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2中秋假期出游大盘点,人们都去了哪里?消费情况如何?

2022年的中秋假期出游大盘点,人们的出游大部分还是倾向于没有疫情的著名旅游景点。

但是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一直是旅游大热门的三亚、成都以及西北大环线却让人望而生畏了,还有更大一部分人群选择居家。毕竟出游过程中会出现怎样的情形,是否会因为疫情而停滞在外,导致衣食住行都存在问题,也确实难以酝酿,所以居家的人属于大多数,消费也依然正常,相对于工作日肯定是有所提升,但是相对于其他的节假日。

这一次的中秋节所带来的消费拉动影响并不是很大,紧接而来的11也成为了这一次中秋节外出旅游人数减少的重要原因。中秋节之后不到两个星期就是国庆,国庆长假才是出游的巅峰时刻,至于到时候是否会严禁看管,我们不曾得知,但因为疫情的影响,是否能够出游,出游所伴随的风险也确实与日俱增,大家在选择的过程中也依然需要保持理性,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尽量不要因为出行造成大面积的疫情爆发和疫情管控,否则对自己也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我们依然希望疫情能够早日结束,大家可以随意的毫无负担的各种旅游和消费,因为疫情的影响,导致许多人在家三年不敢动,这也是对自己负责任,同样也对他人负责。因为旅游而带来的疫情也数不胜数,国家是面对这一情形有着巨大的负担,人们也。同样如此,因而产生的经济下滑、工作岗位丢失等各种情形,也使得大家望而生畏。我们只在这里祈祷,希望疫情能够早日结束,使大家的生活回归正轨,让核酸检测离开我们的正常生活,让一切归于美好。

二、胡润预测2022年旅游需求或将爆发 海岛游最受青睐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1月20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2胡润至尚优品—中国高净值人群品牌倾向报告》。这是胡润研究院连续第十八年发布此报告,旨在揭示中国高净值人群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以及品牌认知的转变与偏好。

本次调研750位中国高净值人士,平均家庭总资产4,200万元,平均1,300万可投资资产,其中亿元资产以上超高净值人士40人。受访者40%来自一线城市;平均年龄37岁;男女比例各一半;89%已婚(1孩家庭居多);平均常住房面积275平米。

报告显示,疫情防控政策下,许多旅行计划被取消,但 旅游 仍是2022年中国高净值人群除 美食 之外最青睐的 娱乐 方式,自驾 旅游 排在第三。房车 旅游 排在未来最想要尝试的活动第一名。

旅游 目的地方面,由于受疫情管控限制,更多家庭青睐境内 旅游 ,其中89%未来三年将增加国内 旅游 ,59%考虑出国 旅游 。其中海岛游最受青睐,三亚连续十年成为高净值人群最青睐的国内 旅游 目的地,马尔代夫超过日本成为最受青睐的国际 旅游 目的地。

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表示:“胡润至尚优品调研连续了18年,主要观察两件事情,一是高净值人群的品牌偏好,二是他们的生活状态变化(包括经济观、投资观、消费观、生活方式和幸福感等维度)。为什么我们要坚持18年以及未来更长的时间持续研究,因为高端品牌和高净值人群两者都是引领消费热点与 时尚 潮流的主力军,我们希望可以从调研数据的变化趋势中为高端品牌的管理者对于中国高端消费市场提供一些启发。”

胡润说:“中国高端消费市场规模已经增长到1.7万亿,除了因疫情海外消费回流之外,更多来源于中国内地奢侈品购物环境和条件的改善,包括购物渠道愈发方便,比如数字化趋势的持续以及海南离岛免税购物;也包括产品丰富和服务提升。此外,消费态度转变,比如奖赏和愉悦自己、增加精致型消费、购买上乘的产品,也是驱动中国高端消费市场增长的引擎。而对几个世界最大的奢侈品集团来说,中国市场都占其全球销售额的三分之一到一半以上。”

“疫情之下,高净值人群的生活方式发生很多变化。家庭生活方面幸福度最高,促使总体幸福指数创 历史 新高,达到8.4分, 健康 、传承和继续深造方面还有待提升。 美食 和 旅游 成为最受青睐的 娱乐 方式,九成表示将增加国内 旅游 。收藏热情上涨至 历史 新高,92%有收藏习惯,比去年上涨22%。”

“环保是高净值人群最关注的 社会 责任话题。90%未来三年考虑购买电动 汽车 。68%表示品牌支持环境保护会增加他们对品牌的好感,”胡润认为。

三、2022暑期旅游市场展望-多重积极因素支撑下的需求修复

旅游 业即将迎来新冠疫情影响下的第三个暑期,这将是一个有挑战又有机会的暑期。2022暑期 旅游 市场的外部环境空前复杂,一方面是局部疫情可能的反弹风险及消费信心修复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则是空前力度的消费刺激和产业刺激政策的支撑。就目前而言,积极因素的力量占据主导地位,国内 旅游 市场有望在这个夏天开启一段需求修复的历程。

一、多重利好政策集中释放,2022暑期 旅游 市场获全方位支撑

进入5月份以来,在“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体要求的指引下,各种稳增长及促消费举措陆续落地,疫情防控政策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为 旅游 业复苏提供了政策支撑。

旅游市场展望——多重积极因素支撑下的需求修复" img_height="806" img_width="838" data-src="//imgq8.q578.com/ef/0619/4ccb3eda65c5387a.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首先,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类纾困政策的加快落地实施将有效稳定暑期 旅游 市场乃至下半年整个市场的供给端,“留住”大部分 旅游 从业者,为行业复苏保存力量。

其次,在国务院33条稳经济举措的总体部署下,各地已经出台了涵盖文旅消费领域的促消费政策,无论是力度还是覆盖广度都是空前的。促消费政策一方面将直接拉动消费,另一方面可以在 社会 层面掀起一轮“消费热潮”,重新激活被疫情压抑的消费热情。

最后,疫情防控政策更加精准。疫情反复是 旅游 市场复苏的最大影响因素,越来越科学精准的防控政策对于市场复苏意义重大。针对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总体的疫情防控政策机制引入了核酸检测常态化安排,初步找到了新形势下疫情防控与稳经济之间的平衡点。 旅游 行业疫情防控政策最大的调整则是将跨省游熔断机制的实施范围由省一级缩小到了区县一级,从而将避免出现2021年暑期多省级市场同时熔断的情况,这将是今年暑期 旅游 在政策层面较为直接的支撑。

二、产业链趋稳叠加需求修复,2022暑期 旅游 有望重回复苏轨道

在各种纾困政策和促消费政策的支撑下,2022年暑期 旅游 产业链的稳定性增强,需求端的修复也将获得全方位的支撑,市场将重回复苏轨道。

因遭遇局部疫情反弹,2021年暑期 旅游 市场未能延续2020年暑期的复苏势头。以铁路和民航两大客运部门的客流量数据作为观察指标,2020年暑期(7月和8月两个月)铁路和民航的旅客发送量总计为54127.5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大约68%,而2021年暑期的旅客发送量总计为53408.4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7%,复苏遇到了波折。

综合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及各种利好政策的支撑,对比2021年同期,预计2022年暑期国内 旅游 市场将重回复苏轨道,整体的出游人次将有望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0%以上,差旅、探亲等刚性需求支撑的大出行市场的恢复比例将略高于 旅游 度假市场(客流量维度)。

旅游市场展望——多重积极因素支撑下的需求修复" img_height="450" img_width="750" data-src="//imgq8.q578.com/ef/0619/c03fc56f23a80568.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三、中短线仍为基本盘,长线出游需求将加速修复

结合政策端的利好以及消费端的反应(截止6月上旬同程旅行平台的暑期出行预订情况),个人认为2022年暑期的长线出游及出行需求将迎来加速修复,同时中短线需求仍将构成整个暑期市场的基本盘,成为整个暑期客流量的主力。

首先,跨省游熔断机制优化调整后,暑期长线出行的信心将稳定恢复,旅行社长线团队游有望出现恢复性增长,将拉动交通出行、住宿及目的地零售、餐饮等相关消费。长线出游需求的加速修复将是2022年暑期最大的看点之一。

其次,在核酸检测常态化机制之下,12岁以下亲子游需求的修复获得了一定的支撑,考虑到地方教育部门可能出台的针对学生跨省出行的限制政策,个人认为中短线的亲子游需求将是主力,尤其是周边亲子游需求有望迎来报复性出游。亲子游需求的恢复构成了整个暑期 旅游 市场稳定复苏的“引擎”,将带动家庭游需求,对总体客流量的恢复起到较强的拉动作用。

最后,将涌现出更多新消费热点。疫情以来,国内 旅游 市场涌现出了丰富多彩的新消费热点,从剧本杀到电竞酒店,再到近期的露营热,展现出了消费多元化的巨大潜力。预计新消费热点在今年暑期 旅游 市场仍将占有重要位置,多姿多彩的夜游市场,周末微度假,乡村游,旅居避暑等等,都将为整个暑期市场增添不少亮色。

(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程超功)

四、2022年中秋假期出游大盘点,人们都去哪里旅游了?消费情况怎么样?

2022年中秋假期出游大盘点,人们都去哪里旅游了?消费情况怎么样?

各位网友们大家好,2022年中秋假期出游大盘点,全国累计出行人数7300万人,国内旅游收入286亿元。

今年的中秋节旅游人数比往常来说少了很多,因为今年的中秋节没有和国庆节排在一起,而且今年的中秋节疫情还较为严重,很多地区都禁止人们出行。而人们大部分都选择就近旅游,短途旅游,对于这一情况,我只能说疫情对于我们的生活影响太大了。其实作为一个大学生来说,我个人觉得真的很悲哀,高中时期盼着大学生活,而现在大学基本上封校,导致我们只能在学校活动。

但是大学的封校比较可笑,所谓封校仅仅封锁大学生,谁都可以随便进出,也许只有大学生才会得新冠吧。所以我们对于这样的事情感到非常无奈,而今年的中秋节调休,也就是仅仅六日放假,真的很会。疫情影响着各行各业,尤其是实体经济和旅游行业,这些需要人流量的行业,在疫情期间很多实体店都面临倒闭,面临退市等。这也导致我们的经济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打击。

随着我们国家防疫流程的一步步完善,使得我们很多人都可以正常出行,真希望疫情快点过去,给我们一个正常的生活状态。虽然今年的人流量少,但是今年的日均消费却比往常多了许多,也许是因为中秋节和教师节是同一天,导致很多的学生都为老师买了礼物,从而刺激了部分的消费。也有一部分是因为中秋节无法出行,会购买一些东西来犒劳自己,比如小编就是。

所以我希望在今后的中秋,都可以与家人团圆。而不是被封在学校里。