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在发展入境旅游方面应如何更好的拓展北美洲市场
前期:
一:做北美洲入境旅游客源的区际分析 。
二:做北美洲入境旅游客源的国别分析。
三:做北美洲入境旅游市场的年龄结构分析。
四:做北美洲入境旅游市场的出游动机分析。
五:做北美洲入境旅游市场的消费结构分析。
后期:
一:积极开拓北美洲客源市场,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二:做好北美洲入境市场细分开展差异化营销。
三:调整旅游供给,促进消费结构健康发展。
四:加强政策引导,创造和谐的旅游大环境。
二、在促进境外旅游消费中,应该采取哪些中国元素
1.在营销上做足文章:创新营销模式,注重营销效度
中国境外旅游广告公司应在营销上做足文章。一方面,旅游广告公司应创新营销模式。政府主导,广告企业跟进,避免出现在国内旅游营销上的资金少、刀量小所市米的什件什口题。力一D但/2b分重视营销力度和效度,不仅要加强旅游市场促销,开拍国际各源巾切,史应以1川I场,力H5敛求,把握境外旅游者在旅游动机、旅游心理需求、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标准、选择万式寺坏节,土越鲜明地宣荐独具"中国元素"的旅游产品,在境外旅游者心中植入东方文明之国的旅游形象,刺激境外旅游者的旅游行为。
2.在文化产品上下工夫:打造文化品牌,开发精品文化
我国旅游研究专家魏小安认为,特色是旅游之魂,文化就是特色之基。这就要求旅游广告公司在旅游目的地的营销中打出自己的“文化牌”,必须借助于丰厚的地域和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出符合旅游市场需求的高质量的旅游文化产品。只有这样,才能为旅游者提供具有较高文化内涵的旅游对象物并保持较强的吸引力。
三、什么是入境旅游业务?、
入境旅游业务是指:在我国法律允许的条件下,某些达到要求的、特批的旅行来社具有特许经营外国公民自费到我国旅游的源业务。这些旅行社所开展的跨国境的旅游接待业务。
入境旅游是指他国居民前来我国的旅游活动,或者是指他国居民进入本国国境以内的旅游活动,入境旅游属于国际旅游
扩展资料:
入境旅游业务与出境旅游业务的区别是:
(1)旅游主体不一样。入境业务中的旅游主体是居住在中国内百地之外的外国人、外籍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出境业务中的旅游者则是居住在中国内地的中国公民。
(2)旅游客流的流向不一样。入境业务度是海外旅游者来中国内地旅游,出境业务则是中国公民离开大陆去海外旅游,方向相反。
(3)旅游消费的流动方向不一样。入境业务的旅游者消费主要问是在中国内地进行;而出境业务的旅游者旅游消费基本上在境外发生。
(4)出境旅游业务的具体操作程序非常繁琐,比入境业务要复杂得多答。
四、入境旅游业务与出境旅游业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入境旅游业务与出境旅游业务的主要区别是:
(1)旅游主体不一样。入境业务中的旅游主体是居住在中国内地之外的外国人、外籍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出境业务中的旅游者则是居住在中国内地的中国公民。
(2)旅游客流的流向不一样。入境业务是海外旅游者来中国内地旅游,出境业务则是中国公民离开大陆去海外旅游,方向相反。
(3)旅游消费的流动方向不一样。入境业务的旅游者消费主要是在中国内地进行;而出境业务的旅游者旅游消费基本上在境外发生。
(4)出境旅游业务的具体操作程序非常繁琐,比入境业务要复杂得多。
五、能否说说目前实施“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的认识?谢谢
主要是个赚外汇的问题,入境游是赚老外的钱,所以要大力发展,国内旅游是推动内需,出境旅游是往外花钱,所以不能大力发展。总而言之就是要制造贸易顺超嘛。
六、中国旅游入境客源国旅游行为
中国旅游研究院在京发布《中国入境旅游发展报告2019》。报告指出,我国入境旅游进入稳步增长通道,入境旅游市场规模保持稳步增长,市场结构继续走向优化,入境旅游服务品质得到游客认可。
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
01
入境旅游进入稳步增长通道
入境旅游市场规模保持稳步增长,市场结构继续走向优化,入境旅游服务品质得到游客认可。
(一)入境旅游市场规模保持小幅上升
进入 21 世纪,中国入境旅游虽然增速放缓,但整体依然保持稳步增长趋势。
2015 年以来,入境旅游由此前连续三年的负增长转向正增长,并在此后的四年里连续保持小幅增长。2018 年,中国接待入境游客 1.41 亿人次,同比增长 1.2%。与此同时,入境过夜市场和外国人入境市场规模同样保持稳步扩大,2018 年,中国接待入境过夜游客 6290 万人次,外国人入境游客 3054 万人次,分别增长 3.6%和 4.7%,明显高于入境旅游总人次的增速。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的初步预测,2019 年入境旅游将继续保持增长。
图 1-1 2000-2018/2019 年中国入境旅游、入境过夜游客及外国人入境游客人次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注:*为预测数据
近年来,入境旅游收入同样保持稳步增长。自 2014 年中国根据国际旅游统计规则重新调整入境旅游收入统计口径以来,入境旅游收入增长趋势较明显。到 2018 年,中国入境旅游收入达 1271 亿美元,同比增长 3.0%。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的初步预测,2019 年入境旅游收入同样将继续保持增长,有望突破 1300 亿美元。
图 1-22014-2019 年中国入境旅游收入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注:*为预测数据
(二)入境旅游市场结构的稳定与优化
入境旅游市场结构的稳定主要体现为洲际客源市场和客源国市场保持基本稳定,其优化则主要表现为入境过夜市场占比及外国人入境市场占比的提升。
即使不考虑中国港澳台地区,亚洲地区也持续是中国最主要的客源市场。亚洲市场占外国人入境市场的比重稳定在 60%左右,其次是欧洲和北美市场,近几年来,它们的占比分别稳定在 20%和 10%上下。整体来看,亚洲、欧洲和北美三个地区贡献了 90%的外国人入境客源市场,持续是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主体构成。
中国港澳台地区,尤其是港澳地区持续是中国入境旅游的基础市场。虽然港澳台市场占比在缓慢下降,但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上。2018 年,港澳台市场的占比达 78%,即使在入境过夜旅游市场,其占比也超过 60%。
图 1-3 2018 年来华前 15 位客源国/地区的旅游人次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
亚洲周边国家是中国最主要的入境客源市场。不考虑港澳台地区,中国前十大客源市场中,除了美国和俄罗斯外,其余均为亚洲国家。过去三年的数据也显示,虽然位居前十的部分客源国位次有所变动,但这十个客源国家整体保持不变。
表 1-1 2016-2018 年中国主要客源国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注:以上排名所使用的入境人次数包括边境人次数。
无论从入境过夜市场占比还是外国客源市场占比来看,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结构不断优化。2018 年中国入境过夜市场的占比为 44.5%,相比 2000 年提高 7 个百分点。过去近 20 年里,外国客源市场占比同样保持稳步上升,从 2000 年的12.2%增加到 2018 年的 21.6%,提升了 9 个百分点。
图 1-4 2000 年-2018 年中国入境过夜游客和外国人游客占比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
(三)入境游客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入境游客认为来华旅游较物有所值。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对入境游客开展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入境游客对“旅游价格是否合理” 以及“旅游质量是否与价格相符”的评分接近 8 分,表明入境游客普遍认为来华旅游价格较为合理,性价比较高。
入境游客具有较高的总体满意度。同样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调查结果(如图 1-9),入境游客对在华旅游的满意度较高,其中入境游客对总体满意度和与其需求相比的满意度评价较高,均超过 8 分,入境游客需求得到较好地满足。
入境游客具有较高的忠诚度。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调查结果,入境游客未来重游的可能性及推荐给亲朋好友的可能性均较高,评分接近 8 分。另外,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与谷歌联合开展的外国游客行为与态度调查结果,过去两年来过中国的外国游客中,42%表示未来一年将再次来华旅游,外国游客的重访率较高。
02
入境旅游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中央和地方政府持续在签证、购物退税、证件便利化应用等方面发力,为入境旅游发展营造更好的政策环境。文旅融合发展将为入境旅游产品开发、目的地营销及复合型人才培养等工作注入新动力。城市作为入境旅游市场的关键支撑,正在积极参并创新海外营销推广的活动内容和方式。
(一)中国发展入境旅游的决心从未动摇
国家到地方陆续出台提振入境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近年来,国务院针对旅游发展的相关文件均对促进入境旅游发展有明确的指示。2018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制定客源市场开发规划和工作计划,切实做好入境旅游营销”。2019 年 8 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完善入境旅游环境。统一入境旅游宣介平台,提供多语种服务,完善入境游客移动支付解决方案等内容。国家层面对入境旅游发展的促进政策更加系统,更关注微观层面入境游客需求的满足,不仅涉及目的地营销,也包括入境游客在华旅游便利度的提升。在促进入境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及地方政府在签证放宽、购物退税政策实施、出入境证件便利化应用、入境旅游服务商奖励等政策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出台相应政策。
(二)文旅融合正在凝聚入境旅游市场的新动力
2018 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正式组建完成,随后省市县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机构改革任务也已基本完成。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根据“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总思路,秉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理念,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的新道路。文旅融合发展在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也正为入境旅游发展凝聚新动力。文旅融合发展将直接丰富旅游供给,提升旅游服务和产品的品质,增加其文化特色和异域风情,更好地满足来华入境游客,尤其是外国游客了解中国文化的需求。在海外旅游目的地营销方面可以整合海外文化和旅游机构的力量,丰富并创新海外旅游目的地营销推广活动内容,提升营销绩效。最后,在文旅融合发展中可吸引和培养一批优秀的综合人才进入入境旅游市场,为入境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三)城市成为旅游目的地营销推广的新主体
城市不仅是入境旅游工作的基层实践主体,也是海外营销推广的主要运营者。对入境游客而言,城市是入境游客的主要停留空间,城市的生活、休闲、文化等空间及服务为满足入境游客的异地生活需求提供根本保障,旅游服务品质及入境游客满意度提升的任务也自然更多地落在城市旅游目的地的肩膀上,城市旅游目的地成为推动中国入境旅游可持续发展,提振入境旅游的基层实践主体。考虑到中国的现实情况,中国地理面积辽阔,地域差异较大,各地特色各异,在境外进行旅游目的地宣传推广时,虽然需要从国家宏观层面上进行整体营销,但也需要从更加微观的城市旅游目的地层面开展精细化营销,以便集中阐述当地的文化和旅游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