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广西旅游的话消费高吗
你这问题问得太散,还真不好回答,总的说广西的消费水平并不高,吃喝玩行都较全国水平低的。
在广西玩,如果有朋友同学包住,那你只需要花个路费就可以玩得很开心啦。广西吃一碗粉也就5元这样搞定一餐。想走完广西的所有景点那还是得有点银两有点时间才可以的哦,现实与想象是有距离的嘛。
一般广西的西北部玩桂林、河池;中部玩柳州、宜州、三江等;南部的有省会南宁,北海,防城港;边境游的可以玩大新、靖西、百色等。
所以你要定好行程的时间比如玩10天有住的情况下500-1000可以了;玩20天有住的情况下1000-2000也差不多了。看你是劣驴或是奢侈驴啦!
关于住:广西现在很多景点都有农家乐,吃住都可以由店家包,费用一般在30-80/天不等,看你的运气啦,空调少点电扇可以有。
关于吃:如果你有幸遇到景点区域内的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过节庆之类的,可以不花一分通吃全村,百家宴吃到你动不了,土矛台喝到你没法走,野菜的种类多得怕是你一生都不会再看到,生酸肉吃得你这辈子不敢回头。
呵呵,可爱广西欢迎你!
二、我国有哪些旅游城市的消费水平较高?
随着我们经济水平的增长,我们收入的进一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出门去旅游,中国有很多旅游城市,比如香港澳门地区,厦门,上海等等,不过旅游也是要花很多钱的,尤其是到一些消费水平高的城市,没有个几万块是不行的,本期小编将带你来了解一下我们国家的旅游城市的消费水平谁最高!
1.香港—堪比纽约东京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香港的经济发展也一直快速增长,并已成为世界领先城市之一。谈到假期,许多内地游客喜欢以非常高的消费水平来香港旅游。每月停车费将达到5000元,不包括食物和饮料。这里的10000元工资真是算低了!你能想象消费水平有多高吗?
2.澳门地区-中国人均收入最高的地方
这个城市有一个赌博和娱乐城市,有大量资金流入和流出。在这里每晚损失超过10亿元是很正常的!赌博在澳门是合法的,所以很多外国人会来澳门赌博!这里的消费水平很高,几千元的吃喝都很方便!可想而知这里的消费水平也很高!
3.中国上海-东方明珠
我们首先从数据的报道来了解,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9年上半年的人均消费榜,上海以22513元的人均消费再次登顶,领先其他31省市 ,该列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地的经济水平。经济发达地区人均收入高,可支配资金多,消费观念强。
以上呢就是关于介绍三个中国的旅游城市,其实只要我们努力赚钱,钱攒够了就应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毕竟世界这么大我们一定要多去看一看,因此小编还是持乐观的态度,鼓励我们广大的朋友常出去看看!
三、中国旅游消费结构是怎样的
中国国内旅游消费结构及潜力分析
旅游消费结构是旅游消费发展到一定时期的结果,反映着旅游者消费中旅游产品的质量、数量及比例关系,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依照旅游者旅游目的的不同可把旅游消费分为观光游览、探亲访友、文化交流、商务等。旅游目的不同,消费也有所差别。按照旅游消费的内容,可将旅游消费结构分成基本旅游消费和非基本旅游消费。基本旅游消费是指进行一次旅游活动所必需的而又基本稳定的消费,如旅游住宿、饮食、交通、游览等方面的消费;非基本旅游消费是指并非每次旅游活动都需要的并具有较大弹性的消费,如旅游购物、医疗、通讯消费等。
一、我国旅游者的旅游消费结构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开阔了我国旅游者的视野,人们收入水平的增长和需求的多层次化使旅游消费的层次、质量不断提高,旅游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的状态。
2000年《中国旅游年鉴》统计了1999年我国散客人均花费构成,2001年至2006年的《中国旅游年鉴》没有我国国内游客旅游消费构成的具体统计数字,仅仅在《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综合分析报告》中涉及到了以旅游目的为分类的旅游消费结构的统计资料(见表1-表3)。
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在1999年旅游消费结构中,我国国内游客食住行比重占75%-85%,游览购物占15%-25%,基本旅游消费支出比重过大。此外用于游览娱乐方面的精神消费占消费总额的8.5%,其比重较往年有所提高,但仍然偏小,有待进一步提高。
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城镇居民在旅游消费结构上,仍以观光游览为主,而其他旅游产品消费较少,表明我国旅游产品仍有待于调整。值得注意的是,度假休闲型旅游处于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人们转向寻求舒适、放松、自然的娱乐旅游,表明我国旅游消费档次的不断提高。
分析:由表3可知,我国农村居民在旅游方式和旅游消费构成上,大部分属于探亲访友,并不断处于上升趋势,而文化型、享受型旅游消费支出较少。此外,与城镇居民相似,农村居民度假休闲旅游也呈上升趋势,但是以观光游览为目的的农村居民却明显地呈现出下降趋势,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我国旅游者旅游消费结构的特征分析
表1-表3反映出我国旅游者旅游消费结构所发生的变化,正在以观光游览为主,向度假游、健康游、文化游、生态游等百花齐放的局势发展,旅游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但是,我国的国内旅游消费在总体上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着一些分层差异。
(一)基本旅游消费支出比重过大
基本旅游消费支出比重过大,而非基本旅游消费比重偏低。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旅游者基本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高达85%,而非基本消费仅占15%。在旅游发达国家,非基本旅游消费高达60%以上。非基本旅游消费比例低不利于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因为基本旅游消费总是有限的,其消费需求弹性较小,而非基本旅游消费相对来说需求弹性较大,具有较强的增长潜力。
(二)物质资料的旅游消费居多
物质资料的旅游消费多,而精神资料的旅游消费比重过小。我国旅游者用于游览娱乐方面的精神消费仅占总消费额的11%左右,虽较往年有所增加,但比重仍然较小,还需要加大这方面的规划和建设。
(三)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
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导致旅游消费中观光型旅游产品支出多,而其他旅游产品支出少。由表1可以看出,观光型旅游产品人均支出远比其他类型产品人均支出少,观光型游客所占比重过大,反映出旅游产品构成层次低,旅游经济效益不突出,旅游效益尚有挖掘的空间。
(四)城乡二元化的社会结构
我国旅游消费正是在存在着城乡差别的情况下发生的消费。以2005年全国旅游基本情况为例,2005年全国国内旅游总人次为12.12亿人次,其中占全国人口不足20%的城镇游客为4.96亿人次,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村游客为7.16亿人次,农村游客的人均花费仅为城镇游客人均花费的30.9%。由上表2和表3也可以看出,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以及基础设施、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差别,决定了城乡居民之间具有不同的旅游消费结构。
三、我国旅游者旅游消费结构潜力分析
(一)旅游主题多极化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加上整个社会的经济和人们的生活都总处于不停地变迁过程中,人们对旅游消费的认识不断提高,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喜好也随之发生变化。
人们除了通过旅游享受大自然的风光外,还想通过一些参与性的旅游活动,获得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诸如这几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民俗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摄影旅游”、“考察旅游”等特种旅游,正越来越受到我国各种旅游者的青睐。
21世纪初旅游主题多极化发展的同时,旅游需求也越多趋向于多元化,这将大大优化我国旅游产品的结构。
(二)旅游购物的有力开发
我国旅游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为了更好地吸引游客,提高游客的重游率,必须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形成新的旅游吸引力,而旅游购物恰好迎合了这一需求。我国在1992年《国务院关于发展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问题的批复》中给予了旅游商品生产以若干优惠政策。
2002年4月,为落实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中“大力开发旅游纪念品、手工艺品和特色商品,努力提高质量,促进产销紧密结合,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产销体系,增加旅游创收、创汇”的要求,国家旅游局举办了首届中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系列活动,以后每年一度的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都陆续举办了参赛作品展示会、推荐会、拍卖会,大大提高了参赛作品的市场转化率,初步形成了以旅游纪念品、土特产品、实用工艺品等为主体的旅游购物结构,品种层次逐步显现。
(三)旅游娱乐业迅速发展
旅游娱乐业已成为现代旅游业的主要内容,我国各地都在积极研究自身的文化优势,挖掘本地特有的文化内涵,努力建设独具特色的景区(点)及配套文化娱乐设施,使其成为本地旅游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并以此为吸引力带动大众的广泛参与。
四、为何说中国人旅游人均消费是较低的?
报道称,日前,中国旅游研究院有关负责人透露,相对国际旅游消费水平而言,国人旅游人均消费较低,今年以来人均每次消费870元人民币,其中包含了交通、住宿、餐饮、购物、打电话、加油、买保险等。
报道称,国人旅游除了消费水平相对较低之外,还呈现人均出游半径比较小,以今年十一黄金周假期为例,人均出游半径不到200公里,尽管在整体上国人出境游、豪华游人数众多,但是那只不过是人口基数庞大所占的比例而已。
数据显示,更多的普通民众依然属于短途旅游和低端消费旅游一族,打造郊区旅游项目、周末休闲旅游设施的市场依然充裕,一般的中低收入家庭和个人,对于半径在两百公里范围之内的旅行有着巨大的需求。
分析人士称,在周末休闲、短途旅游占据市场主流的当今时代,旅游经营者应该更多的考虑如何打造全域旅游,即城市和乡村一体化综合旅游形象,如何留住市民周末休闲和短途旅游,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话题。
希望中国人的旅游体验可以获得提升!
五、为什么旅游景点收费都那么贵?
国庆节长假刚过,大家应该都还没有从假期的生活中缓过劲来,但是中国人在长假中的消费能力也真是让世界震惊,根据国家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国庆、中秋假日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0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836亿元,按可比口径前7天与2016年同比计算,人次和收入分别增长11.9%和13.9%。国庆前四天为出行高峰期,日均出行人次都在1亿以上,人均每日消费在900元以上。假日前四天,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4.61亿人次,同比增长11.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856亿元,同比增长13.6%。
与此同时,根据网易的测算,国内游客在门票上的开支在旅游消费中所占比例高达21.92%,排在交通、购物、餐饮、住宿和文化娱乐开支的前面,远高于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全球门票支出占旅游消费总支出7%的均值,为什么中国的门票这么贵?门票经济学究竟是什么?
一、中国门票这么高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的数据,在所有5A级景区中,有近一半的景区门票价格在100-200元之间,有近10%票价在200元以上,仅有12家5A景区免费对公众开放。
早在2005年就有学者做过统计,发现中国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的门票价格相当于人均GDP的1%,而美国为0.05%,加拿大为0.02%,韩国为0.01%,日本的占比更是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算下来中国相对门票水平至少是国外的20倍。
看到这一组数据,相信很多朋友的心和钱包都在滴血,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好好的考虑一下,中国的门票价格这么高是怎么形成的?
从世界上来看,风景区特别是自然风景区,作为大自然给人类的遗产,从其所有权来说是归全体国民所共有的,基于这样的理解,大部分国家都将旅游景区作为社会福利保障的一部分的,所以景区的门票收入基本上也都是用于维持景区内部的自我运作这一目的,所以门票价格也就不会很高,这就是解释了为什么国际上的门票普遍都不高的原因。
再回归到我们中国,中国景区的门票其实也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贵,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前,中国的景区门票都是象征性的,据可查数据显示,上个世纪80-90年代的北京景区门票只有象征性的0.05元-0.1元,1987年的时候即使是故宫的门票也仅仅0.1元一张。但是,九十年代之后旅游景区开始分级管理,国家物价局保留了对国家级景区的门票价格管理,一般景区的门票价格则交给地方自我决定。到了2000年,当时的国家计委(现发改委)出台了《游览参观景点门票价格管理办法》,不再对商业景区的门票价格进行管理,对非商业景区的门票价格则进行政府指导价,结果引发了中国景区门票的上涨风潮。
这个逻辑就是:原先中国景区都是吃国家饭的,由国家给景区进行拨款,但是现在国家不再管理景区了,自然也会降低对于景区的拨款,景区要自负盈亏了,那么收取门票就成了景区赚钱最好的办法。
二、景区高价门票的根源是什么?
我们前面只是解释了景区现在的门票管理是怎么下放的,但是景区的高价门票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首先,风景区资源具有极大的稀缺性。
风景区是属于社会的稀缺资源,自然景区拥有着资源的不可替代性和独特性特点,这样就导致了景区在对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存在着极强的垄断地位。说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肯定就会有人问了,中国地大物博难道景区就是这么的稀缺吗?
这个还真的别不信,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高举全球第三,但是教科文组织的另外一项统计中,中国的人均遗产地系数,也就是一个国家的遗产地总数和人口的数量比重,中国就排在了倒数第三,也就是比我们的老邻居印度稍微好点而已。这样的极度稀缺性,导致了门票的垄断性定价地位,也就是我们经济学上所说的价格低弹性,由于相对稀缺的旅游资源导致了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如果不去旅游的话,我们都找不到可以替代去的地方,所以垄断就可以形成垄断高价,而消费者也只能被迫接受门票的高价。
其次,极度井喷的旅游需求。
随着大家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旅游作为一种发展性的消费品,对于大家的需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我们的假期度假来说。根据美世咨询对于62个国家的带薪休假统计数据,中国人的带薪休假位列全球倒数第四位,带薪休假的极度稀缺导致了中国人本就可怜的假期显得异常拥挤,对于严重缺假的中国人来说,黄金周是自己稀少到极致的资源,大家不是不知道黄金周出游人数多,拥挤而且昂贵,但是除了黄金周我们还有出游的时间吗?所以,这个时候景区就能够祭起涨价的大旗了,美其名曰为了控制景区的人数,对于景区的经营者来说,消费者已经不远千里前来度假旅行了,那么之前他们已经在路上耗费了过多的时间和金钱这些都是沉没成本,在这种沉默成本的情况下,大家都不会愿意因为景区门票价格过高我就不去景区,否则我们过来旅游干嘛?这样的消费心理,也就让景区的经营者在门票价格上有恃无恐,他们相信无论你的消费者如何抱怨,到时候你们还是会乖乖的挤破景区大门。
第三,风景区的逆向选择问题。
对于消费者来说,大多数人消费者到景区游玩都是第一次或者少数几次,这样自身条件的限制使得消费者对于景区内部有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消费者无法判断景区门票价格是否合理,也不知道在景区旅游会不会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所以对于景区经营者来说,他们有实力进一步掌控对于景区的信息优势,从而引发了风景区的逆向选择问题。一般消费者在付出了高昂的景区门票之后,进门却发现景区里面还有景区套景区的现象,像缆车费、小景点费等各种收费项目层出不穷,往往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被收取了额外的费用。
风景区的高票价可以说是一个极为明显的经济学现象,大家不妨在留言区讨论一下,你国庆出去玩了吗?你花了多少钱买门票呢?
六、哪座旅游城市消费最高?去哪旅游便宜?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是越来越好了,人们口袋里的闲钱也是越来越多,因此节节假日期间人们都会选择出门旅旅游。而旅游城市的消费,就成为大家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毕竟有钱也不能乱花。在大家的印象中三亚一直一个消费非常高的旅游城市,虽然三亚本身只是一个三线城市而已。但其实排名第一的并不是三亚,而是呼伦贝尔,这个位于内蒙古的地级市。
据了解在2019年呼伦贝尔旅游的总收入716亿元,旅游总人数2248万人,人均消费达到了3186元。总收入虽然算不上多的,旅客总人数也不算多,但3186元的人均消费,一举成为了旅游人均消费最高的城市。排名第二的是——包头,与呼伦贝尔同属于内蒙古!这里在2019年的总收入达到了620亿元,旅游的人均消费为2769元,与去年相比下降了24%。但如果加把油是可以超越呼伦贝尔的。
第三名才是我们熟悉的三亚,2019年的旅游总收入633亿元,游客人均消费2388元。很多人觉得这个消费是比较低的,毕竟三亚知名度高啊,但其实小编告诉你这人均2388元的消费,相比去年还增加了4%。之后排在第四的是长春,第五是呼和浩特,第六是苏州,第七是无锡!这当中最令人向往的就是苏州了,旅游总客数达到了13609人,是这四个城市中旅客量最大的城市,不过这四座城市都是不错的,可能更多的游客是对江南水乡好奇。
排名第八的是丽江,这也算是国内的一座网红城市了,不用说在很多游客的心目中这丽江的消费是挺高的,可是没有想到丽江1996元的人均消费排名到了第八位。上图这十座城市基本上就是中国,消费最高的十座旅游城市了,那么问题来了中国哪座旅游城市的消费最低呢?
其实重庆算是消费比较低的旅游城市,虽然说重庆是一座网红城市,但事实上重庆的消费是真的不高。2018年重庆接待5.9亿游客,但旅游收入却只有4344.15亿。因此人均消费的话,也就是几百块钱,国内最贵的十座城市相比,重庆的物价真的是非常低了。所以我还是比较推荐大家,去重庆那边游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