BIGC、罗宾逊等。泰国很少有家乐福、沃尔玛这样的大型外国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