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维护旅游消费者权益

维护旅游消费者权益要制定和完善旅游法律法规;加强行政执法的力度;构建政府支持系统,加强政府监督

一、制定和完善旅游法律法规

首先要制定旅游基本法,旅游基本法是旅游法律规范体系中的“宪法”,它处于主导地位,具有权威性,它规范旅游经营行为,具体规定旅游消费者的权利,对其基本权利予以特别保护,因此是必不可少的。

同时,在旅游法的指导下制定包内含旅游六要素以及相关市场管理等方面的细分法律,形成完整独立的旅游法律体系,为旅游者保护自己的权益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规范旅游合同制度,旅游经营者提供的旅游合同有利于旅游消费者这一方。

二、加强行政执法的力度

要完善监督管理体制,加大执法经费的投入,加强对旅游经营者、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大力发挥旅游监察、纪检部门的执法功能,是旅游执法工作落实到实处,同时加大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进一步增强法治观念、增强服务意识、诉讼意识、证据意识、程序意识等,提高整体执法队伍的素质,促进旅游行政执法水平的提高。

三、构建政府支持系统,加强政府监督

构建旅游企业信用机制,积极引导旅游经营企业加强自律建设,形成约束旅游企业信用活动和信用关系的行为规则。完善旅游信息发布制度,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该负责旅游信息的发布,是旅游者充分、及时了解旅游市场最新信息和价。

旅游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权

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简称为自主选择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

2、有权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

3、有权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4、在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二、我国关于保障旅游者和旅行社的合法权益有哪些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

《关于颁发旅游行业工人技术等级标准的通知》

《设立外商控股、外商独资旅行社暂行规定》

国务院关于修改《旅行社管理条例》的决定

《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

《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

《旅客进出境行李物品分类表》

《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

《旅行社质量保证金赔偿暂行办法》

《护照申请审批规定》

《旅游投诉暂行规定》

《关于严格禁止在旅游业务中私自收授回扣和收取小费的规定》

《旅行社经理资格认证管理规定》

《导游人员管理暂行规定》

《旅行社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我国有关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很多,除了<宪法>、<民法通则)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这些基本法以外,还有大量的部门法,包括产品质量、市场管理、物价、广告、商标、标准化、医药卫生、邮电通讯、运输、旅游、环境保护、农业生产资料等方面。主要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1989年)及其<实施条例>(1992年)、(1985年)及其(实施细则)(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1994年)、(1984年)及其<实施办法>(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1986年)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1993年修订)及其<实施细则>(1993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1986年)及其<实施细则>(1990年)等。主要法规有:<部分国产家用电器“三包”规定>(1986年)、(关于维修进口家用电器几个问题的暂行规定>(1987年)、<全国家用电子产品维修服务管理办法>、(家用电器商品维修服务工作管理办法>(1991年)、(1989年)、<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1987年)及其<实施细则>(1990年>、<火车与其他车辆碰撞和铁路路外人员伤亡事故处理暂行规定>、<国内航空运输旅客身体损害赔偿暂行规定>(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1989年)、<国务院关于化肥、农药、农膜实行专营的决定)(1988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化肥、农药、农膜经营管理的通知>(199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管理以及对其主要品种实行最高限价的通知>(1993年)等等。这些法律、法规构成的法律体系,起到了有效地保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目的。

四、目前我国旅游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哪些

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旅行社条例》、《旅行社条例实施细则》、《旅行社责任保险管理办法》、《边境旅游暂行管理办法》、《导游人员管理条例》、《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旅游投诉暂行规定》。

规范旅游者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等。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的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

旅游交通运输方面的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国民航旅客、行李国际运输规则》、《铁路旅客运输损害赔偿规定》等。旅游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是为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

旅游法调整旅游活动领域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即以旅游法律关系为调整对象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狭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和其他调整旅游活动中各种法律关系的有关法律、法规,也包括国务院及旅游主管部门制定颁布的单行旅游行政法规 和部门规章 。

旅游法概念,既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也包括地方的法规;既包括本国制定的法律、法规,也包括经我国政府签署、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国际条约、国际协定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五、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的主要法律依据是什么

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的主要法律依据是旅游法、民法典、合同法、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于2013年4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历经2016年、2018年两次修正。

该法共十章节一百一十二条。

六、旅游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法律分析:目前我国旅游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旅行社条例》、《旅行社条例实施细则》、《旅行社责任保险管理办法》、《边境旅游暂行管理办法》、《导游人员管理条例》、《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旅游投诉暂行规定》。规范旅游者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等。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的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旅游交通运输方面的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国民航旅客、行李国际运输规则》、《铁路旅客运输损害赔偿规定》等。旅游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法律依据:《风景名胜区条例》

第二十四条 风景名胜区内的景观和自然环境,应当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严格保护,不得破坏或者随意改变。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的各项管理制度。风景名胜区内的居民和游览者应当保护风景名胜区的景物、水体、林草植被、野生动物和各项设施。

第二十五条 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当对风景名胜区内的重要景观进行调查、鉴定,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第二十六条 在风景名胜区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一)开山、采石、开矿、开荒、修坟立碑等破坏景观、植被和地形地貌的活动;(二)修建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设施;(三)在景物或者设施上刻划、涂污;(四)乱扔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