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旅游市场正稳步向好发展,你如何看待旅游业经济?
国内旅游市场正稳步向好发展,对于我来说,疫情期间旅游业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但是在未来旅游业一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我们也应该看到旅游业存在一些不好的现象,比如说强迫消费,这些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接下来跟大家具体说明1.疫情严重的影响了旅游业。
我有一个朋友是开旅游公司的,他的主要业务方向就是帮助群众更好地去旅游,但是疫情期间,严重的影响了他自己的业务,因为已经开始的时候,很多人都已经不来他的公司了,在这种情况之下,他的房租成本和员工成本极大的压缩公司的利润,最后导致公司赔钱,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公司估计早就倒闭了,所以我认为疫情严重的影响了旅游业。2.我认为未来旅游业一定会越来越好。
在我小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比较贫穷,家里有了钱之后一般都是买吃的,但是现在我们越来越有钱了,很多人都会把钱用在消费上,比如说消费旅游业,我的很多朋友一年都要出去旅游很多次,而且我相信在未来随着人们的钱越来越多,而且现在很多地方都在组建自己的旅游城市,不但有青山绿水,还有很多的古城,所以我相信在这种情况之下,未来的旅游业一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3.旅游业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现在有很多的旅游景点,存在着强迫顾客消费的现象,比如说有的导游为了让顾客消费,会采用威胁顾客的方法,这种就严重的影响了旅游体验,对于那些受害的人们来说,可能下一次就不会选择旅行团来旅游了,因此我认为这就是旅游业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让顾客体验更好,这样顾客就愿意带更多的顾客来旅游,所以我认为这才是长久的发展之道。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很多人都有钱出去旅游了,疫情期间旅游业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但是,现在我们的旅游业发展的越来越好,而且随着人们越来越有钱,我相信未来旅游业一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现在很多地方都组建了旅游景点,大家的旅游热情也很高涨,但是旅游业存在着一些强迫消费的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
二、旅游业发展前景如何?
中国旅游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必将对旅游需求增长发挥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城乡居民收入将稳定增长,到2020年人均GDP将达3500美元左右甚至更多,这将进入世界旅游界公认的旅游业爆发性增长阶段。
国家扩大内需的经济发展方略和加快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将为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创造新的机遇;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将为中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和世界舞台更好地发挥作用,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中国政通人和,社会安定,将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随着对现行休假制度的完善和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将形成巨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出境旅游人数将继续增长。”中国康辉旅行社总裁助理王新军说,“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旅游者将选择中近程的周边国家和地区作为出游的主要目的地。同时,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等远程目的地将会成为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
国家旅游局有关人士分析认为,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旅游消费需求将大幅提升,这是旅游业持续兴旺发展的动力。同时,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政治进一步崛起和国际交往的发展,国际旅游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国际旅游产品及行业管理将逐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对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思路,国家旅游局提出“大力发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全面提升国内旅游”这一市场开发战略。业内专家认为,调整后的市场开发战略,适应市场发展变化的需要,体现旅游业发展的导向,对开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将起到重要作用。
三、直击“五一”旅游市场,目前的情况如何?
直击“五一”旅游市场,目前的情况如何?
目前受疫情影响我国多个地区几个省份的疫情又变得有些严峻,就拿上海举例就像往常年的话,上海遇到了旅游季节人就会很多,但是今年上海的疫情特别严峻,所以肯定不会再有人冒着如此大的风险出去游玩。近几年来,因为疫情受疫情的影响,旅游行业,包括其他所有行业。收益都不怎么好,甚至有很多的游乐场,餐饮都已经面临倒闭状态。
我想以后出门戴口罩,应该是一种常态,是一种常规操作,并不是要有人提醒太做的事,而是因为大家都是很自觉的人。出门戴口罩不仅仅是为自己负责,更是为他人负责戴口罩的作用,我想不用我多说大家都知道不仅仅可以防止自己的感冒或者携带的细菌,通过空气传播的方式传染给其他人还可以防止身边人携带的细菌通过空气传播给自己。
目前的旅游市场比起往常年受损较为严重,尤其是现在国家不允许大规模聚集,就包括大型的娱乐场所和密闭环境,如果在这些场所发生确诊的新冠疫情感染者那么涉及到的,可能会是好多个省份,所以大家应该在能不出门的情况下减少出门是在上海的疫情防控压力过大已经决定要将没有上海户口的人全部遣返,这样就会涉及到全国各个省份,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要对即将从上海返回老家的这部分人统一进行隔离消毒管控。
在这个疫情严重的时候,在此倡导大自然减少出门减少疫情感染风险,勤洗手,开窗通风消毒,不食用来源不明的食物。我也相信疫情终将会过去大家一起坚持一起加油。不为祖国添麻烦的同时尽可能的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四、我国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从我上学的时候就经历非典,到今年经历新冠状病毒。 十多年里,这两次超大规模的疫情和行业的发展也都是历历在目。
我清楚地记得当年我的专业老师就说过:旅游行业是朝阳行业。但所有的朝阳行业一样,如同一颗树,如果有充足的眼光和雨露那它会茁长成长,但是如果遇到刮风甚至冰雹,那这棵树虽然不会连根拔起也会羽翼尽失。
可能现在这个时期对于旅游行业是一个冻得刺骨的寒冬,而且还没准备好过冬的衣物就要忍受下去。我们每天看着天气预报,就等着这次寒潮退去。身家硬实的还得以抗住,身子薄的可能已经到ICU了,或者直接呜呼哀哉……
旅游不是实体行业,它是一个服务行业,一个以现金流为主要运转体系的行业。我们没有订单,没有客户给我们打电话,我们微信里已经没有客户再问出游的事情了。但是房东,物业,水电,人员工资一个也不能少付。
我们现在需要居危思安,去年年底托马斯库克的破产的风波还没结束,当头一棒的疫情犹如洪水猛兽一样,春节接电话接的不是团组出了问题,而是大批游客要退款。十多年未见此种阵仗。不得让一些老旅游人也唏嘘感叹,哭爹喊娘。
我们能看到ZF对战胜疫情的决心,也紧锣密鼓地制定如旅行社质保金返还,税收减免等政策,以至于社保延期缴纳各种手段。为的是撑过这倒了八辈子霉的疫情。
我觉得经过这场疫情洗礼,对于这个行业会有一些新的变化。
一 对于投机心重的投资者,会更为小心或者根本不会再涉及这个行业。
这是有利有弊的,如果没有新的投资那么这个行业的酒店,民宿,景区等发展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也会让有能力的投资者更为脱颖而出大力的发展某一个领域。
二 旅行社的承包加盟机制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影响。
因为这些承包人一般是单打独斗靠现金流生存最为迫切的人。如果疫情在持续几个月,这些人的这几年的利润可能都打了水漂,这些人可能会投身到别的行业。
三 整个行业的产业链条中可能会出现寡头的存在或发展趋势
因为疫情所带来的连锁反应,濒临破产和倒闭的公司以及个体应不在少数。这会导致疫情散去之后一些体量本身就较大的公司再一次迎来新的发展格局,还有整个市场重回春天所带来的新的客户,订单。
四 旅游者的意愿可能会有两极分化的情况
有的人已经憋不住了,疫情还没结束已经开始要出去。但是有的人可能到了疫情结束好几个月也不敢再出游。当然了,人的行为可能最难预测。
五 行业中的各个环节可能会对公共卫生更为关注
交通、住宿、餐饮乃至景区这几个重要的环节,在疫情结束后乃至更远的未来,可能都会保持更好的卫生条件和消毒杀菌的习惯。可能对于个体游客的习惯也会往这个发展方向上调整和过度。不夸张地说这至少会让我国旅游业的整体安全卫生素质迈上三个台阶。
六 旅游的网络发展和游客的需求改变
在之后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可能行业的整体复苏还是不会到达疫前的水平。但是游客的需求可能会调整到网络需求,看看旅游视频,睹物思人一下。这时可能各种新媒体行业就要首当其冲起来,要把以体验性更强的内容进行更好地扩散。半死不活的旅游VR技术可能会给打一剂强行针。
七 2020年整体公共假期和个人假期的洗牌重置
有的员工可能已经没有年假了,因为被隔离霸占了。学校到现在还没有开课,今年还会有暑期的概念么?各个企业 为了挽回疫情的损失,疫情结束后是不是要让员工加班加点,所有请长假的都延后至2021年,当然了,如果你是个有责任心的人,估计也不好意思请长假旅游了吧,因为公司要是倒闭,你还要再找工作吧。
八 ZF对整个旅游行业是否会有新的举措
疫情过后,我们还能有多少入境游?市场肯定是比出境游更为萎靡的,那怎么能改善?
是否有强行针对这个行业的复苏加把劲的方法?
这里我也真想不到,因为我还没到那个层次。哈哈哈
九 游客 行业内人员 乃至整个社会的整体素质会大大提高
其实我们在整个疫情过程中,听到和看了无数感动国人乃至世界的故事,不光唏嘘,甚至落泪,这一个个故事无不对我们整个社会人进行这心灵的洗礼。
五、中秋旅游市场强势复苏
中秋旅游市场强势复苏
中秋旅游市场强势复苏,多家在线旅游服务平台数据显示,中秋假期周边短途出行产品预订量明显增长,2021年中秋节假期3天,全国累计国内旅游出游8815.93万人次,中秋旅游市场强势复苏。
中秋旅游市场强势复苏1
虽然目前全国仍有零星病例,三天的中秋小长假仍为即将到来的“十一”假期休闲娱乐市场开了个好头。据文化和旅游部网站21日消息,综合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通讯运营商、线上旅行服务商数据,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1年中秋节假期3天,全国累计国内旅游出游8815.93万人次,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中秋假期的87.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1.49亿元,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中秋假期的78.6%。市场分析认为,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低于市场预期,使得各地政府促消费政策进一步发力,预计未来政策的拉动作用会逐步显现,消费需求或将迎来反弹。
多家在线旅游服务平台数据显示,中秋假期周边短途出行产品预订量明显增长,稳居假期出行“C”位。携程报告数据显示,今年中秋节周边游预订人数占出游总人数比例的56%,高于2019年中秋小长假水平,也高于今年的端午、清明小长假水平。同程旅行报告也显示,中秋假期周边短途出行产品预订量较2019年增长46%。
虽然由于外部因素,影院中秋档仍未恢复到2019年以前的水平,但也绽放出活力。猫眼专业版显示,截至9月21日19时,2021中秋档总票房(含预售)达4.7亿元。这一成绩与2016年、2018年当期票房体量接近,不过较2019年的8亿元水平票房成绩仍有一定差距。中金公司预测,2021年国庆档含服务费票房在中性预期情况下有望达到45.10亿元。
8月,受汛情、疫情双影响,国内部分地区的住宿餐饮、文化旅游等聚集性、流动性、接触性消费受到冲击,导致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大幅回落。商务部发布了14项促消费措施,涵盖促进新车消费、扩大二手车消费、促进家电家具家装消费、提振餐饮消费等多个方面。国泰君安食品饮料行业首席分析师訾猛表示,这些促消费措施非常及时,“金九银十”作为传统的消费旺季,对近两个月来偏弱的住宿餐饮、文化旅游等服务业意义重大,在这些领域给予更多的鼓励和优惠措施有利于提振消费信心,帮扶中小企业更好发展。后续来看,8月消费增速大概率为阶段性低点,预计未来政策的拉动作用会逐步显现,消费需求或将迎来反弹。
中秋旅游市场强势复苏2
刚刚过去的中秋小长假,各地掀起节日消费热潮,餐饮、旅游、电影等消费市场火热。湖北、山西、河南等多地发放消费券,进一步刺激居民消费意愿,释放节假日消费潜力。
文化和旅游部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中秋节假期3天,全国累计国内旅游出游8815.93万人次,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中秋假期的87.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1.49亿元,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中秋假期的78.6%。
中秋小长假提振消费
中秋小长假期间,京沪等地消费市场增长明显。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上海)监测显示,中秋假期(2021年9月18日至20日)3天,上海实现线上线下消费358.8亿元,其中,线下消费金额177.8亿元,环比节前3天增长11.8%;线上消费金额181.0亿元,同比增长16.5%。
北京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百家企业实现销售额26.6亿元,同比增长9.2%。
为拉动假日消费,多地还发放了消费券。据了解,湖北在9月17日发放了首批2亿元消费券后,又在9月20日追加4亿元消费券;南京分三批发放5000万元电子消费券;山西在中秋假期投放了4000万元的消费券。
从旅游市场看,今年中秋旅游以周边游、省内游为主,不少消费者选择了赏月赏烟花、夜光大巡游等景区活动,以及度假区内吃喝玩住一站式省心体验。携程发布《2021年中秋假期旅游数据报告》显示,中秋假期周边游预订人数占出游总人数比例为56%,高于2019年中秋和今年清明、端午假期水平。
携程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沈佳旎表示,随着旅游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化,在本地及周边地区“微度假”正在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除了传统的旅游景点外,各类度假综合体、主题乐园、房车营地等也被更广泛地接受。
9月20日,游客在北京环球影城前的标志性地标前合影。当日,北京环球度假区内的环球影城主题公园、两家度假酒店、北京环球城市大道面向公众正式开放。 IC 图
商品消费热度不减
随着旅游市场的复苏,商品消费市场热度不减。中秋“两大件”——月饼、大闸蟹仍是人们今年中秋假日消费的重头戏。
今年中秋,国潮文创月饼、亲子手工月饼、“小个头”月饼大受欢迎,玫瑰豆沙、蛋黄莲蓉、传统五仁等月饼占据销售榜前列。其中,老字号成为月饼界的“潮牌”。
9月21日,市民在上海南京东路上的一家食品店前排队购买新鲜出炉的`月饼。
新华社 图
记者从天猫平台获悉,今年天猫销售前十的月饼品牌中,老字号占据5席。“老字号是最成功的新品牌。”阿里巴巴集团天猫事业群副总裁吹雪表示,天猫已经成为老字号创新转型的第一平台。
同时,螃蟹等各类水产品也迎来销售旺季,叮咚买菜发布的《2021年中秋消费趋势报告》显示,中秋假期3天内水产品消耗900多吨,销量同比去年增长195%。其中,时令性较强的大闸蟹成为了中秋第一大抢手鲜货。
此外,中秋团圆宴也备受青睐。以北京为例,餐饮老字号纷纷推出“月色菜”“怀中抱月”“玉兔庆团圆”等多款融合美食与文化的“中秋限定”菜品,其中眉州东坡、鸿宾楼和东来顺的节日餐饮消费同比分别增长32.9%、31.3%和26%。
六、国庆旅游市场如何?小距离“跨省游”受青睐,哪些城市旅游热度攀升?
重庆、成都、上海、昆明、广州、贵阳、北京、深圳、杭州、西安等核心城市旅游热度逐步攀升,由此可以看出国庆旅游市场非常不错。
疫情防控期间,每个人的生活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在国庆假期来临时,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和自己的亲朋好友共同外出旅游,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国庆假期过夜的游客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成都,长沙,重庆,青岛,南京,杭州,南昌,广州等城市,从以上数据中不难看出这些城市本身就是旅游城市,除去这些大城市之外,无线小城市和乡村游也成为旅游热门目的地,这也是与疫情影响有一定的关系的。
国庆旅游市场如何。
目前看来国庆旅游市场非常不错,但是整体仍然呈现出高升缓走低收的现象,其实这与各地的疫情以及局部地区的一些天气影响有一定的关系。目前看来短途自驾更受人们的欢迎,当地游,周边游,省内游仍然是主要出行类型,IP主题乐园游、郊野公园或滨湖露营、乡村旅游、山水名胜游等,依然是人气相对更高的打卡类型。
哪些城市旅游热度攀升?从全国范围看来今年以来小众目的地集中在海南,新疆,陕西,青海,西藏,湖北,湖南,贵州等省份除去热门旅游地之外,还有一些旅游冷门景点备受人们的喜爱,比如齐秦岭太白山,阿西里西大草原等地。在外出旅游时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因为目前疫情仍然呈现出多点散发的模样在出行安排上一定要更加合理。预计10点至11点之间将迎来去程高速拥堵高峰,也是整个国庆假期期间高速拥堵的最高峰。同时,国庆七天假期人口迁徙高峰也将出现在首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