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旅游期间游客出现的不文明现象,该如何制止?

现在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已经非常的富有,很多人在假期的时候都会选择去旅游。旅游有很多的好处,从国家层面上来说,能够刺激消费,拉动全国的经济增长。从个人层面上说,能够放松身心,让自己得到美的享受。旅游是我们都向往着去做的一件事情,但是除了旅游带来的很多有利的影响,旅游还会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比如很多游客会在旅游的过程中做出一些不文明的事情,这些事情包括在文物古迹上乱涂乱画,在旅游景区随处丢垃圾等。这些不文明的行为给很多的旅游景点都带来了很多麻烦。那么关于旅游期间游客出现的不文明现象,我们该如何制止呢?以下是我的看法:

一、制定法律法规

在很多旅游景区都存放着一些古代的文物,这些文物很有历史价值,但是很多人不管这些文物的价值如何,他们会在文物上乱涂乱画,甚至是破坏文物,为了保护景区的文物不受到破坏,我们要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一旦发现有人破坏,就按照法规查处惩罚。

二、进行宣传教育

很多人在旅游中出现不文明的行为是属于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这是不文明的行为,所以有关部门要对民众进行宣传教育,让民众清楚什么是旅游中的不文明现象,以让游客避免这种不文明的做法。

三、加大处罚力度

很多任乱丢垃圾、乱涂乱画是因为没有相应的后果需要承担,所以他们才会毫无顾忌地做出这种不文明的行为。因此对待很多不文明的做法,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处罚力度,让游客知道,他们这样做是要受到处罚的,这样他们就能够有所忌惮,不会再做出不文明的行为。

关于旅游期间游客出现的不文明现象,我们该如何制止,以上是我的看法,你的看法是什么?欢迎留言交流。

二、如何治理旅游不文明行为

1、让公众加入旅游景区管理及建设中来。目前,国内外许多旅游景区均开展了志愿者招募工作,通过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让普通群众加入景区管理队伍中来,通过志愿者的服务和身体力行,为更多的社会公众做好榜样。

志愿者们的职责核心就是通过维护景区的环境不被破坏,监督资源状况,通过有效措施将损害程度及影响降至最低,教育游客如何参与到保护环境和设施当中,这项工作的展开,不仅意义深远,还对景区社会化管理改革的尝试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2、景区应完善公共区域警示性标志的科学化、合理化摆放,防止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发生。如在一些游客易于触及到及易于破坏的景观前合理放置和设立必要的、醒目的标牌,配置柔和的标志性说明文字及提醒语;

对重点文物及古迹要指派专人进行看管,对游客进行温馨提示,虽然,这种方法会造成人力资源成本的增加,不过在我国现行阶段,采用这种方是会起到一定的监管作用。

3、景区应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我国旅游景区在旅游旺季或黄金周到来之时,因接待人数过多,事必会造成游客不满,为避免一些游客因情绪高涨,故意发生破坏行为的发生,建议旅游景区应设立并建全游客投诉及反馈流程,对一些心情焦躁的客人来讲,可以起到缓解及消除不良情绪作用。

4、旅游景区在旅游行程设置和活动项目的安排中要重点强调对环境和景区景观保护内容的宣传及介绍。如,美国黄石公园在进入景区时,首先就对游客进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讲解,旨在唤醒游客的生态环保责任意识。

通过种种措施和手段在旅游景区内造就一种保护环境和景观的良好氛围,使游客时时意识到旅游景区对其文明行为的期待,从而能够约束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

旅游景区应充分发挥旅行社导游员的作用:

旅行社的导游员在带领游客参观时,应当随时向游客介绍注意事项,并确保他们了解应遵守的规范,并能转化为实际行动。以国际南极旅游联盟的实际作法为例,工作人员会事前对潜水人员进行免费课程讲习,告诉潜水人员潜水时如何避免伤害珊瑚礁,另外对船具操作者进行讲习,传授如何减少对海洋生态的干扰。

面对大量旅游不文明行为,光靠强化监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做到“疏堵兼备”。除了让旅游管理部门执法有据外,媒体和社会各界要广泛宣传,使文明素养“外化”为全民的自觉行动。我国旅游主管部门也要切实负起责任,通过各种途径,在游客进入景区之前把相关行为规范宣传到位,把“丑话说在前头”。

此外,也要强化旅行社、导游和领队的主体责任意识,使其将出游前提醒游客注意自身行为作为自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那些不认真组织行前教育的旅行机构,旅游主管部门应给予严厉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