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90后有哪些消费心理

“90后”的消费心理

“90后”一代人作为一个独特的消费群体正在迅速崛起,他们的喜好、心理特征以及消费意识都会影响着当今这个时代的购物消费方式的潮流趋势。

“90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喜新厌旧心理。喜新厌旧是消费者的普遍心理,是促使他们进行持续消费的动力之一。尽管他们知道,追求时尚与新鲜的事物不一定具有什么现实的价值,但能给他们带来时时不同的新鲜感觉与美好心情。

第二、炫耀心理。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富裕阶层应运而生。他们期望获得社会的认同和赞赏,因而富裕的人通过购买和使用具有卓越品质的、价格昂贵的奢侈品来向大众传达关于自身身份、财富、地位的信息。可以说奢侈品消费代表着一种符号,象征着成功和富裕,它可以不断激发人们消费的欲望。

第三、从众心理。中国消费者自古以来都有一种想法,那就是大家都买的东西一定是好东西。可见,他们的消费选择并不完全是个人的独立选择的结果,往往会受到他人的影响。从众心理在“90后”身上体现得更为突出。

二、当代90后、95后、00后的消费心理区别是什么?

世代的消费观念受经济环境和成长背景影响,人每到一个阶段对于消费的需求是会发生变化的。90后、95后和00后都是互联网伴随成长的,现在他们接触得更多的工具就是电脑和手机,网络也让他们比之前的世代的人看到了更大的世界,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更社交化,愿意在网络上表达自己,对他们来说自我个性的表达是最重要的,他们更喜欢那些有才华和人品好的明星,并愿意消费他们代言的产品。

90后属于还在职场拼搏的人群,所以这个阶段更看重自己的教育,所以有很大一部分90后,会去消费职业培养的产品。不同于80后很愿意为自己购买品牌,90后更看重商品的价格,更追求性价比,这个跟收入也是密切挂钩。90后和95后、00后都追求热点趋势,他们都是最新潮产品的最新的尝试者,具有冒险精神,愿意承受失败。

95后和00后重视购物的体验,对消费环境、服务有一定的要求,毕竟他们成长的过程,都是玩着画面精美的游戏长大,VR技术也发展起来了,他们对于消费的场景更挑剔。他们也是重度ACG文化的追随者,痴迷二次元的产品,也是游戏的重度玩家。

90后和95后属于月光族,高频低额消费;00后因为还是学生,所以花销还在父母的控制之下。

————————————————————————————

答主:米立,懂营销,懂90后。推荐关注微信公众号【营销航班】

三、90后消费者消费行为特征有哪些?

90后”消费者的十大特征

“我最大”——“90后”比前人更加强调独立体,个性张扬,与众不同。

在所有社会成员中,“90后”在个性表达方面的要求最为突出,他们拥有不循规蹈矩的成长历程,独特的言行举止和另类的生活方式成为环境的焦点。也正是这一代的成长,带动了社会较为强烈的自我表达的愿望。

“90后”成员完全敢于在任何时刻任何场所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观点。在团队或团体中,永远希望自己成为焦点,其他人都要以其为中心转悠。

“新关系”——强关系,弱接触;弱关系,常联系;一反家人最亲的传统社会关系,“90后”的天平向弱关系倾斜

“90后”为了追求全面的隐私,与父母据理力争,甚至使用离家出走等方式表现自己的立场。他们发明了“火星语”在同龄人之间交流,以保护隐私与秘密。那些传统的“强关系”在“90后”这代人身上显得较弱。而“90后”对于同学,社会上认识的朋友,以及通过网络虚拟空间结交的“网友”等“弱关系”群体却较为信任,愿意与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认为能够得到较高的认同。

“重娱乐”——获取信息与娱乐自己是他们生活的核心诉求

宣称“我每天可以吃的有限,穿的有限,花的有限,但是开心必须无限”的“90后”,是娱乐能力超强的一代。在他们眼中,娱乐是天性的释放,及时行乐是让自己更开心的生活方式。相比任何一代人,他们都更加希望在娱乐中生活,也在娱乐中学习和成长。

“90后”热爱追星,热爱娱乐八卦,但在娱乐的背后,他们有着自己的目的。比如企业微博和名人微博对“90后”影响较大。

“懂责任”——“不逃避,不推卸”是“90后“对社会责任的宣言

“90后“虽然个性前卫,但对于自己未来应该承担的责任却不会逃避和推卸。关键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看到“90后”的年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情怀。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时候,我们已经看到“90后”自发响应,积极捐款捐物,组织爱心祈祷与传递。

许多“90后”的大学生,他们以一技之长回馈社会,积极投身于“关爱特殊群体”、“投身生态环保”、“传承历史文化”、“关注民生问题”等各类公益服务活动,体现了“90后有激情,有抱负,也勇于接受挑战,同时也热心公益。

“松圈子”——“90后“对团体保持距离,既不亲近,也不疏离

这种“松圈子”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我不是集体主义者,但也不是个人主义者。有圈子跟大家保持关系很重要,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资源。”但进入圈子以后不能当孙子,而是要有地位、有亮点、有话语权。”

“90后“意识到社会交往圈子的价值,懂得组建圈子,知道圈子越多对自己价值越多,但又不会隶属于某一个集体。

“宅娱乐”——宅文化,宅娱乐在90后身上发扬光大

网络依赖在“90后”身上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生活习惯。“90后”在家里玩网游,聊QQ,看电视等娱乐几乎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他们不仅享受着这种“宅文化”而且还将其发扬光大,如玩自拍并把照片发到网上分享,为自己的博客赚人气,或者在家里从事网络销售等事情,即能娱乐自己同时还可以赚钱。

“生在电脑前,长在网络中”, 互联网对于“90后“来说不是媒体而是生活。

“低权威”——亲身体会过的,圈子内的人体验后传播的才是可信的

成长在权威不断被挑战,被推翻的年代,专家学者、社会权威部门的信息和指导对“90后”无法达到理想的说服或教育效果。

他们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体会去验证结果,或选择性追随有故事,有亲身体验的人的说法与做法; 并且对于所了解到的信息进行自我分析,加入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从不盲目轻信。原始权威在“90后”的眼中越来越淡化,反之平民化的权威跃然凸显。

“小众化”——外形装扮独特,行为非主流,在大众潮流中发展自己的特色

“90后”不愿与人相同,不爱追潮流,喜欢成为人群中的异类,获得众人投去的眼光。

另类的服装打扮,色彩浓重的妆容,让人难以理解的行为,让人们觉得他们与现实的价值观格格不入;但是随着这些非主流文化的发展,“90后“不断的让这些非主流的文化扩大,再逐步演变为主流。

“朦性别”——女生像李宇春一样帅气,男生如李俊基那么漂亮

因为计划生育政策,家长出于社会竞争、家庭利益等多方面考虑,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中性化教育。家长要求女孩子能够独立自主,于是便向着男性化的方向去培养她们。同样,家长则会要求男孩子细腻细心,于是便多少朝着女性化的方向影响。

大街上中性打扮的“90后”也比比皆是,一些中性化的明星也赢得“90后“的追捧,如李宇春。“伪娘刘著”凭借女性化的打扮与声音在快男舞台上赢尽媒体与观众的目光。

“玩文化”——行事风格和穿着打扮前卫,但并不妨碍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

创新性是“90后”追求的,他们已经不能满足于朗朗书声念着“窗前明月光”,不屑于睁着眼睛听父母讲“唐宋元明清”,他们要不枯燥的文化传承方式。

同时“90后”也注重自己个性的张扬和亲身参与, 就如同在宣传“汉文化”上,“90后”选择类似日本cosplay的方式——穿汉服上课,逛街,着汉服行“冠笄之礼”等。他们怀旧但不守旧,大胆但不做作,会表现也有思想。这些行为包含着这代年轻人独立自主个性化的思想,也为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思考。

四、90后消费者消费行为特征有哪些

消费者市场的基本特征如下:

1.非盈利性。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某种使用价值,解决自身的生活消费需求,而不是为了盈利去转手销售。

2.非专业性。消费者往往缺乏专业的商品知识和市场知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容易受到商家,厂家宣传,服务态度和商品质量的影响。

3.层次性。由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不同,所处社会阶级不同,因此消费者的需求会表现出一定的层次性。

4.替代性。消费者市场除了少数商品不可替代外大多数商品都能找到互换使用的商品和替代品,因此消费者市场的商品具有较强的替代性。

5.广泛性。消费者市场不仅购买者人数众多而且分布地域广,从国内到国外,从城市到农村,消费者无处不在。

6.流行性。消费需求不仅受到消费者的内在因素影响,也会受到时尚,环境,价值观等外在因素影响,因此消费者市场的商品机构一定的流行性。

五、年轻人旅游需求特点

如今的90后成为假期旅游消费的主力军,中国旅游研究院和携程联合发布《国庆中秋长假旅游趋势报告与人气排行榜》显示,“年轻化”特征明显,80、90后支撑旅游消费,青壮年人群成为黄金周出游主力军,占比达到六成。

90后,不管去哪,只要出去了就行。最好没有工作电话call,最好和自己喜欢的人一起、最好拍了美美的照片、最好能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享受没看过的风景、人、食物、文化……暂时丢掉任何不好的心情去放松,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有意思的是,近日某旅行网发布了“90后旅行方式研究报告”,深入观察了18-27岁年轻人的独特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发现了当代年轻人有属于自己的旅行特征!

住青旅

现代的年轻人在极高的生活节奏以及工作压力下渐渐地会失去自我,忘记初心,而青旅则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未知生活的可能性及无限刺激。

几个人挤在一间小小的屋子中,每个人拥有的只是自己的一张床位,分享的却是拥有无限可能的梦想。也许青旅的住宿条件不如酒店,但住在青旅,真正选择的是脱离轨道与脱离正常的生活方式。

酒店一定会定在景点周边

当代年轻人不会去人山人海的热门旅游景点,反而会去人少一些的小众景点,拍拍照,坐着发会呆,不需要在一处景点徘徊太久,拍够了能发一次朋友圈的照片之后就早早地回酒店,继续躺着,而且酒店一定会定在景点周边。

饿到不行就点外卖

尤其是夏天出去旅行,外面的大太阳实在是让人难以有勇气出门去,不如就在酒店先修养一天,晚上太阳落山之后再出去玩,这个时候就可以拿起手机点个外卖,边看剧边吃外卖,然后定个位发个朋友圈,表示自己在新地标吃了一顿可口的外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