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国经常会遇到强制消费,如果被强制消费该怎么办?

互联网时代,“代购”一词几乎遍及各处,比如朋友圈、网页广告等。实际上,还有一种代购,是被大部分人所忽视的,那就是身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们。

有调查显示,出国留学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表示“曾经被要求在国外代购商品回国”,其中虽然不情愿、但又不得不购买的情形也比比皆是。

讲道理,作为出国留学的学生,如果是必要的代购,可以偶尔为之。但是对于学生来讲,并不应该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在代购上。毕竟,学生的本职工作还是学习。

可是,即便在如此的情况下,依然会有不少学生会面临亲朋好友的再三恳求,在百般推脱无果的情况下,不得不做出妥协,帮助亲朋好友代购商品。对于提出代购要求的人来说,可能只是一个需求,但是对于那些学生来说,不但费时费力,更是有着不少的风险。

首先,出国留学的学生一般都不好意思将花费算清楚,因此难免会自己支付路费等额外的费用。其次,一旦代购出现了问题,代购请求者往往不会承担后续的责任,其中的成本就要转嫁到留学生本人身上。最后,代购浪费的时间如果用在学习上,给学生带来的提升是不可估量的,这更是非常难以计算的隐形成本。更关键的是,一旦在购买的路途中发生意外,其中的风险也要由学生本人来承担,这是仅作为学生身份的留学生难以承担的。若是明言拒绝,可能从传统的角度来说,很多人会觉得没有面子,因此果断拒绝可能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那么,作为留学生来说,是否有办法能够避开不必要的麻烦呢?

首先,留学生在出国留学时切勿高调,否则难免会遇到很多需要代购的请求,与其高调宣传,不如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其次,如果遇到真的不愿意做的代购,一定要明确自己的态度,向对方表示自己拒绝的坚定态度,将界限划清楚。最后,我们还需要跟家里人讲清楚自己出国留学的意愿,以及希望将精力专注在学习上的想法,获得家里人的支持可以让你省去很多的麻烦。

最后,出国留学本就是一件提升综合素质的事情,代购也并不决然是坏事。只不过,留学时间有限,还是建议同学们把精力放在学习上。

二、旅行的时候如何避免强制购物?

第一招:团结一心

一般强迫消费的导游都是出自跟团游的低价团、老人团或者十多人左右的小团体里,这种团体一般都会配置一到两名导游,如果导游不按行程计划,把游客拉到商场或者消费购物点时,推销或者强迫游客购物,那么,这个时候可以用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就是所有人团结一心拒绝导游的行为,一般情况来说,所有“恶人”都会害怕团结的人们。

●第二招:保留证据,确保安全

通常导游都会与购物点的人联合起来,如果你不消费,还想进行举报的时候,他们就会叫出“打手”来找旅客麻烦,这时候你先要冷静地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正确的做法是尽量挑选一些便宜的商品购买,应付一下这些“打手”,在这个过程中你要偷偷使用手机录音或者拍视频,还要收好商品发票,记住购物点商铺名称等信息,保存所有被强迫购物的证据,离开购物点确保自身是安全的情况下,再报警或拨打热线电话举报。

●第三招:大声说不!

当别人“吼”你的时候,你应该更大声更严肃地“吼”回去,在不危害到自身安全时,这种对导游用“吼”声回应是最好的方法,他看你并不是那种容易被欺负的人时,也会变得胆小怕事,这种“吼”的做法也有一定效果。

●第四招:马上离开团队

如果碰到强迫游客购物的导游,基本上可以确定你这次的旅程将有可能是失败的、不完美的,那么这时候你就可以联系旅行社,要求离开团队和赔偿。

如果这次旅程是在第三方旅游平台预约的,你可以直接进入平台找客服,对旅行社进行仲裁申请,因为任何一间正规的旅行社都必须保护游客,不得强迫和欺诈游客。

导游强制游客消费,就该吊销导游证

不少人跟团旅游都遇到过被强制消费,一些旅行社表面上没有强制游客消费,但以不自费坐索道、游船就赶不上时间等借口,隐性强制消费。强制消费的套路是,旅行社通过广告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游客,或通过不合理的低价引诱游客参加旅游活动,一旦游客踏上行程就通过安排购物或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

强制消费不但危害消费者的权益,还引发诸多不稳定的因素,甚至引发违法犯罪事件,国家一直明令禁止。《旅游法》规定,旅游者有权自主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有权拒绝旅游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但一些旅行社利令智昏,仍铤而走险。因此,广大游客出游前,一定要选择有口碑、有影响力的旅游机构推出的旅行路线,不要贪小便宜,选择不靠谱的低价团。一旦遭遇消费陷阱、侵权事件,要敢于拒绝并保留好维权证据,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及时向有关部门反应。

三、旅行时有哪些强制消费项目?

关于旅游跟团过程中遇到强制消费时所遇到的几种情况作出分析:

1.关于旅游跟团过程中的强制消费一般来说主要指景区强制消费、导游强制游客消费、购物店强制游客消费。

2.选择跟团旅游时,请注意查看线路行程表中包含的内容,需要自费的项目要清楚,对于行程是否是纯玩团或者购物团要有所了解,签订合同时要看清合同条款以及备注的信息。

3.对于跟团过程中出现的强制消费问题可以先向导游问询沟通,再让导游处理,导游处理不了的就找当时报团的旅行社处理,旅行社处理不了的就直接打投诉电话找旅游局处理。最后也可根据情况提起上述等。对于游客来说要想清楚出现这件事情后自己想要的述求再根据自己的述求与旅行社等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处理。关于旅游跟团过程中遇到强制消费时所遇到的几种情况作出分析:

1.关于旅游跟团过程中的强制消费一般来说主要指景区强制消费、导游强制游客消费、购物店强制游客消费。

2.选择跟团旅游时,请注意查看线路行程表中包含的内容,需要自费的项目要清楚,对于行程是否是纯玩团或者购物团要有所了解,签订合同时要看清合同条款以及备注的信息。

3.对于跟团过程中出现的强制消费问题可以先向导游问询沟通,再让导游处理,导游处理不了的就找当时报团的旅行社处理,旅行社处理不了的就直接打投诉电话找旅游局处理。最后也可根据情况提起上述等。对于游客来说要想清楚出现这件事情后自己想要的述求再根据自己的述求与旅行社等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处理。

四、外国旅游是不是非得强制买东西

国外旅游没有强制购物的规定,也就是中国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游,因为价位较低,找不到正规的地接社,才出现强制购物的现象,建议选择自由行,最起码自己的钱会花在明处上。

五、在国外旅游被强制消费怎么办?

一、出门旅游,遇到强制消费

工作压力大,一到放假的时候,我们都想出去走走。

甚至不开心的时候,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是很多人任性的小快乐。

很多时候,为了省心和便捷,很多人会选择报一个旅行团。

但当你开开心心去旅游,却遇到行业老话题“强制消费”时,该怎么办呢?

二、强制消费,违反哪些法律?

很多旅行社,以低价的方式,发起出行路线。

甚至到一些村镇搞活动,报名还送礼物。

老人一看价格便宜,有礼物,还能出去玩儿,开开心心报了名。

结果在途中,不仅冒出来很多付费项目。

还被洗脑买产品,不买就不让出来。结果买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回家,真是气人。

出去玩儿,就要被旅行社摆布吗?

当然不是,旅行社的行为违法!

买的东西,可以退货退款,退款让旅行社先垫付。

另行付费项目的钱,也可以退回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35条

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

旅行社组织、接待旅游者,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但是,经双方协商一致或者旅游者要求,且不影响其他旅游者行程安排的除外。

发生违反前两款规定情形的,旅游者有权在旅游行程结束后三十日内,要求旅行社为其办理退货并先行垫付退货货款,或者退还另行付费旅游项目的费用。

还有的旅行社,欺骗用户的方式五花八门。

减少合同上的项目,缩短游玩时间;

私自安排娱乐、参观等付费项目的;

私自增加购物次数,延长购物时间;

强迫或者变相强迫购物,甚至指定的购物店全是假货

不用慌,以上的种种行为~

我们都可以要求旅行社赔偿!

《旅行社服务质量赔偿标准》第10条

旅行社及导游或领队违反旅行社与旅游者的合同约定,损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的,旅行社按下述标准承担赔偿责任:

(一)擅自缩短游览时间、遗漏旅游景点、减少旅游服务项目的,旅行社应赔偿未完成约定旅游服务项目等合理费用,并支付同额违约金。遗漏无门票景点的,每遗漏一处旅行社向旅游者支付旅游费用总额5%的违约金。

(二)未经旅游者签字确认,擅自安排合同约定以外的用餐、娱乐、医疗保健、参观等另行付费项目的,旅行社应承担另行付费项目的费用。

(三)未经旅游者签字确认,擅自违反合同约定增加购物次数、延长停留时间的,每次向旅游者支付旅游费用总额10%的违约金。

(四)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旅游者购物的,每次向旅游者支付旅游费用总额20%的违约金。

(五)旅游者在合同约定的购物场所所购物品系假冒伪劣商品的,旅行社应负责挽回或赔偿旅游者的直接经济损失。

(六)私自兜售商品,旅行社应全额退还旅游者购物价款。

三、强制购物,怎么维权?

1、双方协商、向旅游景区管理处投诉。

2、向消费者协会、旅游投诉受理机构投诉。

(1)拨打12301投诉(国家旅游服务热线)

(2)拨打12315投诉(消费者申诉举报热线)

3、如果合同中有仲裁条款,可以凭借仲裁条款提起仲裁。

4、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四、欺骗、强制消费的处罚

01:对旅行社的处罚

1、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3个月,情节严重的,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

2、处30元罚款,违法所得30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5倍罚款。

3、列入旅游经营服务不良信息,并转入旅游经营服务信用档案,向社会公布。

02: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罚

1、对直接负责人员和直接责任人,没收违法所得,处2万元罚款;

2、被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旅行社法人和主要管理人,自处罚之日起3年内,不得从事旅行社业务;

3、列入旅游经营服务不良信息,并转入旅游经营服务信用档案,向社会予以公布。

03:导游、领队的处罚

1、没收违法所得,处2万罚款,并吊销导游证、领队证。

2、被吊销导游证、领队证的导游、领队,自处罚之日起3年内,不能重新申请导游证、领队证;

3、列入旅游经营服务不良信息,并转入旅游经营服务信用档案,向社会予以公布。

04:强制购物场所的处罚

1、列入旅游经营服务不良信息,并转入旅游经营服务信用档案,向社会予以公布;

2、依法移送公安、工商等相关部门。

六、出国旅游遇到强制消费的怎么办

你好,我是做旅游的,先跟你解释一下“强制消费”的意思吧。

“无强制消费”:你旅游期间所有的景点门票、行、食、住均包含在内,

“有强制消费”:比上述便宜,但是上述所含内容包含不全。

“有进店(购物)”:导游会带领团队去各商场进行购物,以便从中获得利益,导游会全力推荐某些商品,如果不买,也许导游会不高兴,但是你完全可以不买。(比如导游会说:“XXX是本地最有名的XXX,物超所值,大家买一些也是对我工作的支持……”等,不用理他)

楼主所说的“朋友去海南被强制消费2W多”,我想应该大部分钱都是购物了吧?如果不是,就向旅游局投诉

建议注意的方面:去旅游前,先向旅行社咨询清楚:“我去新马泰所需要的800块钱都是哪方面的?”,如果光是“报名费”,那就是假的,我们也做国外游,从没有过“报名费”,国外游也许会包含服务小费,这点大可放心,这是给国外服务人员的,这也是现在旅游的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了。

总之,去之前问清楚需要多少钱,这些钱都包括哪些方面(比如吃住行等),一定要问清楚,小心被钻了空子

祝旅途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