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旦旅游市场呈现出什么特点?
元旦旅游市场呈现以下3个特点:
周边短途游占据元旦假日出游的主流。调查显示,2018年一季度居民总体旅游意愿达到83%,其中选择1月份出游的超过1/4。元旦假期时间较短,多数居民假日期间将选择周边短途游,自驾车成为首选交通工具。阖家团聚仍是重要的假日主题,父母和孩子、儿女和老人共同出游人数增多,家庭游、亲子游备受青睐。随着气温降低,老少皆宜的温泉度假旅游产品普遍热销。
全国旅游市场“南下北上”空间特征明显。元旦期间,反季温暖游和冰雪游热度较高,以“避寒”为主题的南方旅游目的地热度不减,滑雪、滑冰、赏雪等冰雪特色主题游则为北方地区带来大量游客。调查显示,三亚、哈尔滨、厦门、杭州、张家界、昆明、北京等在全国元旦假日热门旅游目的地中排名靠前。
假日旅游将拉动消费持续增长。旅游已经成为满足广大人民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途径,假日旅游休闲度假成为居民的生活刚需。游客在假日旅游的过程中不止追求简单的观光游览,更加注重服务质量和旅游体验,舒适度高、体验性强的深度旅游线路受到广泛关注。线下新零售发展持续活跃、节日优惠活动延续,元旦至春节前亲友聚会、公司团建活动增多,假日期间旅游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更为显著。
二、春节假日旅游市场呈现哪些特点?
据报道,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在2月8日发布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春节假日期间,全国假日国内旅游市场将达3.85亿人次,预计实现旅游收入476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和12.5%,旅游市场呈现四大特点。
一是旅游市场热度高,举家出游占主流。大众旅游时代,旅游已成为广大群众欢度春节的重要方式,今年春节旅游市场持续红火。调查显示,2018年一季度,我国居民出游意愿为83%,其中48.9%的游客选择在春节期间出行。
二是中长线游需求旺,周边休闲成新潮。春节期间具有出游意愿的居民中,有65.9%选择了国内中长线旅游,比例最高。南下避寒、北上玩雪仍是广大游客春节出行的重要动机。选择近郊旅游的居民比例达34.5%,表明春节期间探亲团聚、家庭短途游将升温。
三是休闲游超观光游,旅游体验受关注。调查显示,度假休闲超越景点观光成为居民春节假日出游的第一动机。选择度假、休闲排解工作压力的游客占到有出游意愿居民的50.5%。
四是时空选择更自由,消费选择重理性。随着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的持续落实,居民更偏向于选择错峰休假。调查显示,提前出游和延迟返程的比例越来越高,春节旅游市场有突破假期、向节后拓展的趋势。
三、假日旅游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假日旅游具有哪些特点?
原因:
1.充足的闲暇时间
2.收入水平的提高
3.消费观念的转变
4.交通条件的改善
5.坚实的社会基础
特点:
1.旅游者用量呈骤然上升趋势
2.旅游趋向大众化
3.注重休闲方式
4.具有很大的地域性
5.趋向常态化
四、在国庆假期,在旅游和消费方面出现了哪些趋势?又有哪些新特点?
公园或者是说那些古城了,因为大家都是比较欣赏那里的生态环境的。
红色旅游热情度高涨
在国庆期间,太多人外出旅游,你来我的城市旅游,我来你的城市旅游,在这八天的假期里,很多人都安排得满满的,这真的是一个非常难得的节日,众所周知,除了春节,只有国庆节是一年中最长的节日,但春节是回家的日子,所以只有国庆日才是旅行的最佳时间,所以中国国庆期间的消费水平确实很高。2022年,国庆节旅游人数已达到4.22亿,国庆节假日期间可旅游的地方更多。
经济复苏更上一个发展台阶
其中,红色旅游、夜文化活动、住宿酒店等新的旅游方式受到游客的欢迎。从市场反馈数据来看,这些新的黑马项目确实带来了大量收入。由此可见,随着国庆假期的到来,不同方式的旅游已经成为中国人消费的新时尚,也将在疫情下对旅游业带来一波冲击,让旅游从业人员看到春天。此外,全国黄金周期间的机票价格也达到了过去五年来的最低水平,国内航线的旅客人数超过320万。
微旅游行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也就是说,平均每天的旅客人数比上一个中秋节假期增加了约15%。乘客人数急剧增加的原因也是由于机票价格下跌。随着机票价格的下降,乘客们继续探索新的度假需求,短途旅行产品也越来越受欢迎。在此期间,短途旅行,特别是露营,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在新的消费趋势上,国庆节给懒人的家用电器带来了提振。国庆节是消费时间。根据京东的数据,整个黄金周的家庭消费份额已经从详细的场景分割转变为改进的趋势整合。
五、假日旅游的定义是什么 假日旅游的主要表现
1、假日旅游:在我国,由休假制度形成的春节、 “十一”、“五一”假期极大地刺激了人民群众的旅游热情,使国内旅游空前火爆,接连出现了公众旅游消费热的高潮。有力推动了旅游业及铁道、交通、民航和餐饮、商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刺激了消费,拉动了内需,增加了财政收入,满足了公众的旅游需求,丰富了节假日生活,对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繁荣地方经济,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受到全社会的普遍欢迎和关注。
2、其主要表现在:(1)假日旅游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如全国各优秀旅游城市接待海外游客都达几十万人,旅游总收入超过几百亿;特别是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旅游景区,一直是假日旅游的热门景点,年年创历史高记录。由于假日旅游的迅速升温,旅行社生意红火,各地宾馆饭店频频告急。
(2)假日旅游带动民航交通业的发展。黄金周期间,机场进出港人次、飞行航班都有大幅提高。进出旅游城市的各趟旅游专列整天持续高峰,甚至超过春运。节假日期间,公路客运也不逊色。据测算,交通费在旅游花费中所占比例最高可以达到70%以上,铁路、民航、公路以及水运已成为假日旅游最大的受益者。
(3)假日旅游带动零售业的发展。大型商场销售额均有明显增幅,客流量比平日成倍增长,其中一半顾客是旅游的外地人。全国的社会零售总额明显增长。这就表明,假日旅游带动旅游消费已趋明朗化,消费者正在逐渐形成假日消费的习惯。因此,假日商场的火爆可以说是假日旅游推动零售业追上国际潮流的表现。
(4)假日旅游带动餐饮的发展。地方小吃特色必然给饮食业带来巨大的商机,假如按40元/人天的标准计算,这将是一笔可观的数目。无论是“五一”、“十一”,还是元旦春节,许多城市、许多景点,出现人流如潮、疯狂热卖的火爆场面,不少洒楼、餐馆、快餐店要排队预约。而且,游人在饮食过程中,还可领略全省各地的饮食文化。
(5)假日旅游带动休闲娱乐业的发展。假日旅游的启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模式逐渐向休闲娱乐转变。休闲娱乐不仅让游客参与各种游乐设施和娱乐活动,体验其中的知识与乐趣,而且以休闲娱乐为载体,将休闲文化、体育运动等形式与游乐主题融为一体,使“娱”变得丰富多彩,满足了游客休闲、娱乐、健身的愿望。为适应这一新的需求,各地兴起了许多休闲娱乐行业,如茶馆、陶吧、酒吧、迪吧、氧吧、健身房、射击、水上运动、网球、高尔夫和跳舞机等,到了节日这些地方都是处处爆满。另外,假日旅游还带动金融业、网络电信业、农牧业和建筑制造业的发展。
六、节假日旅游的特点
节假日旅游除了旅游景点人满为患,住宿、交通、门票、旅行社费用上升等弊端之外,其实也有一些优点。
比如:
1.由于长假缘故,可以找到更多的亲戚朋友一起出游。因为可能平时有些亲朋是翻班的,有些是做一休一的,还有些是要加班的。如果要出游,时间上很难统一。
节日出游就摒弃了这种缺点。
2.可以做长途旅游。
双休日旅游,由于只休假2天,需要考虑到时间因素,因此这种情况下通常会舍弃长途旅游,而寻找短途线路。
而在节假日出行的话,大可不必为此担忧。
3.旅游景点的某些活动,平时由于旅客人数少不会开展,然而在节假日由于考虑到有大量客流,为了吸引游客眼球,都会开展不同的活动。但是前提是你必须承受得起这些被金钱的包装得异常华丽的商业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