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旅游规划设计专家认为是很多的。乡村旅游是指以乡土观光、乡野休闲、乡俗体验、乡居度假为目的,以农业生产、农村风貌、农民生活为基本载体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乡村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可以说,几乎包含了所有的类型。就乡村旅游开发的角度看,我们应该首先去除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等已经由国家直接控制的成型的景区。因此,乡村旅游,更多的是着眼于景观农业及乡村休闲。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把乡村旅游资源分为五大类:
1、山水环境资源――以山岳、河流、溪谷等等地质、地貌、水文等等自然环境的独特观赏价值为基础,形成了山水景观基础,是“山水型旅游新农村”。
生态环境资源――以绿色植被为依托,形成的郁郁葱葱的环境,特别是较好的森林覆盖,成为氧吧,形成了生态环境基础,是“生态型旅游新农村”。
2、田园环境资源――以乡村田园的农耕风貌为特色,形成一幅优美的乡村田园农耕景致,形成了田园景观基础,是“田园型旅游新农村”。
3、村落环境资源――以古村落、古街、古巷、古民居、特色民居、特色村庄建筑、新型特色村落建筑、民俗风俗习惯等等文化为基础,构成独特的村落景观,形成了村落景观基础,是“村落型旅游新农村”。
4、经济产出资源――以果林、花卉、大棚、药材、牛羊牲畜、鱼塘、简单副食品加工等等农作物、经济作物、农副产品加工、畜牧业、渔业等等为依托,形成独特的景观环境和经济产出基础,是“新农产业型旅游新农村”。
5、对于不同的资源类型,应该有完全不一样的旅游开发模式和营销手法,也因此对新农村的效果及示范推广价值产生不通的影响。我们应该选择在一个区域有代表性的、可推广的、易于成功开发的类型,进行试点。
二、乡村旅游产品类型有哪些?
乡村旅游产品因旅游者在乡村旅游活动中的需求产生,是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结果。其本质特征是乡村性,具有乡村旅游资源“乡”“土”“农”的特点,体现在乡村区位、乡村空间、乡村生活和农业生产等方面。
根据乡村旅游核心吸引物和市场需求的不同,按照产品形态,乡村旅游产品可分为乡村民宿、农家乐(庄)、农业园(场)、乡村营地、乡村文博馆、文创工坊和习俗活动7种类型。
1 乡村民宿类
概念:利用乡村民居等闲置资源,民居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
代表项目:民宿。
适用对象:近郊农村、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点和古村落等。
典型案例:李家园村民宿
位于江苏省溧阳市戴埠镇。依托南山竹海景区建设和开发,梳理挖掘李家园村区位和资源优势,明确了旅游服务型乡村的发展定位。成立“空房合作社”,以资产为纽带,空房入股,由合作社统一打理,建设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乡村民宿,配套完善购物和娱乐设施,吸引周边游客,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带动农民增收。
2 农家乐(庄)类
概念:是将农业景观、生态景观、田园景观与住宿、餐饮设施进行结合,能够为游客提供田园观光、乡村休闲和乡村度假等体验的经营主体,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为特色。
代表项目:休闲农庄、度假山庄、度假庄园、乡村俱乐部和乡村酒店等。
适用对象:位于城乡结合部、邻近风景区或乡村景区、交通通达性良好的农户或单位。
典型案例:顾渚村农家乐
位于位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太湖西岸。顾渚村依托优质的山水自然条件,以老年乐园(现为申兴康复疗养中心)的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康养度假、观光休闲旅游,兴办农、渔、茶、林等多主题农家乐,开展品农家菜、宿农家屋和体验农家生活等活动。目前,顾渚村有450多家农家乐,有90%的村民都从事农家乐及相关产业,村民年人均收入约4万元。
3 农业园(场)类
概念:指农业生产单位、生产组织或生产企业,以从事农业生产或畜牧养殖为主,将农(牧、渔)业生产与观光、瓜果采摘、牧事体验、渔猎体验和农(牧、渔)业科普等活动结合的特色产品。
代表项目:包括租赁农(牧)场、共享农(牧)场、果蔬采摘园、渔场、农艺园和农业博览园等。
适用对象:位于城市近郊,具备设施农业和高效农业条件的村落。
典型案例:清远艾米农场
位于广东清远市清新区石潭镇石湖村。艾米农场通过整合农村闲置优质土地,接受乡村托管,标准化、规模化开垦田园、建筑小院,包括生态水稻区、私家菜园区、农家产品采摘区、山间溪流区、自然教育、中央厨房区和特色民宿区6个区域,是一个集农业生产、家庭农场、科普研学和乡村生活体验于一体的农旅项目。
4 乡村营地类
概念:依托乡村河流、溪谷、山地、森林和草原等自然资源和乡村较开阔的空间,以满足游客释放压力和寻求刺激的需求,开发的户外产品。
代表项目:乡村露营地、乡村拓展基(营)地和自驾车营地等。
适用对象:具有山地、森林、溪流等自然条件,交通通达性良好的农村
典型案例:百松村户外拓展基地
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书峰乡。利用乡村周边山地资源,将乡村旅游与户外休闲体育结合起来,创新打造百松户外拓展基地,包括攀岩、射箭、高空项目、丛林真人CS和古迹穿越等项目,开展亲子户外运动休闲、青少年夏令营和企业团队拓展等特色活动。
5 乡村文博馆类
概念:是指以搜集、保存、陈列和展示农村历史、农耕(牧、渔)文化、民族文化、特色民俗和乡村文物等资源为主的场所。
代表项目:乡村历史博物馆、乡村民俗博物馆、农耕文化博物馆和牧业博物馆等。
适用对象:农村历史、农耕(牧、渔)文化和民俗文化保存完整的农村。
典型案例:新场村农耕文化陈列馆
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大村镇新场村。新场村农耕文化陈列馆以农耕文化研学为特色,深挖本地悠久的农耕历史文化,以农作物、农具、农耕程序、节气和民居等展陈为主,开展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研学、农作物与节气研学和乡村牲畜介绍等,吸引杭州市K12和亲子客群。
6 文创工坊类
概念:以农村本地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等为主,以乡村本土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为目的的互动体验性经营场所。
代表项目:传统工艺坊、乡村文创体验店等。
适用对象:艺术村、民族村落、历史文化名村(镇)等。
典型案例:新光村廿九间里
新光村位于浙江省浦江县。现存大屋的十六幢,包括廿九间里、润德堂、敦睦堂、启明居、长庚居、儒丰居等。2015年10月,成立廿九间里旅游创客基地,一群青年创客,在他们的创客空间有搞书画创作、小酒吧、青创咖啡的,也有做智能交通、旅游农产品体验馆、地质科普馆、篆刻、剪纸和旗袍等。这里整合了旅游创客APP平台,打造的是“旅游+互联网+农业+创客”的“浦江模式”。
7 习俗活动类
概念:以乡村本土传统习俗、节庆和农(牧、渔)等为主的体验性产品。
代表项目:包括乡土美食、岁时节日、人生礼俗、体育游艺、农耕、渔猎和牧事等体验活动。
适用对象:民族村落、历史文化名村(镇)等。
典型案例:阳朔漓江渔火节
位于广西桂林市阳朔县漓江流域。阳朔县人民政府通过深入挖掘漓江流域渔家人夜间“渔火捕鱼”文化,创新开展“渔火节”,带动漓江沿岸渔村发展,是一个集观光、体验和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节庆。
——————————————————————————曾发表于“乡村规划与建设”。
三、什么是乡村旅游产品
乡村旅游产品:是针对供应以城市或异地到特定乡村休闲旅游人群为主体需求的特色产品。主要是乡村特色食品、绿色食品、怀旧物品、手工艺品、民族纪念品、地方标识纪念品、地方著名商品,地方文化商品。
四、乡村旅游构成要素有哪些?
乡村旅游构成的要素有。景点的。住宿的。餐饮的。交通的。乡村的旅游要素有很多的。它们都是构成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