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长假旅游为什么接待全线飘红?

因为早些年很多欺客宰客的现象,导致三亚不好的印象。现在都治理好了。

国庆中秋长假8日结束,知名旅游城市三亚旅游接待全线飘红,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同比均实现大幅度增长。

本次长假三亚旅游市场人财两旺,且市场秩序总体平稳。三亚市旅游委副主任叶凯中表示,8天长假提振了游客出游欲望,同时,三亚越来越好的旅游市场秩序也赢得了中外游客的信任。

多年前,旅游市场频发“欺客宰客”现象一度让三亚旅游形象大打折扣。三亚近年来持续重拳整治旅游市场秩序,2015年10月率先在全国成立旅游警察,并构建起了“四位一体”(旅游警察支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纠纷调解委员会和35个涉旅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管架构,旅游市场秩序不断向好。

据了解,国庆中秋长假期间,三亚旅游警察与工商、旅游质监等多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旅游警察共查处涉旅案件2起,行政拘留3人;三亚工商部门查处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5宗,罚没款20万元,吊销营业执照2家。

三亚发动全民参与旅游市场监管在本次长假中也收获成效。据三亚市旅游委介绍,截至10月7日18时,共受理旅游举报奖励案件4件,均已查实,罚没款20万元人民币。按照三亚市相关举报奖励办法,举报者最高可获奖励15万元人民币。

「预见」五一旅游季如约而至,旅游板块能翻身吗?

北京环球度假区即将开门营业的消息已经让人足够振奋,2021年的五一又姗姗来临。

五一临近,已经有不少人按捺不住心中雀跃,想要投入到春光明媚的大自然中去。也有人在做长假攻略:2021年五一可以连休五天,请两天假就可以连休9天。

下游客户尚且按捺不住,位于 旅游 产业链上游的 旅游 产品服务提供商,如 旅游 景区、航空、酒店住宿等,以及中游旅行社和OTA们也在营造一波又一波的 旅游 热浪。

在疫情管控得当、疫苗研发和接种进展良好的2021年, 旅游 业全面复苏或只需要这个五一便可验证。

2021年五一或迎来一个出行高峰。

携程数据显示,截至4月14日,通过携程预订五一期间的机票、酒店、门票、租车的订单量较2019年同期分别实现23%、43%、114%、126%的正向增长。

从订单量看,携程预计今年五一 旅游 人次有望突破2019年五一水平,达到2亿人次新高。

这个数据一点也不奇怪。中国人的踏青喜好抑或习俗是深深刻印在骨子里的。自古人们就喜爱三五成群出游踏青。昔日杨贵妃携亲眷妇孺游春,车马仆从云锦粲霞,掀起国人踏青高潮。

在古今不变的生活习俗下,国人生活水平大大提升,在衣食住行之外,更有 旅游 怡情的身心需求,催生出更广阔的 旅游 市场。

旅游 业也是我国重点发力的服务产业,根据统计局数据,2019年全国 旅游 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498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4.56%,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

从数据可以看出, 旅游 业对中国的经济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在国家大力扶持发展 旅游 业之际,2020年一场新冠疫情打破原定发展节奏。

受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 旅游 人数大幅下滑。 据头豹研究院数据,去年 旅游 人数为28.79亿人次,同比下降52.1%;2020年度中国 旅游 收入2.23万亿元,同比下降66%。

具体到对 旅游 板块影响,国内在线 旅游 平台携程网2020年营收接近“腰斩”,从2019年的356.66亿元将至2020年的183.16亿元,降幅达到48.65%;净利润更是同比录得-146.31%,亏损32.47亿元。

旅游 业悲情之下,携程网创始人梁建章成为第一批进入线上直播的企业家,更不惜男扮女装“招徕”客户,当时境遇真是要多难有多难。

在出行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航空板块也是重灾区。 据头豹研究院数据,自2020年1月19日起疫情爆发以来,因限制出行等政策推行,中国民航运输量呈断崖式下滑,2月同比下滑84.3%。自2020年2月触底后反弹,境内航线运输量在2020年10月国庆黄金周见顶,同比仅下滑1.6%。

在短暂触顶后,又因2020年底黑龙江、河北、北京等地疫情反弹,导致中国民航运输量再度下滑。

同时,国际航线运输量受出入境限制政策影响自2020年4月起触底至今未复苏,仅保持去年同期2-3%的运输量。

航空板块资产规模最大的中国国航也未能逃脱下滑命运,2020年公司实现客运收入557.27亿元,同比减少687.98亿元。其中,因运力投入减少而减少收入569.98亿元,因客座率下降而减少收入88.74亿元,因收益水平下降而减少收入29.26亿元。

而商旅活动近乎停滞,也同样给酒店业带来致命灾难。据头豹研究院数据,2020年酒店业平均RevPAR(每间可用客房收入)和OCC(入住率)于3月触底,数值仅为76.96元,同比下滑79%,OCC为22.83%,同比下滑53.33%。

受疫情冲击,酒店行业进一步出清,保守估计2020年关店数量达到15万家,国内酒店行业集中度进一步上升,市场份额排在前三的酒店品牌分别是首旅酒店、锦江酒店、华住集团,2019年三家包揽了中国酒店业的40.8%的市场份额。

虽然2021年初国内部分地区再次遭遇新冠疫情复发,但鉴于管控得当,疫苗研发和接种等多重防范措施得当,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清明节出行并没有引发疫情反复,今年五一出行更值得期待。

尤其是在双循环战略下,做为内循环的重要一环, 旅游 业贡献不可或缺。政策面也对行业复工予以大力支持。

早在2020年1月26日被暂停的团队 旅游 和“机票+酒店” 旅游 产品,在去年经过分阶段松绑后,2021年已经对景区、剧院、 娱乐 场所接待量全面解禁。

政策上松绑,让 旅游 业大展拳脚的机会再次来临。恰逢国家鼓励内循环、大消费的契机,早年的吸金行业房地产已经被四面围堵, 旅游 业大有可为。

虽然受制于疫情,2020年 旅游 业投并购仍然在持续。据企查查大数据研究院发布了《近十年 旅游 行业投融资数据报告》显示,88起与 旅游 行业相关的投融资事件,涉及金额360亿元。

尽管疫情对 旅游 业造成近乎灭顶之灾,但资本对优质项目的向往,以及对行业复苏和广阔发展前景依然报以信心。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去年融资达百万级的 旅游 项目有8个,千万级 旅游 项目有28个,过亿的 旅游 项目有37个。其中,民宿租赁平台Airbnb(爱彼迎)连获两次10亿美元债券融资,可谓满贯赢家。

Airbnb成立于2008年,总部设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市,是一个旅行房屋租赁社区, 旅游 还好者可以通过该平台选择空房租住。谈及爱彼迎的商业模式,可以说是迎合了 旅游 业未来发展趋势。

据Airbnb数据显示,2021年五一,与2020年相比,“农家乐”、“乡村小屋”房源的搜索数据增长9倍以上;“客栈”的搜索量为去年同期的17倍以上。

农家乐、乡村小屋既代表了回归自然,意味着下沉市场,这个 旅游 目在广受欢迎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代表了 旅游 业下沉趋势。

据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每次出游花费870.25元,下降18.1%;农村居民人均每次出游花费530.47元,下降16.4%,2020年下沉市场下滑态势要明显小于城镇市场,表明下沉市场的 旅游 商机亟待发掘。

随着五一临近,二级市场 旅游 板块再次开始升温。参照2020年五一、十一长假 旅游 板块跑赢沪深300的例子,今年五一或将再次翻身,若疫情不再像年初那样在区域爆发, 旅游 股则有可能延续高景气度。

截至4月15日收盘,板块领涨的是华闻集团,公司业务主要为以景区、园区为重点的文旅业务,以及车联网业务、广播广告业务等。公司股价近60日(截至4月15日)已经上涨60.89%,俨然是冉冉升起的一颗明日之星。

以景区类业务为主的国有控股上市企业桂林 旅游 最近三日股价强势拉起,4月13日更是涨停,截至发稿当日也取得小幅回升。

广西历来是国内 旅游 打卡圣地,景色和饮食为人称道,借着五一长假,桂林 旅游 也将持续回温。

撰稿:李莹

2020年作为旅游史上最糟糕的一年,这一年的旅游业究竟有多惨淡?

 2020年如果让旅游人来总结,那就是三个字:“太难了”。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全球旅游业收入损失1.3万亿美元,是旅游业历史上最糟糕的年份。这一损失相当于上海去年全年GDP的2.12倍,是北京的2.33倍。

中国也是如此,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2020年国内游收入减少1.18万亿元,同比出现罕见的负增长,为-20.6%。在此背景下,旅游业上市公司去年的业绩普遍陷入亏损的困境,长白山、峨眉山A、黄山旅游等无一幸免全部预亏几千万元,整个旅游板块2020年在资本市场的走势可以用惨淡来形容,跌多涨少,有一些甚至创了史上新低。

创业公司也不好过,一些坚持不下去的不得不选择倒闭关门。

而对于旅游人而言,过去这一年不堪回首,有些人默默踏上改行的新道路;另一些人则在苦苦煎熬,等待黎明的来临。

跌落谷底

“希望有个行业能接纳我”

碧绿的海水和蓝天浑为一体,清歌坐在一棵椰子树下,静静望着不远处玩沙的父母和小侄子。这个春节对他来说是安逸的,终于有时间带着父母来到海南西北部的一个小岛,在亲戚的大别墅里过个团圆年。

偶尔清歌心中也会闪过一丝忧虑。今年50岁的他做境外导游20年,经历过早期开拓韩国、新马泰等地市场的出境游鼎盛期,也远赴澳洲、美国带团。对于2020年,他的评价是“很失落”。

图/视觉中国

作为出境游导游,清歌的收入与带团直接挂钩,然而2020年他一个出国旅游团都没带出去过,收入可想而知。往年收入10万元左右的清歌,去年一整年只有几千元进账,他很无奈,也很恐惧。悲哀的是,清歌同时挂职在好几家公司,五险一金是自己交,现在虽然名义上他已经算失业了,却领不到失业保险金。

一些看不到未来的同行们已经纷纷转型,清歌说,他们中有不少人转行去卖保险了,一方面疫情让大家的健康意识进一步增强了;另一方面也能把多年积累的人脉资源变现。多年与人打交道的清歌不太喜欢卖保险,觉得心累,加上身上没有房贷车贷的压力,他决定给自己放个假,休息一下。

不过,闲久了也容易出毛病,最终清歌选择加入京东旗下几家社交电商平台,他觉得这是风口上的行业,应该能有发展空间,没想到由于缺乏推广经验,他的收益一直平平,一个月只有95元,连饭钱都不够。

最终不得已,清歌又选择去朋友的汽车陪练公司做教练,两个月后却因与学员发生矛盾而辞职。

“哪怕三四十岁都有转型的希望,但我已经50岁了,很多行业都有年龄限制,我现在唯一的希望是有个行业能接纳我,融进去。”他自言自语地说道,“但这个希望太渺茫了。”

过去一年最惨的境外游可以说几近停摆。曾获得知名机构投资,刚实现盈利的一家境外游公司也遭受重创,其创始人向海阳透露,一年两轮大裁员后,公司七百多人只剩下七八十人,留存率只有10%,九成的员工都走了。

向海阳不是没有挣扎过,他曾在2020年5月转型做海外购业务,让海外导游帮平台选货,但发现这些品牌在中国知名度不高,要打开市场必须砸钱,公司当务之急是找到一头“现金牛”,两个月后便叫停新项目。

如今,向海阳的公司已经找不到钱了。“2020年我最大的感触是,当公司处于逆境时,要获得资金特别艰难。”为了维持公司运转,向海阳不拿一分钱工资,还自掏1000多万元贴补。

同样自掏七八百万元的还有6人游创始人贾建强。他头脑还算清醒,2020年二三月最惨的时候,有朋友建议他去生产暴利的口罩,或者把账面资金抽去炒股来挽救危机,贾建强觉得“不适合我们”,最终放弃了。

与之相反,麦淘亲子创始人谢震不介意跨界,这家主打国内外亲子游和线下素质教育的公司也受到挫败,“病急乱投医”时谢震甚至卖过草莓,结果物流把控不力,到货时几乎都烂了,2周后赶紧停了项目。

谢震曾考虑转型线上教育,然而最终也被现实打败了,素质教育非刚需课程,家长们的课程续费意愿很低,他不得不找其他的转型法子。

重燃星火

“休息一两天都没办法”

旅游人2020年这一年并不是全部都是悲惨时刻,年中他们曾看到过希望,暑假游出现小高峰,十一国庆游再创新高。文旅部数据显示,2020年五一、端午假期的国内游客数,同比2019年恢复59%、51%,十一假期则攀到81%。这让旅游人高兴坏了,他们觉得好日子终于要回来了。

那段时间,西北汉子张鹤川就忙坏了。他是一名包车导游,负责青甘一带三五人小团定制游,最短的是青海湖一日游,最长的有连接河西走廊和青海北部的青甘大环线10日游。

由于气候原因,大西北吃的是季节性旅游红利,往年张鹤川从5月跑到9月下旬,哪知道去年在国外游低迷的背景下,西北游彻底爆火。去年6月下旬青甘开放后,他一直拉到11月中旬,“去年生意比以前好,以前每年净挣六七万元,去年是八九万元,到今年1月大环线都有人报名,还有人咨询3月的订单,我说那时零下十几度好多景区不开,你们还是四五月再来。”

八九月是张鹤川最忙的时候,他经常一出门就是八天,每天早上6点就得起床,一直要忙到晚上10、11点才能睡觉。“我实在受不了了,媳妇说你回来休息一两天,哪怕一天也行,可是转眼回头客就给我打电话,没办法休息。”

十月的火爆程度更是惊到了从业六七年的张鹤川,“那时只要是车,就有人包,好多旅行社不敢接活,因为找不到车怕被投诉,索性关了在各大网站上的订单通道。”

不仅在西北,这场火爆还延续到全国其他地方。海南导游赵铁锤透露,六七月逐渐有人来,八九月是个高峰,比往年同期生意都好,10月下旬又迎来一个小高峰。

主打广东地区高端旅行社的寻路记创始人陈旭也得到了喘息,他透露七八月广东高端民宿满房率高达80%,帮客人预订得提前两周,周末房甚至要提前一个月。

庆幸的是,水深火热中的旅游公司创始人们也找到了新方向。

8月停掉海外购业务后,向海阳上线了类似免税店的业务,虽然是跨界尝试,但面对的用户还是原来的境外游客户,与用户需求也匹配,加上合作的是央企,有货源品控保障。这一次终于有了收入,收获了正向现金流。

贾建强转做国内游后,收入能养活起团队,他打算先保证一年资金储备。接下来,他准备把农场项目开到上海、深圳、成都去,再把云南、贵州这些西部城市再深挖一下。

谢震则在一次无心插柳的直播中,找到度假酒店直播销售的“现金牛”。“发现与外界相对隔绝的房车、别墅销售不错,准备先做100家,没想到第三家酒店就卖出100万元,当月就恢复了正向现金流。”

如果顺着探路,旅游人很快便能找到出口,然而他们高兴的时间太短暂了,年底原本是旅游业的又一个旺季,他们对一年一度的春运寄予厚望,却被泼了一盆冷水,寒意扑面而来。

等待黎明

“争取抗的久一点”

12月底,气氛再次紧张起来,一直持续至今。由于临近春运,各地大多发出倡导就地过年的提议,一些地方还给予了补贴,并配合相应的往返隔离政策。

旅游人又一次被打懵了。

陈旭回忆说,往年高端客户喜欢去日本、韩国滑雪,今年他们想着在国内找一些可以替代的产品,七八月跑到吉林长白山踩线,设计出不少滑雪产品。结果12月东北多地出现疫情,新产品也垮了。他原以为疫区集中在北方,南方尤其华南地区影响不大,没想到现实很骨感。

 

“往年11月、12月是年会季,有大量团建、公司会议的单子,但2020年生意很惨淡,去年收入和利润都下滑了30%左右,就连春节旺季也表现平平。”陈旭透露,各种政策上的不让离开,让人员的流动性大大降低,南方虽然平稳,但北方多地疫情对用户心理打击太大。

赵铁锤也嗅到这份萧条,他透露去年12月海南旅游再度平缓,“春节也不行,订单比往年少了七成,以前我们每天都是满的,今年春节一个团都没有,我去年的收入比往年少了一半。”他不着急,毕竟还有其他产业维持生计,“最惨的是新入行的年轻导游,拿到证但实操不够,不能独立带团,转行的很多。”

大浪淘金的商业法则残酷而现实。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2020年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旅游、旅行社、机票、旅行、酒店、航空、景区”的旅游相关企业共注销17.4万家。陈旭补刀说,去年年初死了一批,10月后又死了一批。

中国旅游研究院去年9月出的报告显示,预计到2020年底,中国的国内旅游收入下降52%,年内国内游客人数下降43%,但表示“对2020年下半年旅游经济比较乐观”。如今经历多次疫情复发后,恐怕真实数据会更惨淡。

小虾米难过,旅游上市公司也没能幸免。景区方面,黄山旅游、峨眉山A、长白山等无一例外提前预亏几千万元;酒店方面同样如此,就连酒店老大锦江酒店都发公告称,2020年净利润骤减,预计扣非净利润将亏损6.3亿元到6.8亿元。旅行社方面,众信旅游、中青旅等都给出2020年亏损的业绩预告,境外游占比较高的众信旅游更惨,预计2020年归母净亏损13亿-15亿元。

千亿巨头上海机场日子也不好过,2020年预亏12.1亿元到12.9亿元;航空公司方面更是惨淡,2020年中国国航预计亏损135亿元到155亿元,南方航空预计亏损79亿元到108亿元,东方航空亏98亿元到125亿元,海南航空更是创了A股的亏损纪录,预亏580亿元到650亿元。

所有上市公司中,中国国旅是为数不多的幸运儿,作为全国唯一一家拥有全牌照的免税企业,它抓住下半年海南离岛免税新政的机遇,去年实现高达61亿元的归股净利润,同比增长32%。值得玩味的是,去年年中为突出免税业务,中国国旅还特地改名为“中国中免”,不过这种举措不是其他旅游企业可以效仿的。

更多旅游人在为黑夜后的黎明“磨刀”。

贾建强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我已经做了七年了,实在不行自己再掏七八百万,可能公司会扛得更久一点,如果全球不能在2021年大面积恢复,我们也争取扛到2021年底。”

向海阳发现做事没有以前那么急迫了,“对结果没有那么高的预期,也不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语气里透着“打不死的小强”那般倔强和平静。经历过低谷的他有时会想,“我们最终能赢吗?”

谢震感觉自己有了新的成长。比如以前外地分公司业绩不好,会顾虑关掉会被唱衰,但去年达不到业绩标准就马上关掉。如今他还活跃在三亚的各个酒店直播间,“以前没想过和尝试的,去年都做了,疫情让我们不得不改变。”

清歌也有了新的人生规划——打算过完年回北京开网约车。年前为了买辆符合标准的网约车,他卖掉11年的爱车,又刷了5万元信用卡,凑够7万元首付,分期2年买了14万元的新车。“天天唉声叹气没有意义,怎么过都是一年,还是得开开心心的。”

他没忘记奋斗20年的境外游生意。“仗剑走天涯,表面光鲜亮丽,实际压力很大,看着门槛低,但要求很专业,我为我们这一行人感到挺自豪。”

旅游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旅行社数量持续增长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尽管2020年以来疫情对于旅游行业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但是中国旅行社数量从2019年的不到3.9万家,持续增长至2021年的4.24万家,较2020年增长4.3%。

中国旅行社从业人员数量持续下降

和旅行社数量不断增长不同,2019-2021年中国旅行社从业人员数量不断下降,从2019年的41.59万人下降至2021年的27.88万人,2021年较2020年下降13.55%。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人次同比增长12.8%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人次为32.46亿,同比增长12.8%,但是依然远低于疫情前2019年的59.01亿,仅恢复至2019年的54.0%。2021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23.42亿人次,增长13.4%;农村居民国内旅游9.04亿人次,增长11.1%。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消费增长31%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消费收入为2.92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1.0%,但是远低于2019年的5.73万亿元。2021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总消费2.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1.6%;农村居民旅游总消费0.55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28.4%。

2021年中国在线旅游交易额达1.47万亿元

根据Fastdata极数数据,2021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开始复苏,2021年全年交易额为1.47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4.9%,但是依然没有恢复至2019年的水平。

综上所述,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旅行社数量不降反增,但是旅行社从业人员持续下降。从2021年国内旅游总人次和总消费等数据看,行业出现复苏迹象。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人次为32.46亿,同比增长12.8%;旅游总消费达到2.92万亿,同比增长31.0%;在线旅游交易额达到1.47万亿,同比增长34.9%。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一带一路概念股龙头有哪些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概念股龙头有哪些呢?本文是我整理一带一路概念股龙头的资料,仅供参考。

一带一路概念股龙头

一、交通运输行业一带一路概念股龙头股推荐

“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对交通运输行业科学发展、开放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这其中,国内的交通基础设施会进一步完善,另外连接各港口和铁路的设施也会得到重大的投资,交通运输行业,在”一带一路“中起到了基础和支撑的作用,以下为交通运输方面的概念股:珠海港(000507)、盐田港(000088)、宁波海运(600798)、南方航空(600029)

二、工程机械行业以及一带一路概念股龙头股推荐

“一带一路“同样为当地工程机械企业带来了良机,不管是整台机械出口,或是海外工程承包需要的工程建设基础设施,中国工程机械都占有很大的优势。以下为工程机械行业方面的概念股:徐工机械(000425)、北方股份(600262)、山推股份(000680)、振华重工(600320)

三、工程基建行业以及一带一路概念股龙头股推荐

加强“一带一路“的建设,就需要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建设,这是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内容。这些战略将具体化为道路、铁路、航运等基础设施领域的联通项目,这将为中国承包工程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以下为工程基建行业方面的概念股:中国中铁(601390)、中国交建(601800)、上海建工(600170)、中国铁建(601186)

四、建筑建材行业,一带一路概念股龙头股推荐

“一带一路“需要进行工程基建建设,其中少不了建筑建材,例如一些水泥、熟料、石灰石、高速线材、螺纹钢等等建筑材料,都将进入迫切需求的阶段。以下为建筑建材行业方面的概念股:八一钢铁(600581)、达刚路机(300103)、中材国际(600970)、秦岭水泥(600217)

五、消费旅游行业,一带一路概念股有哪些

丝绸之路经济带也是丝绸之路旅游带,发展旅游业将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切入点,为区域一体化合作提供最直接的契机。另外,中央领导近期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消费是经济增长重要“引擎”,是我国发展巨大潜力所在;会议要求重点推进六大领域消费,其中之一便是升级旅游休闲消费,这成为旅游板块近期一大利好。以下为消费旅游行业方面的概念股:西安旅游(000610)、中国国旅(601888)、曲江文旅(600706)、桂林旅游(000978)

一带一路概念股龙头一览

基建工程承包:中工国际(002051)、中国交建(601800)、中国铁建(601186)、中国中铁(601390)、中国建筑(601668)、中材国际(600970)、中钢国际(000928)等。

机械出口:工股份、达刚路机(300103)、柳工等。

电力设备与通信设备:企业如平高电气(600312)、大连电瓷(002606)、特变电工(600089)、中国西电(601179)、中天科技(600522)、通光线缆(300265)、中兴通讯(000063)等

能源开发公司及油气设备:中色股份(000758)、天富能源(600509)、新疆浩源(002700)、广汇能源(600256)、首航节能(002665)、安控科技(300370)、江钻股份、杰瑞股份(002353)、玉龙股份(601028)、久立特材(002318)。

高端设备的出口,特别是具有技术优势的高铁、核电企业:中国中车(601766)、上海电气(601727)、东方电气(600875)、江苏神通(002438)、中电环保(300172)。

什么是“一带一路”概念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 文化 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路一带概念股龙头一览

策略荀玉根:“丝”路决定出路——战略高度理解丝路及中国版马歇尔计划

1、丝绸搜索之路(一带一路)是重大国家战略。因为APEC会议和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市场再次高度关注丝路(一带一路)主题。我们从2月开始连续发布3篇研究 报告 、1次实地调研,其实13年4季度我们就开始研究了,因为我们当时就认为这是个大事件。13年9月首次重提丝路建设后,习李海外出访中不断推进此设想。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4年政府 工作报告 中均明确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在WTO红利减弱、TPP和TTIP遇阻的国际背景下,丝路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新 渠道 ,是经济转型、消化产能的重要载体。实际上,过去几年美国、日本、俄罗斯都提出了自己的丝绸之路建设计划,中国推进此战略的紧迫性非常强,这不仅仅是经济意义。丝绸之路经济带,广义上包括西北五省和西南四省市,立足推进中国与中亚经贸合作。海上丝绸之路以东南沿海省份为窗口,深化中国与东盟合作。

2、丝路可行性很强,已经在推进。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出不出无关紧要,丝路本身就具备此功效。“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能源储备丰富,但制造业落后,多数处于工业化早期、中期,这与中国形成强烈的互补,因此经济上的合作、互惠性很强。从13年9月来习李多次出访中西亚、欧洲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设想到5月中国承办的亚信峰会上开闭幕均是丝路表演,此规划已经得到很多国家的共识。中国也在积极准备,交通运输部、能源局及相关省份均出台了相关规划 措施 。尤其是3-5月新疆动作频繁,这也是我们当时密集、极力推荐此主题尤其是新疆板块的核心理由。展望未来,APEC会议参会国很多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重叠,这又是一次各国深入交流、推进合作的机遇。中国的“一带一路”规划年内推出概率上升。

3、丝路辐射多个区域、产业。丝路建设的核心是互通互惠,中国输出制造业,如基建、高铁、电网、通信等,引入油气,并不断深化贸易往来及经济合作等。丝绸之路经济带面向中亚,新疆是桥头堡,油气产业是先锋,对内有助西部大发展,平衡区域发展。海上丝绸之路面向东盟,广西有望作为门户。四类产业将从中获利:第一,基建类,“一带一路”沿途国家基础建设差,建筑、高铁、电力设备均受益,建筑首当其冲;第二,油气产业链,中国与中亚油气合作利好油气钻采、服务等;第三,交运油气是港口运输;第四,旅游业,丝路建设带动相关区域旅游业发展。相关公司如中工国际、中材国际、新疆城建、西部建设、准油股份、杰瑞股份、北部港湾、五洲交通、曲江文旅等。

建筑赵健:中盘、大盘海外工程股受益,重点推荐一带一路龙头中工国际有海外业务的建筑公司作为“一带一路”政策的具体承载主体,将显著受益于政策的具体推行。我们认为,央企及其下属公司在国内信贷获取及海外 市场营销 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其竞争力显著强于地方国企及民企,因此为重点配置目标。

中盘相关个股为:中工国际、中材国际、北方国际及港股的中国机械工程,四只个股海外业务占比都很高,最低的中材国际也达到74%。从模式上来说,中工、北方和机械工程均属于窗口型公司,在国外接订单,分包给国内建筑上,一方面可以获得海外业主良好的付款条件(中方信贷),另一方面,可以占用分包商的资金,因此盈利能力较高的同时现金流较好。中盘个股首推竞争力强劲的中工国际。

大盘相关个股为:中国交建、两铁和中国电建、葛洲坝。交建海外业务占比为17%,葛洲坝19%,两铁在4-5%。相对中盘个股,大盘股的海外占比较低,但与基建领域紧密相关,流通市值也并不大,从业务相关角度首推中国交建。

交运姜明:“一路一带”交运相关标的分为三类:港口、航运、陆运

1、 港口:海上丝绸之路原则上覆盖了中国大多数沿海港口,我们认为在对外贸易有望提速的大背景下,背靠较强腹地经济的港口依旧会“强者自强”,相关标的包括长三角经济带的上港集团、宁波港,而10月31日交通部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 实施方案 中明确提到“放开港口竞争性环节收费”,上港和宁波港区位优势最为明显,未来上调费率的空间最为充分。另外,北部湾港是毗邻东盟的港口群,2013年底上市公司刚刚完成钦州、北海、防城三港的整合,目前的瓶颈在于区位经济较为落后、基建设施能力不足,港区很大程度承担了西南货物通往海外的“换装港”(非干线港),随着我国同东盟国家贸易量的持续增长,北部湾港未来的空间巨大。最后我们想强调的一个标的是重庆港九,重庆是西南最重要的门户港口,仔细梳理我们能发现该区域不乏投资亮点,包括1)长期受益于中央长江经济带战略,交通部对江海联运型船舶的推广将使更多货物选择长江水路运输;2)欧亚大陆桥—渝新欧铁路未来连通果园新港区(定增项目);3)重庆是跨境电商试点五大口岸之一,配合渝新欧铁路的贯穿效应,跨境贸易量有望提速。重庆港九近期股价表现弱于“一路一带”概念下的 其它 港口,目前总市值仅有41亿,值得关注。

2、 航运:海运是承载进出口货物流动的载体,行业短期的供需格局并未有明显的变化,但随着未来“一路一带”策略的具体落实,中国将承担更多基建设施和资源类产品的海运物流,而交通部关于《国务院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方案中也提到“支持海运企业与货主、贸易商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和相互约束机制,提高原油、铁矿石、液化天然气、煤炭、粮食等重点物资的承运保障能力”,因此,受益的标的主要是负责基建、资源类的大宗货航运标的,具体包括招商轮船、中海发展、中国远洋和中远航运。

3、 陆运:毗邻东盟的广西五洲交通。

机械龙华:三类机械设备受益

三亚、北海等多个热门旅游目的地遭疫情突袭!旅游板块如何了?

三亚、北海等多个热门旅游目的地遭疫情突袭!旅游板块如何首先是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其次就是旅游行业板块的股票价格下降,再者就是旅游行业在不断的吸引游客,另外就是部分的旅游行业地区被封控了,然后就是旅游的人群减少了。需要从以下五方面来阐述分析三亚、北海等多个热门旅游目的地遭疫情突袭!旅游板块如何了。

一、受到了疫情的影响 

首先就是受到了疫情的影响 ,对于疫情而言由于渗透性很强所以很多的旅游行业都收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样子对于旅游行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可以使得一些旅游行业的经济收入受到重创。

二、旅游行业板块的股票价格下降 

其次就是旅游行业板块的股票价格下降 ,对于旅游行业人的股票价格而言现在面临下降的趋势,所以旅游行业自身的一个发展状态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分析处理的, 投资和应该理性进行买入和卖出。

三、旅游行业在不断的吸引游客 

再者就是旅游行业在不断的吸引游客 ,对于很多的旅游行业而言之所以加强一些对于游客的吸引主要是为了满足一些发展的需求,可以使得旅游行业的热度不会下降那么快,这样子有利于长期的发展。

四、部分的旅游行业地区被封控了 

另外就是旅游行业在不断的吸引游客 ,之所以部分的旅游行业会被封控就是因为这些行业处于一个危险的地区,如果没有进行封控那么是非常不利的,会使得一些疫情存在外溢的风险。

五、旅游的人群减少了

还有就是旅游的人群减少了,对于很多想要旅游的人群而言他们在计划对应的旅游目的地的时候会主动将一些有疫情地方撤销掉,这样子有利于保证自身的安全状态。

旅游行业应该做到的注意事项:

应该加强多渠道的建设,并且主动加强一些方面的合作,同时需要加强多渠道的宣传,还应该主动让游客做好防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