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在的宁波怎样了

绝对可以的啊,副省级城市,经济很活跃的,轻轨啥的的确如楼上说的正在修建中。宁波人也很好滴,欢迎来宁波哦~重温下

二、去韶山旅游

都萨福 实习小编 一级|消息|我的百科|我的知道|百度首页 | 退出我的百科我的贡献草稿箱我的任务为我推荐 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视频百科文库

帮助设置 首页 自然 文化 地理 历史 生活 社会 艺术 人物 经济 科学 体育 欧冠 核心用户

韶山

百科名片

毛泽东塑像韶山是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故乡,全国著名革命纪念地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湖南省辖县级市,位于东经112.5 北纬 27.9 2003年全市总人口10万人,面积210.38平方公里。 韶山位于湖南省中部,面积210平方公里。韶山自然、生态环境优良,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6.7℃,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358毫米,无霜期长达280天左右,年均日照数达1717小时;森林覆盖率达56%,空气十分清新,有“天然大氧吧”的美誉。

目录

基本概况

历史沿革

地理位置

人口状况

行政区划

经济概况

农业生产

工业建筑

国内贸易

对外经贸

旅游景点

交通通讯

财政金融

科学教育

文体卫生

环境保护

社会保障

交通状况

自然地理

风土人情

韶山纪念品基本概况

历史沿革

地理位置

人口状况

行政区划

经济概况

农业生产

工业建筑

国内贸易对外经贸旅游景点交通通讯财政金融科学教育文体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交通状况自然地理风土人情韶山纪念品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概况

韶山市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韶山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韶山的主导产业,基本形成以毛泽东故居、毛泽东铜像、毛泽东纪念馆、毛泽东遗物馆、毛泽东诗词碑林、毛泽东纪念园等人文景观为主体,以韶峰、滴水洞、黑石寨等自然景观为基础, 毛泽东故居

拥有7大景区82个景点,集旅游、瞻仰、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且历史文化、伟人文化、生态文化内涵丰富,开发前景非常好。建国以来,韶山共接待中外客人4000多万人次,近几年来每年来韶山游客在180万人次左右,2002年旅游总收入达3亿元。韶山已形成比较完备的工农业体系。农业基础好,旱涝保收,是湖南省重要的商品粮和生猪基地,工业以铸造、电子、肉食、兽药、纺织等为主,有的产品已成为畅销国内外的名牌产品。韶山现有外来投资企业30余家,大部分经济效益良好。 毛泽东故居

韶山是毛泽东同志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劳动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新中国建立以来,这里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关心与重视,在党的领导下,韶山经过韶山人民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创业,已由一个偏僻落后的山村,变为工农业迅速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水平普遍提高,纪念景点众多、服务设施完备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湖南省韶山管理局,由中共湖南省委派驻,正厅级,负责韶山纪念地和风景区的宣传、接待、建设、保护、管理工作。韶山市,县一级政府,1990年成立,辖区210平方公里。韶山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100万人次以上,是中国优秀文明旅游城市,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访湘人士首选和必选的旅游目的。韶山市市花为杜鹃花,杜鹃花代表着革命与幸福。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韶山(1张) 韶山毛泽东故居

“韶”乃虞舜时乐名。《书·益稷》曰:“箫韶九成,引凤来仪。” 史载:“韶山,相传舜南巡时,奏韶乐于此,因名。”(《湖南省志·地理志》引《嘉庆一统志》卷354)《辞海》据此诠释韶山:“相传古代虞舜南巡时,奏韶乐于此,故名……山有八景,风景优美。 虞舜,远古时代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的部落联盟首领。姓尧,号有虞氏,名重生,世称虞舜。他是继尧之后被中华民族世代推崇的又一明君圣主。他为尧所器重,尧不但把盟主的尊位禅让于他,还把两位爱女娥皇、女英许配与他。 舜继位之后,为造福人类,开拓疆土,辞别爱侣,甘冒苦辛,渡黄河,涉长江,深入荆楚蛮荒之地,探测山川利弊,规划拓垦宏图。南下途中舜与侍从宿营韶山,侍从们为舜帝载歌载舞,随着优美的音乐舞蹈,山崖翕然,山鸣谷应,声震林木,凤凰闻乐展翅,嘤嘤和鸣。山间胜境,人间盛会,亘古传诵。日久,人们便把舜帝欣赏过的音乐称为韶乐,把他赏韶乐的山岭叫韶山。 毛泽东同志故居

秦至西汉属湘南县,东汉至晋未变。南齐废湘南县,遂属湘西县。隋开皇九年(589)入衡山县。唐天宝八年(749),改衡山县为湘潭县;自此至宋,属湘潭县。元湘潭县升湘潭州,韶山属相潭州。明代属湘潭县移风乡居义里;清代为湘潭县的第七部。 光绪十九年(1893)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于湘潭县七都韶山冲上屋场。 民国时期先后属湘潭县的西二区,第九区、清溪乡和银田乡、清田乡。 韶山

到20世纪30年代末,中共潭湘区委(下辖湘潭、湘乡)为适应对敌斗争需要,决定一分为二,划为韶山和白田两个区委。韶山区委下辖湘潭县清溪乡(即今韶山)和湘乡县湘西乡。1949年8月15日,韶山解放。新中国建立以后,韶山建制曾多有变化。 第一阶段:1949年10月—1968年,韶山为湘潭县属区,作为县政府的派出机构。这期间,韶山主要是发展农业经济,工业和旅游业等尚处于初创阶段。1967年底建成的韶山铁路,无疑为韶山的宣传接待、旅游观光提供了极为便利的交通条件。 第二阶段:1968—1980年。韶山被升格为湖南省政府直接管辖的地级行政区,简称韶山区。1968年12月,根据湖南省革命委员会有关文件,将原属湘乡县的白田公社祝赞大队划入大坪公社(毛泽东外祖家乡),并使其与原湘潭县的韶山区合并,组成韶山特别行政区,直属湖南省领导。这段时间,国家对韶山给予人、财、物方面的大力支持,使韶山以宣传接待为中心的各项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扩建和兴建了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韶山火车站、韶山宾馆、饭店等大量服务设施,还举办了一些工矿企业和农田水利设施,以毛泽东故居为中心,从清溪镇到韶山冲一线的旅游接待基本格局此时已初步形成。 韶峰

第三阶段:1981—1984年。省辖韶山区被撤销,韶山仍为湘潭县属区。韶山的宣传接待由湖南省韶山管理局专事。从这时起,韶山区开始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轨道上来,农业和乡镇企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第四阶段:1985—1990年。1985年韶山又从湘潭县独立出来,为湘潭市属县级区。为了搞好韶山的宣传接待、旅游服务,1986年8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在韶山召开了现场办公会议,决定韶山进一步开放,并明确规定韶山的性质:既是革命纪念地,又是风景旅游区,同时还决定把滴水洞也对中外游客开放。从此,韶山的宣传接待、旅游服务出现了新的面貌。韶山管理局以宣传教育、纪念地管理、旅游观光和休息度假型的多功能服务,代替了过去单纯的宣传教育模式。 1990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湘潭市韶山区,建立县级韶山市,属湖南省辖,由湘潭市代管。时辖6乡2镇:清溪镇、银田镇、大坪乡、永义乡、如意乡、杨林乡、银田乡、韶山乡。 1997年10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如意乡升格为建制镇,全市辖5乡3镇。 2000年,韶山市辖3个镇、5个乡。 2001年底,银田乡与银田镇合并,建立银田镇,全市辖4乡3镇。 2004年,韶山市辖3个镇、5个乡。 2005年,韶山市辖韶山乡 杨林乡 大坪乡 永义乡 清溪镇 如意镇 银田镇四乡三镇.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韶山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的湘中丘陵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2°23′52″-112°38′13″、北纬27°51′40″-28°1′53″。 位于湘乡、宁乡、湘潭交界处、距湘潭市40公里,距长沙市120公里,人口10万。相传舜帝南巡到此,见风景优美,遂奏韶乐,引凤来仪,百鸟和鸣,又传“韶氏三女得道于此,有凤鸟衔天书到,女皆仙去。”韶山故此得名。现属湘潭市。湖南省设韶山管理局。 韶山,群山环抱,峰峦耸峙,气势磅礴,翠竹苍松,田园俊秀,山川相趣。韶峰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色彩神奇;青年水库融蓝天,映青山,碧波荡漾;慈悦庵的六朝松,神秘的“西方山洞”——滴水洞、虎歇坪、滴水洞八景屏等著名景观,点缀灵秀山川。 毛泽东故居、毛氏宗祠、毛泽东纪念馆及新建的毛泽东铜像、毛泽东诗词碑林、韶山烈士陵园等为亿万人敬仰,给韶山增光添彩。

编辑本段人口状况

2006年末,全市总户数3万1257户,户籍人口10万2975人,其中男性5万2157人,女性5万0818人,男女性别比为103:100;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1万5931人,农业人口8万7044人;18岁以下人口2万0064人,18-35岁人口2万6784人,35-60岁人口4万0094人,60岁以上人口1万6033人,2006年全市出生759人,年内死亡41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韶山市辖3个镇、4个乡 。 清溪镇 辖:韶山火车站社区居委会;竹鸡、韶山冲2个居委会;清溪村委会。 银田镇 辖:第二、第一、第三3个居委会;青石、南村、茶园、鳌石、凤家、长田、南湖、三华、夕丰、北托、槐星11个村委会。 如意镇 辖:如意居委会;如意、综合场、球山、石湖、厚罗、梅湖、恒心、杨云、杨佳、厚新10个村委会。 韶山乡 辖:韶山、韶源、韶北、铁皮、韶光、竹鸡、石忠、石山、花园、朝阳10个村委会。 永义乡 辖:白玉、枫木、长湖、韶南、永泉、狮 山、东湖7个村委会。 杨林乡 辖:石屏、纯和、良和、新溪、瓦坪、联邑、林业、杨林、善扶、磨石、白鸽、凤形、云源13个村委会。 大坪乡 辖:湘韶、韶新、韶峰、黄田、梅花、林家湾、新联、大坪、竹赞9个村委会。

编辑本段经济概况

2004年,韶山市全年GDP完成102620万元,同比增长13.5%。其中一产业增加值14332万元,同比增长8.6%,二产业增加值37485万元,同比增长13.2%,三产业增加值50803万元,同比增长14%,比预期目标分别增长4.8、1.2和2.5个百分点。二、三产业的比重继续加大,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4:36:50。实现财政收入(不含基金)5801万元,比上年增长24%。城镇居民人平可支配收入达到8416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54元。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1521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3195万元。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934万元。粮食播种面积14.44万亩,粮食总产量达7.27万吨,粮食亩产纯收入达711元。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达670户,订单农户突破2800户,全年出栏生猪27.12万头。全市外出务工人员达2.97万人,同比增加2000人,劳务收入达19468万元。 全市工业总产值131967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0630万元,工业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0%,拉动全市经济增长4个百分点。 据初步测算,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35516万元,同比增长14.1%,其中一产业35821万元,二产业115628万元,三产业84067万元,分别增长5.0%、17.4%和13.2%,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2:49.1:35.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7000万元,同比增长35%;完成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15385万元,同比增长31.5%;实现旅游总收入65314万元,同比增长1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9165.6万元,同比增长17.0%。

编辑本段农业生产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5.2万亩,总产量达到7030万公斤;经济作物面积1.4万亩,实现产值578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争取重点产业化经营项目资金500万元,全年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总产值5.4亿元,增长25.9%。“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引进了万凯源、兆丰年等3家连锁店。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704万元,同比增长8.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802元,同比增长12.7%。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进展顺利。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政策,加大实用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素质,促进农民增收。全年直补、粮补等政策惠农及社会捐赠总额达到1400万元,减轻农民负担近500万元。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共举办各类培训710期,培训人员达1.2万人次,新增转移和输出农村劳动力4000多人。 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小康基础进一步夯实。县乡公路、通村公路改造分别完成41.6公里、110公里;新建沼气池1000座;水利建设、土地整理分别投入6000万元、3221万元,完成水利工程960处,整理土地1.6万亩;农村改水解决3200多人的饮水安全;启动了乡村清洁工程和耕地地力提升示范项目建设、第三期农网改造及电气化村项目;移动、联通通讯建设进一步加快,新增9座发射塔,电讯信号覆盖率达到100%。

编辑本段工业建筑

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加大投入力度,狠抓园区建设、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工业经济后劲明显增强。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5.9亿元,同比增长30.1%。规模工业实现总产值10.8亿元,同比增长37.7%。工业经济实现税收2552万元,增长47.3%。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顺利完成电视机厂、针织厂、物资公司等三家企业的改制。全市完成技改投入1.69亿元,增长16.6%。环球铸造实现产值过亿,税收近千万元;三鑫科技产品获10项专利,并相继通过欧美认证,取得自营进出口权,进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行列;有两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港越、三旺。三旺公司“韶峰牌”分割肉成为该市首个获“湖南名牌”的产品;“毛府”酒获湖南省著名商标;港越食品厂是一家由香港合资的肉食品企业;长盛科技与武汉工程学院合作研发的肝素钠提纯新工艺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列入科技部星火计划。 永泉科技园建设进展顺利。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超过8000万元。潭韶高速连接线完成征地拆迁;园区富园路、新杨路完成路基工程,管网等配套工程同步推进,莲花路、沁园路及安置区正在建设中,申报获准企业用地518亩;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建设主体竣工;苗圃整体搬迁,拓展了园区发展空间。三鑫科技、远东磁电等企业落户园区。

编辑本段国内贸易

城乡市场协调发展,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有效地带动了消费的发展和升级。2006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32亿元,同比增长14.1%。分地域看,市级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3430.2万元,县以下1974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5.6%和12.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5735.8万元,同比增长12.2%;餐饮业零售额5789万元,同比增长24%,居各行业增幅之首;其他行业1645万元,同比增长25.9%。

编辑本段对外经贸

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稳步发展。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根据“工业兴市、园区兴工”的总要求,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全年共引进项目76个,内资2.7亿元,到位外资679万美元。对外贸易稳定增长,自营出口额达3434万美元。

编辑本段旅游景点

韶山主要景点:以及毛泽东故居景区、滴水洞景区、韶峰景区等。 毛泽东故居景区主要包括毛泽东故居、毛氏宗祠、毛泽东纪念馆及新建的毛泽东铜像、毛泽东诗词碑林、韶山烈士陵园等。 毛泽东铜像

毛泽东故居 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同志就诞生在这栋房子的东头。东头十三间半瓦房,是毛泽东家的,西头五间半土砖茅房是邻居的。这栋普通农舍曾几经沧桑。它的修缮和扩建凝结着毛泽东的祖辈、父辈和他们兄弟的心血和汗水。从1878年毛泽东祖父定居时的五间半茅屋,经过前后三代人的艰苦创业,修修补补,其间遭火灾,遇抢劫,1918年才掀茅盖瓦,加修后院,扩建成十三间半瓦房(内含杂屋,其中半间指两家合用的堂屋)。1929年4月,反动派曾没收毛泽东在韶山的全部房屋和家产。于是,这栋房子和里面的家具,又遭到了严重破坏。解放后,人民政府进行过多次修葺,使之基本上保持了当年原貌。1950年,故居作为革命纪念地供国内游客参观。两年后又正式对外宾开放。1961年3月,国务院正式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毛泽东同志故居”七个黑底镏金大字。 毛泽东诗词碑林 毛泽东诗词碑林,位于韶峰半山腰,距毛泽东故居约3公里,1991年动工兴建,1993年正式对外开放,总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园中由100块汉白玉、大理石、花岗岩等组成,收录了毛泽东的50首诗词,以纪念毛主席诞辰100周年,整个景园按照毛泽东的革命生涯分为5个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分为4个时期:第一区为毛泽东青年时代所写的诗词。第二区为大革命和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三区为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第四区为新中国建立以后的毛泽东诗词。园中的诗碑,造型各异,变化无穷。即突出古朴.单纯的传统特色,又追求新颖别致、大胆变化,使诗碑与韶峰的自然美景浑然一体,令观者流连忘返。 毛氏宗祠 毛氏宗祠是韶山毛氏家族的总祠堂,始建于175

三、锦州旅游业

你这个问题很深刻、很全面,很难一两句话回答好。

摘引一些数据,希望对你有帮助。

1、10年“十一”黄金周,锦州旅游市场持续火爆,黄金周接待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再创新高。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9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4.5%;旅游收入8.5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51.8%。其中一日游旅游者13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5%,一日游旅游收入3.1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63.2%,过夜旅游者6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3.3%,过夜旅游收入5.4亿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45.9%。

2、景区景点15家

笔架山(4A) 北普陀(4A) 医巫闾山(4A标准) 北镇庙(2A标准) 宜州化石馆(2A) 古塔公园(4A) 博物馆(4A) 凌河公园(3A) 万佛堂(2A) 辽沈战役纪念馆(4A) 奉国寺(3A) 青岩寺(3A标准) 闾山森林公园(3A标准) 城市海景水上乐园(3A) 翠岩山

3、锦州旅游图片(如图)

4、最后为你提供一下今年锦州旅游局长在会议上的讲话,一些数据,可能你会用到。

锦州市旅游局肖中立局长在2010年全市旅游工作会上的讲话(2010-03-30 )

来源:锦州市旅游局办公室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这次旅游工作会议是在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积极谋划我市旅游业站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大发展的背景下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09年、部署2010年全市旅游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转变观念、改革创新,动员全行业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市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而努力奋斗。下面我就全市2009年旅游工作的回顾和2010年旅游工作的总体安排做以汇报。

一、2009年全市旅游工作的简要回顾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甲型流感疫情持续蔓延及其它自然灾害的巨大冲击,旅游经济运行十分艰难。但是,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旅游局的指导和全市旅游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共克时艰,迎难而上、开拓创新,使我市旅游总体上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各项旅游经济指标超额完成。全市旅游总收入实现了96.3亿元,同比增长38.6%;国内旅游者实现1190.5万人次,同比增长36.8%;国内旅游收入实现90.6亿元,同比增长39.4%;入境旅游者实现15.04万人次,同比增长30.97%;创汇收入实现8317.2万美元,同比增长27.7%。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强化旅游宣传促销,全方位开发旅游客源市场。

1、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对旅游业的严重影响,刺激旅游消费的内在动力,实现旅游旺季的开门红。四月初,我们经多方努力,把“辽宁旅游欢乐节启动仪式”争取到我市北镇举行,并邀请了省旅游局领导和各市的旅游局领导及120余家省内外旅行社经理参加了启动仪式。活动期间,我市组织召开了锦州旅游推介会,对锦州旅游资源和产品进行了整体推介;北镇市重点对医巫闾山的历史、文化、生态旅游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推介,并组织来锦客人到重点景区考察旅游线路,大家对闾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感到非常震撼并表示出浓厚的兴趣,纷纷与旅游景区和当地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和意向协议。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使“大闾山”品牌不断得到宣传和强化,为宣传锦州乃至辽西旅游业发挥了积极作用,扩大了我市旅游产品在市场上的影响力。

2、我们组织重点旅游企业参加了“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暨第六届东亚国际旅游博览会”,会上我市设专业展台、商品展台、国际展台共20个,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签订旅游协议100份。

3、积极参加省旅游局组织的宣传促销活动,组织重点旅游企业,深入到“京津晋”、“黑吉蒙”等地区,进行旅游推介,发放宣传材料十余万份,签订旅游协议近300余份,达到了预期效果。

4、我们利用央视媒体的平台,加大锦州城市形象和旅游形象的宣传和推介。在我们的努力工作下,中央电视台2月22日至3月1日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连续播出八集《走遍中国—看锦州》系列专题片,央视教育频道“走进五镇”节目中播出了北镇五大镇山专题片,向海内外展示了锦州的历史传承、风土民情、杰出人物和自然景观,充分体现了锦州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内涵。同时,我们还以最低成本,最佳的宣传效果,在南方航空公司的《航空画报》上进行了我市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专题宣传。这两个专题片的播出,以及在南方航空公司《航空画报》的专题宣传,为在海内外宣传锦州、让世界了解锦州、让锦州走向世界,引客入锦发挥了重要作用。

5、加强区域联动,共接待省内外15家旅游促销团,进一步加强了区域之间的旅游交流与合作。

(二)积极推动“大闾山”开发工作,整合旅游资源,推动旅游基础设施的开发和建设。

省长陈政高来我市进行县域经济调研时,把如何开发“大闾山”作为重要议题之一进行研究。为推动“大闾山”开发工作,学习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五月份,我们与北镇市委、市政府领导共同到河南焦作云台山风景区进行了学习考察,系统学习了云台山景区强化管理,整体宣传,科学规划,使景区发展成著名景区的先进经验。通过考察,我们看到了差距,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为今后如何把“大闾山”开发工作做得更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还帮助北镇市邀请国家旅游局专家对开发、整合“大闾山”旅游资源进行了现场论证和指导,并请国家级别的设计单位对“大闾山”开发进行策划。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又有新突破。全市开展景区开发建设项目10余项,投入景区建设资金3.5亿元,主要有北镇青岩寺景区至沟帮子开发区新建旅游道路项目,计划投资1亿元;温州客商在青岩寺附近投资1亿元修建四星级宾馆;锦州吴楚庄园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元修建休闲度假山庄;北镇大观音阁景区投资3000万元,对观音阁山门进行了改造;元都酒店升四星改造投资2000万元;岩井寺景区投资1300万元修建休闲度假山庄;花园酒店升五星改造投资1000万元;凌河口度假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00万元;宝林楼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00万元;义县投资500多万元,建成了义县奉国寺旅游服务中心。这些项目的改造建设,使我市旅游产品更加丰富,旅游接待服务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

(三)推进精品景区和星级饭店提档升级,不断加强品牌建设,增强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1、加强精品景区提档升级。为加强精品景区建设,提升全市旅游景区的档次和品位,我们加强对争创4A、3A、2A级景区进行业务指导。09年,凌海吴楚山庄、岩井寺景区、肖军纪念馆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翠岩山被评为2A级景区。

2、培育星级宾馆建设是我市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为了使我市的星级宾馆提档升级,我们狠抓了凌海花园酒店晋升五星级酒店和元都酒店、石油宾馆申报四星级酒店的工作。凌海花园酒店已顺利通过了国家检查验收组的验收,被评为五星级酒店,填补了我市高星级酒店的空白。元都酒店、石油宾馆申报四星级酒店的工作也进入了省局初检阶段。

3、我们积极为北镇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义县创建旅游强县,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加强协调和指导,帮助北镇、义县不断完善创优、创强的必备条件,实现了北镇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目标,义县创建旅游强县近期即将批复下来。

全市旅游项目的加快开发和建设,景区的不断建设和改造,星级酒店的提档升级,加快了全市旅游资源的整合,使旅游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为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到锦旅游,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加强旅游队伍建设,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及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

为不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树立良好的锦州旅游整体形象,我们积极开展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工作。一是全年我们与省旅游局联合举办了二期旅游企业经理人员培训班,培养旅游管理人员200余人。通过培训,使全市旅游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二是我们对全市导游人员进行了年审培训。在培训中,我们从实际出发,带领导游员共同学习了新《旅行社条例》,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了条例中的新规定,为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自身的综合素质奠定了基础。三是与省旅游协会、北镇市旅游局在医巫闾山联合举办了东北三省导游员大赛,200多名导游员云集北镇参加大赛。此次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在提高导游员综合素质,加强导游员队伍建设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作为一个宣传载体,为宣传锦州、宣传北镇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加强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努力打造全市优良旅游环境。

1、加强对旅游企业的市场监管,不断完善旅游企业的“软环境”建设。统一旅行社合同文本,对旅行社年审,把统一使用合同文本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严加规范,努力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对星级宾馆加大力度推进标准化建设,使其星级经营名副其实,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2、旅游市场秩序得到有效整顿和规范。一是我们进一步规范了全市旅游市场秩序,按照《锦州市旅游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执行标准》,开展了四次大规模的清查整顿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超范围经营和有虚假宣传行为的旅行社,严厉打击“黑导”、“黑社”、“黑车”。 二是旅游执法监察大队共受理旅游投诉案件21起,受理人数98人,结案率100%。

(六)旅游安全工作扎实有效。

安全工作是旅游行业的一项经常性的重点工作,我们始终坚持把旅游安全工作当作大事来抓。一年来,按照上级有关部署要求,在全市开展了旅游“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和“安全生产百日督察”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旅游安全宣传,与旅游经营单位签订《旅游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书》,对旅游经营单位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最大限度地消除事故隐患,建立和完善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在旅游经营单位开展安全培训教育工作,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知识培训,增强了从业人员安全意识。通过抓安全、保稳定,实现了全市旅游行业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健康的良好局面。

(七)积极组织好“十万市民游大连”活动。

“十万市民游大连”活动,是市委提出的学习大连精神的又一重要举措。为使“十万市民游大连”的活动落到实处,我们多次与大连市旅游局进行协商,并对全市各旅行社开展活动定期进行调度指导,使这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截止年底,共组织105769人次参加了“十万市民游大连”活动。通过“十万市民游大连”的活动,使大连市发展经济的先进理念、经验和做法,更加深入人心。

(八)学习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结合我市实际,起草《关于加快我市旅游业发展的意见》。

市委、市政府对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工作十分重视,王文权市长批示让我们旅游部门提出我市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并拟报市政府常务会讨论研究。为起草好关于我市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我们先后两次召开旅游企业负责人座谈会,探索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加快全市旅游业发展的相关问题。现正对《关于加快我市旅游业发展的意见》进行修改。

一年来,我们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我们旅游宣传造势还很弱,对外界的影响力还很有限;二是我市多数旅游企业还处于“小、散、低、弱”的状态,从根本上还没有改变;三是对旅游业发展的共识还没有形成,全社会发展旅游业的氛围仍然不浓。这些问题都需在今后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二、二0一0年全市旅游工作总体安排

(一)工作思路

2010年是实施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起始之年。我们要乘势而上,借势而为,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一纲五线”发展战略和“三年倍增”发展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力推进旅游体制和机制改革,培育旅游品牌,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和开发建设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创造优良的旅游环境,提升旅游产业整体水平,努力向旅游强市目标迈进。

(二)工作计划指标

2010年预计指标:全市旅游总收入实现142.5亿元,同比增长48%;国内旅游者实现1650万人次,同比增长38.6%;国内旅游收入实现135亿元,同比增长49%;入境旅游者实现20万人次,同比增长33.3%;创汇收入实现11000万美元,同比增长32.3%。

(三)工作重点及安排

1、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我市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我们要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找准影响我市旅游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要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和发展举措,把《意见》提出的各项战略任务、目标要求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推动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

2、继续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不断提升我市旅游新形象。

今年我们要努力打造锦州旅游的整体形象,采取一切必要的宣传促销手段,扩大城市的知名度,扩大我市旅游客源市场。我们准备在强化旅游宣传促销方面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继续抓好“京津唐”、“黑吉蒙”旅游大篷车的宣传推介工作,进一步巩固两大客源市场。“京津唐”、“黑吉蒙”是我市旅游产品影响、辐射作用最好的两大客源市场。每年来我市旅游观光的游客,来自这两个地区的占50%以上。因此,进一步巩固和开拓这两大市场的客源,对我市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前不久,我们已组织重点旅游企业组成了“黑吉蒙”旅游宣传车队,深入“黑吉蒙”地区进行了面对面的旅游宣传。上周,我们组织旅游大篷车又深入到“京津唐”地区进行宣传推介,以拉动我市旅游收入的增长和客流量的攀升。今年针对北京市场,我们还要适时召开锦州旅游产品推介会。

二是积极参加国内各种旅游交易会,宣传和推介我市的旅游资源和产品,特别是拓展我市旅游产品在长江以南的市场占有率。前不久,我们刚刚参加了在贵阳举办的南方旅游交易会,效果很好。四月份,我们还将参加重庆旅游交易会。

三是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扩展我市旅游客源市场,扩大锦州城市知名度。省旅游局将组织我省重点城市在央视《朝闻天下》栏目中进行辽宁旅游城市的形象宣传,我们积极参与。在市领导的重视下,经多方面筹措资金,现在这项工作已经就序。目前正着手制作旅游企业的宣传片及相关事宜的衔接工作,四月份即将投播。通过中央媒体的窗口把我们锦州优秀旅游城市的形象推向全国、推向世界,让中外游客真正认识锦州、了解锦州、关注锦州。

四是利用“辽宁锦州海洋国际旅游文化节”等大型节庆宣传活动为旅游宣传造势。

五是邀请省内外百家旅游企业来锦,进行旅游线路考察、研讨、推介会等,推动区域无障碍旅游。

六是印制锦州旅游指南,旅游折页、旅游交通图,在机场、车站、星级饭店免费赠送。

七是加大辽西五市的旅游整体宣传力度,在一些重点城市联合召开“辽西旅游精品线路推介会”。

3、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继续推进“大闾山”开发战略。

2010年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省领导进一步开发“大闾山”的指示精神,准备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与北镇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北镇辖区内的旅游资源整合,根据辖区范围内旅游企业经营规模、性质及所有制等不同情况进行深入探讨和论证,争取年内取得初步成果,完成北镇辖区内“大闾山”旅游资源的内部整合。

二是协调相关部门并争取国家财政支持,加快沟帮子至青岩寺一级旅游公路的建设,争取环闾山旅游路今年有实质性进展。

三是进一步完善闾山各景区内及环旅游公路线的旅游度假村、特色乡镇、特色村建设,发展壮大“农家乐”旅游。

四是加强与闾山周边相关城市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为打造“大闾山”品牌献计出力,使其成为国内乃至世界级的旅游产品,带动锦州及辽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4、加快沿海旅游经济观光带的建设。

我们要紧紧抓住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重要机遇期,统一整合海洋资源,加快沿海旅游经济观光带的建设。

一是大力发展海滨休闲度假游,住渔家屋,吃渔家饭,坐渔家船,享渔家乐,看海洋风光。通过招商引资开发建设滨海休闲度假主题公园,大型游乐场等旅游项目。

二是加强滨海公路两侧绿化带及配套设施建设。如建设大型的游客服务中心、自驾游宿营地、星级宾馆酒店、旅游商品购物中心等等。

三是延伸产业链条,发展滨海娱乐业。如发展海上观光游轮、高尔夫训练基地、深海潜水、海上帆船、快艇观光等项目开发。

5、加强旅游管理工作,提高旅游队伍素质建设,规范旅游市场。

一是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密切与旅游企业的联系,为宾馆饭店申报星级、景区评级等方面提供帮助和支持。继续协助元都酒店、石油宾馆申报四星级饭店的后期工作,争取今年进星。今年争取完成3-5个A级景区创建工作,青岩寺、闾山大观音阁、闾山森林公园要争创国家4A级景区,北镇庙、万佛堂、宜州化石馆要争创国家3A级景区。

二是组织好导游员资格考试工作。

三是加强旅游培训工作,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质量。我们将充分利用锦州现有教育资源,结合导游员年审、旅行社年检、星级宾馆复核、旅游景区A级复核及“旅游安全效益年”,采取分批、分层次的方式,加强对旅游企业经理人员、导游员、酒店、景区服务人员、安全员等的专业培训,培训工作采取集中分散相结合的办法。市旅游局要组织旅游院校及专业人员通过举办培训班的办法,重点培训旅游企业的骨干人员。各旅游企业要请专业人才,搞好企业内部的自身培训。总之,要通过对不同层面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使全市旅游队伍的素质有一个全面提升,对外树立良好的锦州旅游形象。

四是进一步推动我市酒店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提高酒店业服务人员的素质。我们要在今年内组织全市星级酒店开展服务技能大赛,促进酒店业提升管理水平和增强服务意识,创造游客满意的休闲娱乐环境。

五是充分发挥旅游行政监管优势,进一步规范全市旅游市场秩序。按照《锦州市旅游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执行标准》,严厉打击超范围经营和有虚假宣传行为的旅行社,严厉打击“黑导”、“黑社”、“黑车”。特别是在国家提出今年开展“旅游质量服务年”的活动中,我们要集中抓好全市旅游企业的诚信经营,要给游客以“公平、安全、满意”,努力把锦州建成游客信赖的优良旅游环境。

6、加强辽西及环渤海区域旅游联动,为进一步打造锦州辽西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地位发挥作用。

做为牵头单位,我们将进一步做好“辽宁沿海城市经济联合体旅游观光分会”的协调组织工作,积极参与“辽冀蒙”区域旅游合作,努力挖掘锦州及辽西旅游发展的潜力和后劲,通过区域旅游合作,促进锦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与壮大。

7、继续做好“十万市民游大连”的活动,使大连市发展经济的先进理念、经验、做法,在更宽领域、更大范围得到传播和弘扬,以促进我市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

同志们,我们坚信,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县(市)区领导和市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有全市旅游行业同志们上下一心,团结奋斗,我们一定能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圆满实现旅游业发展的各项目标和任务,使我市旅游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四、贵州省的经济支柱产业有哪些? 工资收入如何?

我就是贵州贵阳人.本土人.

支柱产业有很多,包括电力工业,旅游.

电力工业,西部大开发的契机,“西电东送”使贵州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电力强劲拉动经济增长 ,“黔电送粤”协议签订后,贵州当即开工建设“四水四火”共538万千瓦的电源项目,总投资约300亿元。2003年进入投产高峰后,由于这批项目不能满足“十五”期间送电广东省400万千瓦、“十一五”期间再增送广东400万千瓦和省内用电的需求,全省又开工(或进入施工准备)11个共1584万千瓦的电源项目,总投资620亿元以上。如果加上总数2340万吨大型煤矿和数百家中小型煤矿建设的投资,全省仅电力和与电力直接相关的煤矿的建设投资就大大超过了1000亿元,预计将达1300亿元左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集中了这么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在贵州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在全国各省、市、区的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旅游业,从2005年,贵州旅游收入以49.85%的速度实现前所未有的高增长,全年旅游总收入达250亿元,充分展示了贵州旅游资源在中国乃至世界的不可替代性,昭示了贵州旅游业能够成为黄金产业的灿烂前景。最具闪光点的黄果树瀑布节、“十一”黄金周、春节黄金周、文化精品“多彩贵州风”,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游客,成为贵州旅游的助推器。旅游业必然成为贵州最具比较优势和发展前景的产业。实践证明,旅游产业是我省的黄金产业,最有条件实现跨越式发展。发展旅游产业,是我省依托特色资源、促进经济增长、增强综合实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把我省建设成为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旅游大省,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省支柱产业”的总体目标,是从省情出发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决策,奠定了旅游业在贵州经济建设中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地位。当前,贵州旅游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从总体上看,把我省建设成为旅游大省,时机已经成熟。西部大开发的成效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发展旅游业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市场,中国成为旅游大国为我们提供了机遇,我省旅游业有了良好的基础,各级领导对发展旅游业高度重视。我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拥有神秘雄奇的自然景观,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悠远凝重的历史文化,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加之日渐看好的市场前景,决定了旅游业必然会成为贵州最具比较优势和发展前景的产业,完全有希望成为旅游大省。

旅游业可以成为率先实现贵州历史性跨越发展目标的产业。旅游业在贵州经济发展中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中,一再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优势,市场的比较优势、资源的比较优势日益彰显出来。我省旅游业已连续五年持续稳定地保持了30%以上的增幅,“十五”末年更是达到了35%的高增长,圆满完成“十五”期间旅游总收入增长25%的总体目标。旅游总收入在全省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2000年到2004年平均每年增加1.05个百分点。从目前的情况看,我省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达到13%,在全国已经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在我省经济发展中,旅游业确实具有“吹糠见米”之功效。

观念创新的程度,决定发展的深度;工作落实的力度,决定发展的高度。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善于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努力实现旅游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旅游产业兴,旅游大省立。

这2个行业的工资都比较高的,尤其是电力,工资最低都是2000元以上,在贵州算是比较高的工资了,不加福利的.

旅游的工资也还算可以的,15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