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官方称恢复跨省团队旅游,是怎么回事?

7月14日晚间,文旅部官网发布了《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推进旅游企业扩大复工复业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称,恢复跨省(区、市)团队旅游。

根据通知,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经当地省(区、市)党委、政府同意后,可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跨省(区、市)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中、高风险地区不得开展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出入境旅游业务暂不恢复。

通知还要求,调整旅游景区限量措施。旅游景区要继续贯彻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接待游客量由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的30%调至50%。在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开放旅游景区室内场所。

扩展资料

旅游消费正在复苏:

根据文旅部数据,5月1日至5日,全国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累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5.6亿元,全国未发生重大涉旅安全事故。6月25日至27日,全国累计接待国内游客4880.9万人次,累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22.8亿元,未发生重大涉旅安全事故和重大投诉案件。

从五一节、端午节这两个小长假的数据来看,虽然旅游市场未出现“报复性“消费,但人们的出行需求依然存在,旅游消费正在复苏,旅游信心也在逐步提升。

参考资料来源:澎湃新闻-重磅通知:跨省团队旅游恢复!旅游从业者直呼“守得云开见月明”!

二、我想去旅游,跟团走,两个人大约多少费用呢?

怎么也得准备一万块钱吧,除去跟团的费用,出去花钱可是挡不住的,卖纪念品,还有的门票不包括在报名的费用里,到时还得掏钱。到了云南得上雪山、坐索道,到了海南潜水、看人妖、吃海鲜。。。好多项目都是要自己掏钱的,总觉得大老远的去了,总不能留下遗憾吧。 两个地方我都去过,差不多就这些。

三、问一下跟团旅行的费用是怎么算的

我就是旅行社的,你所说的费用,得看你报的是什么样的团,行程里面是怎么写的,有些团是一价全包的,如果你自己不买东西,不需要额外的服务,比如境外的电话,小费等,那就没什么花费了。

但是有些团就不是这样了,比如,马尔代夫这样的海岛,有的岛只含早餐,那其它的餐你就要自费了,或者有些行程中,某一天是自由活动,一般餐食都要自理了。

另外,一些国内或者港澳的团费只有1000多,用脚趾头想想,机票钱都不够,旅行社是傻子吗?这种团,导游死也要让你买东西的,你不带钱,那他只好让你死了~!

总之,你的花费,要看你选择的行程中,是如何约定的,要问清楚,不建议报特别便宜的团,旅行行体验不会好的~!

当然,你要是觉得无所谓,只要跟别人说起,我去过哪哪哪,就觉得很牛了,那就另当别论了~

四、跟团旅游多少钱一个人

那要看你的目的地是哪里了,去的时间是多久?省内的一般不会玩得太久,往返也就1-2天有的当天就返回,价钱几百块。省外的一般玩个4-5天,费用大概2-3千,便宜的1千多也有。费用也因不同的旅行社各有差异,具体可以咨询当地的旅行社。我之前跟过的团是这样的,跟团费用一般包括往返车费、机票费,住宿伙食费,景点门票等等。我的旅行是华东5市6天5晚豪华游(南宁出发),费用3000.因为是豪华游整个团就5个人,我和我的朋友还有另外3个是在南宁留学的外国留学生。一样的目的地同一个旅行社也有几档不同的价钱,但是价钱便宜的团人会很多,十几二十个人一个团很正常。

五、跨省团队游重启 文旅市场振兴注入“强心剂”

时隔近半年,跨省团队游终于重启,为文旅市场振兴注入“强心剂”。

继北京再度将应急响应级别调至三级后,7月20日,北京文旅局宣布恢复跨省跟团游。截至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山东等14个省份宣布开放跨省游。受到利好政策的影响, 旅游 企业的跨省游产品也迅速恢复,一些线下门店陆续恢复营业,各平台搜索量也再度攀升。

旅行社、 旅游 平台率先提振

根据文化和 旅游 部7月14日晚发布的《文化和 旅游 部办公厅关于推进 旅游 企业扩大复工复业有关事项的通知》和《旅行社有序恢复经营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可恢复旅行社及在线 旅游 企业经营跨省团队 旅游 及“机票+酒店”业务。

携程集团数据显示,自15日起,部分跨省团队游和“机票+酒店”产品一上线就几乎被“秒光”,凸显消费者“求放飞”的心情迫切需要得到释放。携程预计,今年上半年约“积压”了10亿人次的出游需求有待释放;该平台上88%的用户在今年有跨省 旅游 意愿,有70%的用户称期待在跨境团队游恢复后尽快出游。

7月20日,北京宣布恢复跨省跟团游之后,携程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北京游客搜索 旅游 产品的1小时瞬时搜索量环比增长了200%以上;飞猪平台上,跨省 旅游 商品数同比去年增长114%;进出港机票方面,去哪儿网数据显示,北京宣布应急响应级别“降级”后搜索量较前一日同时段相比也增长7倍。

携程、春秋、驴妈妈、同程、去哪儿、飞猪等 旅游 企业或平台也在积极筹备,根据各地疫情防控要求有序上线相关产品。去哪儿网总裁勾志鹏介绍,暑期游热度目前已回升至去年八成。随着北京跨省跟团游的恢复,国内大部分景区、酒店、交通等 旅游 产品将再度升温。

中国 旅游 研究院院长戴斌说,最新调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我国居民出游意愿为80.22%,同比恢复九成左右。随着国内跨省游逐步放开, 旅游 消费和出游意愿将会进一步明显增长。

携程集团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坦言,一般来说,旅行社的收入构成中,出境游占比为50%,跨省游占比为40%,短途游仅占10%。此前,各地旅行社逐步恢复以本地游为特征的短途业务,但仍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跨省团队游及“机+酒”业务恢复为文旅市场振兴注入“强心剂”。据了解,自7月15日起,携程旗下7000多家门店大部分全线复工复产,开业率大增。

酒店、航空、景区等“应声而动”

正值暑期,也是传统的 旅游 旺季。根据中国 旅游 研究院、携程集团等统计,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7月至8月的暑期 旅游 季以全年约六分之一的时间,实现出游人次占全年出游人次的五分之一左右。上海 财经 大学教授何建民分析,跨省团队游重启将加快推进 旅游 休闲的生活性消费与 旅游 会展的生产性消费齐头并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酒店、交通、景区等多个 旅游 细分市场应声而动。华住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跨省游逐步放开意味着我国 旅游 市场的全面重启,休闲 旅游 及商务旅行市场将更快复苏,酒店业务也将持续回暖。7月中旬该集团旗下酒店入住率明显增长,已恢复至80%以上。

同程艺龙数据显示,7月15日同程艺龙平台上国内酒店创建间夜量同比增长超过了30%,创疫情暴发以来新高,最近一周国内酒店创建间夜同比增长稳定在20%以上,保持着强劲复苏势头。

春秋航空今年5月初起开通了47条国内航线,进入7月又新开通28条国内航线。相关负责人介绍,跨省团队游和“机+酒”产品的恢复对航空市场产生利好。

伴随跨省团队游恢复,国内景区接待游客量由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的30%调至50%。美团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周开始进入出游预订高峰期,一些热门限流博展馆和水乐园的门票将上演“一票难求”,至8月初将达到预订峰值。

旅企应在转型升级中构建核心竞争力

但市场能否出现大的变化,业内人士表示仍需观察。中青旅遨游认为,跨省游的开放一定会对暑期市场带来促进的作用,将有力地带动 旅游 业的进一步复苏,但是否会存在报复性反弹还需要进一步观察。戴斌也认为,当前市场恢复需要有一个过程。如果疫情防控不出现大的反复,相信到“十一”整个市场就可能会恢复到去年同期的水平。

业界分析,自1月下旬团队游暂停至今已有近半年时间,人们的 旅游 消费习惯已发生改变。 旅游 业正面临疫情防控常态化、消费需求品质提升、文化和 旅游 深度融合、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多期叠加。各省市、各市场主体应顺应需求变化,推进 旅游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从业界反馈看,首先,人们对出游安全性、私密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中国 旅游 研究院数据显示,在不久前的端午假期,全国有81.7%的受访游客预约 旅游 ,比重较今年“五一”假期又有提升。同程国旅境内游首席执行官周中伟预计,跨省团队 旅游 的恢复将推高定制产品需求,人们对高品质小团需求更大。

“旅行社为游客提供定制服务,帮助游客完成行程中机票、酒店、景区的等相关环节预订预约,以团队游的价格为游客带来实惠;但游客实际出行过程中,又主要以自由行的形式更自主悠闲地完成 旅游 行程。这样的‘ 旅游 远程管家’或将成为旅行社转型发展的方向之一。”一位资深旅行社区域负责人分析。

其次,今年亲子团队游、研学游客群体表现将相对谨慎一些。携程面向其用户的最新调查显示,影响游客跨省游意愿的关键因素中,有74.6%的用户选择了“一些省市倡导广大师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出省”。

再次,与往年暑期长线游占比更高不同,今年“本地人游本地”为特色的近程 旅游 仍然是暑期 旅游 市场重要组成部分。戴斌说,今年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和端午节四个假日 旅游 市场的数据显示,游客更愿意以自驾的方式和家人一起,去欣赏近程的风景,去体验日常生活的美好,这其中就有很多商机。

戴斌指出, 旅游 企业应加强 科技 应用和文化创意,在转型升级中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若旅行社还是走传统线路、甚至不合理低价销售模式,靠游客的自费项目和购物返佣,甚至和商家串通搞强迫消费和欺诈消费的话,会被市场无情淘汰。”

与此同时,疫情防控仍不容忽视。何建民提醒,各地恢复跨省团队游,要做好防控设施与能力的充分储备;企业、游客、社区等要遵循科学和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